這兩天,一個“修復老北京街道”的視頻刷屏全網。一段由加拿大攝影師在100年前的北京被AI修復后,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一百年前人們打招呼的方式、使用的樂器、交通工具,在這段視頻中,都清晰可見。
修復后的視頻把當時的北京城演繹的活靈活現,下邊的片段中,一個人物臉上的細微表情都可以清晰呈現,一眾網友紛紛圍觀,一些網友也留言點贊。有網友甚至柳巖表示,“博物館應該收藏你的作品”!據博主介紹,其做AI科普視頻做了七年,沒想到一下子火了,現在完全處于“被信息淹沒”的狀態(tài)。對于自己7天完工的視頻,博主表示整體滿意,顏色上還有不足,還可改進。
其實,在AI來臨之前,老片修復往往是通過有一定藝術功底的老師傅,利用傳統(tǒng)的圖像處理技術來完成的。平均而言,每人每天可能只能修復二三十秒,修復一部電影甚至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國內修復一部老片平均成本至少要20萬左右,而在人工更為昂貴的國外,則耗費紫金更高。AI技術的出現,為老片修復提供了一個新選項。
AI修復老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總體來講,AI修復老片是指利用AI技術修復老電影等視頻的受損、失真部分,重新老電影的色調和風格。AI技術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和模型訓練來填充細節(jié)提高老電影的畫質,再利用深層神經網絡為老電影“上色”,最后進行轉錄和人臉識別,從而完成對整部影片的修復。從耗時來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2個小時左右,極大地提高了舊影片的修復效率。
資料顯示,目前國內中影數字修復中心、愛奇藝等都利用技術優(yōu)勢都推出了自己的老電影修復計劃。其中,數字修復中心肖搏團隊引入了AI技術,將一部電影的修復時間縮短四分之三,成本減少一半,已經成功修復了《亮劍》、《馬路天使》、《血色浪漫》等經典影視作品。
具體來講,愛奇藝啟動了“全球經典拷貝修復計劃”和“經典電視劇數字化建復工程”,早在兩年前就開發(fā)了ZoomAI技術;優(yōu)酷也啟動了“經典影劇修復計劃”并開設了“高清經典”專區(qū)。在老片修復這條賽道上,入局者已經開始基于AI技術加緊探索和創(chuàng)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將在影視產品剪輯制作、畫質美化、受損修復等方面發(fā)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影響產業(yè)在5G、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持下,也將迎來快速發(fā)展的新機遇。
其實,電影修復不光考驗修復者的技術水平,更考驗其審美能力。在電影修復中,如果一味地將老電影變成現代質感,反而失了其原汁原味,觀眾也看得別扭。當AI高效和準確地完成大部分的修復工作量時,剩余較小部分的“修舊如舊”復古意味融入則還是需要由老師傅乃至藝術家來把關,只有這樣,老片才能保持原汁原味、風格統(tǒng)一。
修復老片不只是一種情懷,還能夠產生新的商業(yè)價值和新的商業(yè)模式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去彌補需求和供給之間的鴻溝,能夠讓老片獲得“新生”,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并讓人們反復去回味其中的韻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