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在華下一步:活下來

對于DS品牌來說,盡管數度宣稱不會離開中國市場,但如何活下來才是關鍵。

如今的PSA,既是“香餑餑”,也是“拖油瓶”。

近日,長安汽車擬轉讓所持長安標致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簡稱“長安PSA”)全部50%股權的項目,已經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目前處于預披露階段,預披露日期為2019年10月28日至2019年11月22日。長安汽車方面表示,該項交易將在11月22日預披露結束之后正式掛牌。如若此次轉讓成功,長安汽車將不再持有長安PSA股份,旗下所有資產都將一并轉讓。

而此前在10月30日,FCA與PSA宣布計劃成立一個規(guī)模為500億美元(約3500億元人民幣)的集團,基于兩家車企去年870萬輛的銷量總和,成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PSA與FCA的合并,或許能為雙方在全球市場帶來新動能,中國市場也將從中受益,但據報道稱,合并后的集團潛在產能也存在過剩的壓力。對于DS品牌來說,盡管數度宣稱不會離開中國市場,但如何活下來才是關鍵。

寶能入局意在深圳工廠?

事實上,在長安汽車出售長安PSA股權的同時,關于寶能集團即將收購的消息也傳出?!澳壳埃ㄩL安PSA股權轉讓)是公開掛牌,寶能的可能性是比較大?!币晃婚L安汽車內部知情人士在消息流出時透露。對此,業(yè)內人士表示,寶能如若成功入駐,將達成三贏的局面:長安可以甩掉不良資產;DS找到金主繼續(xù)征戰(zhàn);寶能為造車之路添磚加瓦。

但問題是,此時的長安PSA并非足夠優(yōu)質的資產。

自2013年長安PSA實現量產以來,按照規(guī)劃,其深圳工廠年產能為20萬輛,但7年來一直銷量慘淡。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8年DS在華銷量分別是0.4萬輛、2.46萬輛、2.7萬輛、1.61萬輛、0.61萬輛、0.39萬輛。

2018年1月,為挽救合資公司,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共同向長安PSA輸血36億元。這一舉動,也被業(yè)界視為這或許是DS豪華品牌在華的最后一次機會。然而,截至今年9月,DS在華銷量仍毫無起色,1-9月累計銷量僅為2000余輛,本年度的產能利用率僅為1%。

銷量逐年下跌,也導致了財務數據的尷尬。長安汽車財報顯示,2013至2019年9月30日,長安PSA累計虧損達49.1億元。

但有業(yè)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長安PSA位于深圳的工廠不失為優(yōu)質資產。資料顯示,2013年9月實現量產的長安PSA深圳工廠是DS品牌在亞太區(qū)的戰(zhàn)略總部,占地約130萬平方米,已建成兩個整車工廠和一個發(fā)動機工廠,擁有年產能20萬輛整車及相匹配的發(fā)動機的生產能力。

因此,盡管DS品牌銷量慘淡,但其工廠水準不容置疑。長安汽車也曾先后將長安逸動EV和長安CS85放于深圳工廠生產,以利用其優(yōu)質制造技術和產能。如此,也就不難理解寶能看重深圳工廠的看法流出。

中國市場去留兩難

但隨著股權出售、寶能接盤的消息傳出,PSA方面首先強調的便是不會退出中國市場。PSA方面表示,DS品牌將在中國這個戰(zhàn)略性市場采用一種全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但新戰(zhàn)略的具體內容PSA方面拒絕透露。

今年4月17日上海車展期間,PSA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接受采訪時也曾明確表示,“PSA絕對不會放棄中國市場。扭轉集團在華的業(yè)績,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優(yōu)先問題?!?/p>

盡管入華多年虧損不小,但PSA集團仍選擇堅守中國市場。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是任何一個大企業(yè)都無法放棄的蛋糕;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消費升級,豪華車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庇袠I(yè)內人士分析。

而事實上,DS品牌在中國的生存并非一句“活下來”的口號就能解決的。目前,所有的跨國集團都深知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但同樣,隨著目前中國車市的屢現黯淡,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也證明了自己的足夠“挑剔”。

在DS品牌所在的豪華車市場,2018年國內20個豪華品牌累計銷量為28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9%,實現逆勢上揚,市場份額占到汽車市場整體的8.9%。

但值得注意的是,豪華車三強奧迪、寶馬、奔馳三者的銷量就超過195萬輛,占比高達69%,遠遠甩開身后的品牌;而傳統(tǒng)二線豪華車品牌中,除了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外,其余也都表現平平。

以DS以往的市場表現和品牌力,要想在目前的豪華車市場競爭中俘獲中國消費者的心,可謂并不容易。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對此表示,“DS雖然是法系豪華品牌,但在國內品牌影響力嚴重不足,同時其產品力也較弱,本地化做的一般,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優(yōu)勢。DS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前景黯淡,不排除退出國產的可能?!?/p>

(責編:郝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11-08
DS在華下一步:活下來
對于DS品牌來說,盡管數度宣稱不會離開中國市場,但如何活下來才是關鍵。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