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交響”高峰論壇期間,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下稱“中汽協(xié)”)副秘書長姚杰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由補貼、路權等傳統(tǒng)扶持政策所主導的市場,雖然補貼等政策推動了市場的初期形成,但其本身終究是短期的。他認為,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的發(fā)展,重點應該在技術的創(chuàng)新及渠道的創(chuàng)新上,無論是政策還是企業(yè)自主行為,都應當向創(chuàng)新的方向轉變。
姚杰表示,新能源汽車在此前經歷了快速的發(fā)展,但是以7月份補貼退坡為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開始呈現下降,正式體現新能源汽車本身處于政策市的特征。他指出,雖然目前外界將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層分成個人消費(C端)及出行市場(B端)兩者,但兩者均受到政策的影響,只不過是政府驅使的方式有所改變,因此若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突破,需要從成本及需求兩個方面同時下手,在進一步降低成本,以能夠使生產者獲得規(guī)模的邊際效應,進而將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轉向可持續(xù)的模式的同時,需要更多能夠讓消費者選擇的技術空間,以爭取更多需求的消費者。
“例如,最近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經常討論的充電與換電之爭,兩個充電技術看似是相互對立,但都是處在市場相互認同的階段;誰要能夠在市場和使用上有所創(chuàng)新,就能夠更大爭消費者,而這兩者均能夠滿足不同的消費者需求,因此兩者不僅可以并列存在,而且應當鼓勵有更多的技術路線出現?!币苷J為,從廣州車展起,包括奧迪、奔馳、特斯拉,也包括日韓企業(yè)在新能源方面進一步加快。此前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重視程度較低的跨國企業(yè),在近期紛紛改變策略,逐步發(fā)力新能源汽車,可以想象到今后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加激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選擇權更加豐富,但對于本土企業(yè)來講也面臨著重大挑戰(zhàn),而一些中低端傳統(tǒng)零部件企業(yè),也將面臨嚴峻的競爭。
昨日,工信部發(fā)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各方意見。對此,姚杰認為,國家明確了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在具體的規(guī)劃上,針對技術標準及發(fā)展導向作出重要的改變,并明確提出將高質量發(fā)展列入至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重中之重,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從量化發(fā)展轉向量與質共同發(fā)展的新階段。他認為,在消費趨勢從新購轉向換購、增購的背景下,在《規(guī)劃》所指引的高質量發(fā)展的號召下,應當不僅僅只是在原有的汽車產品上進行改良,更應當跳出原有的局限,通過平臺間與業(yè)態(tài)間合作,重新理解平臺、重塑概念,打造能夠服務于汽車產業(yè)與出行消費者的新生態(tài)環(huán)境。
此外,針對目前比較熱門的智能網聯汽車,姚杰認為,從現在傳統(tǒng)汽車形態(tài)重塑成新的生態(tài)的過程中,會和網絡、云端、無形的控制技術、不同領域的云端的信息相關,像手機開機入網一般,以后汽車可能不入網是不能行駛的,而若著眼于真正能夠解決交通問題的智慧交通,不僅僅只依賴于汽車本身的入網及傳感器、5G等,應當將交通產生過程包括路標、道路信息及交通參與者等所有的信息進行聯網,并將大數據進行利用及有效轉化,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交通。
- 特斯拉預制式超級充電站技術“出?!保铀偃虺潆娋W絡布局
- 比亞迪見證海獅07EV車主趙心童奪冠,全球銷冠品牌再添星光
- 文遠知行與Uber深化合作,加速Robotaxi全球化布局
- 保時捷在華銷量遭遇“滑鐵盧”:2025年Q1交付量不足萬輛,同比暴跌42%
- 2025比亞迪美洲商務大會在浙江嵊州舉辦 20多國嘉賓點贊比亞迪科技實力
- 比亞迪持續(xù)打擊黑公關,一造謠者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 深藍S09攜華為乾崑智駕于滬正式預售,“全維安全”成就最大的豪華
- 左手深藍超級增程,右手華為乾坤智能:深藍S09全球預售發(fā)布23.99萬元起
- 華為發(fā)布乾崑智駕ADS 4等解決方案 攜手伙伴共向未來
- SMG東方廣播中心與斑馬智行攜手發(fā)布AI播客產品,引領智慧出行音頻新紀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