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科技與傳統(tǒng)數據密集型行業(yè)相結合,將促使未來的數據服務更具普惠性。
但因為在專業(yè)領域長期存在諸如信息不對稱、獲客成本高以及風險不可控等問題,僅有大中型企業(yè)和富裕的個人可以享受到優(yōu)質服務,而廣大小微企業(yè)和長尾客戶的數據信息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
針對于此,專注NLP(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原創(chuàng)技術商業(yè)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yè)虎博科技應運而生,主打新一代搜索和推薦,致力于通過自主研發(fā)的人工智能產品打造中國“新搜索”,服務企業(yè)和個人。不僅打破傳統(tǒng)搜索20年未變的形態(tài)和URL體驗,以可視化、結構化的方式呈現關鍵數據和信息,更能解放人們于繁瑣重復的勞動,把精力投入到更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中,幫助企業(yè)和個人實現降本增效。
目前,虎博科技已累計完成融資超4億元人民幣,為同階段NLP領域企業(yè)之最。3年時間拿下30項自主知識產權,18件軟件著作權,ISO9001認證,并入選上海市火炬計劃。
近日,記者對虎博科技創(chuàng)始人&CEO陳燁博士進行了人物專訪。
創(chuàng)業(yè)是內心驅動
從南開大學本科畢業(yè)后,陳燁懷揣著學習最領先的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的希望,在2002年選擇出國。2007年,陳燁在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分校拿到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后,直接去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發(fā)源地硅谷,這一待就是8年。
在此期間,陳燁先后在Yahoo、eBay、微軟擔任主任科學家和研發(fā)總監(jiān),成功實施了多個深具業(yè)界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也拿到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信息系統(tǒng)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妥淌?。
帶著“用以所學,科技報國”的熱忱,他在2014年選擇回國,投身到中國互聯網行業(yè)。
之后,他出任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負責分管整個集團的廣告平臺,將集團年廣告收入從1000萬元提升至40多億元。
當時,美團點評是業(yè)內首家在手機、移動端做基于Location效果廣告的公司。到了2019年,美團點評的廣告收入約160億元,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廣告TOP5的平臺。
“廣告是人工智能最成功的應用之一,里面有搜索的技術、推薦的技術、商業(yè)模式、競價、博弈論等,我把在美國學到、見到、實踐的最成功的東西帶到了中國移動互聯網。”陳燁說道。
然而,內心渴求創(chuàng)造一家科技驅動、科技報國的人工智能公司的陳燁,選擇在2017年創(chuàng)立虎博科技,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搜索和推薦,挖掘全球各領域的價值信息和數據。
說到虎博科技,自然也離不開陳燁的一位老搭檔——John Canny,目前是虎博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科學家,也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yè)博士、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和人工智能大師。
“我一到硅谷就認識了John Canny,一直是搭檔。我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他自然而然也一起參與進來,業(yè)務上,John Canny負責底層技術、科學的定型,我負責把方法和科學落地。當然,我們也會一起討論技術的實施。”陳燁分享道。
“B+C”雙引擎模式
人工智能可分為三大應用:語音、圖像、文本,語音和圖像屬于感知智能,發(fā)展相對比較成熟。但真正讓機器去幫助人們理解世界,還需要認知智能層面的自然語言處理和理解,虎博科技正專注于最后這一站——認知智能。
陳燁認為,認知智能發(fā)展下去,會在各行各業(yè)先顯現很強的賦能效用,是通過TO B的積累,一定程度后衍生出C端的產品,再TO C的一個歷程。
這也是虎博科技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向。陳燁認為,從長遠來看,如果自然語言處理、自然語言理解突破到一定的程度,會出現像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這樣顛覆性的技術浪潮,產品和商業(yè)形式也會被顛覆。
虎博科技的底層核心技術,是基于人工智能最前沿的技術打造的新一代智能搜索。目前已迭代至2.0版本,與1.0在技術上最大的改進主要在兩大方面:一是對行業(yè)內知識理解的突破,二是對用戶意圖的理解的提升。
虎博科技的業(yè)務也圍繞著底層技術來展開。一方面是B端業(yè)務,目前虎博科技已經向金融、政務、傳媒、商貿、能源等不同領域的近百家客戶提供了智能搜索引擎、NLP算法中臺、智能問答機器人、智能輿情系統(tǒng)等產品和服務。
其中,在金融行業(yè),陳燁帶領虎博科技已經拿下了金融領域頭部券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估計今年年底將拿下90%的市場份額。具體到應用效果,某頭部券商的平臺在虎博科技的智能資訊系統(tǒng)上線以后,其用戶資訊閱讀量和點擊率提升了60%,并帶動了DAU和MAU的提升。
虎博科技業(yè)務布局的另一方面是C端服務,目前推出了以一站式全場景專業(yè)信息數據服務平臺——虎博搜索為代表的產品矩陣。陳燁表示,虎博科技會持續(xù)推出智能搜索、智能資訊、內容類的產品,三至五年內推出更好的下一代智能新搜索產品。
未來,虎博科技也將基于積累的B端業(yè)務的技術積累、C端用戶反饋,繼續(xù)加強底層搜索技術的研發(fā),并且在不同行業(yè)中抽樣出一種共用的技術站,快速做到跨行業(yè)無縫遷移。
基于B+C的雙引擎模式,“預計今年業(yè)務體量會增長300%以上,未來視發(fā)展情況也會在合適時機考慮謀求科創(chuàng)板上市。”陳燁表示。
觀大勢,做小事
對標谷歌,陳燁說道:“在最前沿的技術上甚至可以達到較量的程度,不同的地方是虎博科技采用了一種顛覆式的創(chuàng)新邏輯,先專注于一些細分的垂直領域,再將技術遷移覆蓋到多個行業(yè),最后匯聚在一起,用整體的積累超過巨頭。”
目前,虎博科技實現了7大核心技術、500+核心算法模型、跨領域和跨場景的開域知識圖譜及十余個垂直行業(yè)NLP自然語言理解模型等多種技術應用的融合創(chuàng)新。
關于智能翻譯,陳燁表示:“在嚴肅的領域,機器翻譯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人,但在非正式的領域里面,機器翻譯的技術已經達到了要求。”
虎博科技參與研究的算法模型Levenshtein Transformer,在機器翻譯和文本摘要任務中,處理速度都比目前最常用的翻譯模型提升了3倍以上,相關研究成果論文也已被人工智能頂會NIPS收錄。
創(chuàng)業(yè)之后的陳燁,初心從未變過,強調與時俱進地調整自己的打法甚至戰(zhàn)略。他認為,經營公司不僅需要關注宏觀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趨勢,保持自身技術先進性,還需要理解客戶、尊重行業(yè),并擁有一幫志同道合、能力互補的核心創(chuàng)業(yè)團隊,才能奠定未來成功的基礎。
陳燁最后表示:“技術的突破與先進性永遠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它只是實現目標的路徑或條件之一。我更關注能夠推出一款讓每一位用戶變得更好的產品,去服務整個社會、國家和世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