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云馬勁:中國云計算進入新階段 政企上云安全為先

武漢,九省通衢之城,本色回歸速度之快,令世界驚嘆。歷史一再證明,沒有什么困難,能壓垮這座英雄的城市?,F在,江城又迎來一次沖刺數字經濟一線城市的絕佳機會。在武漢引進的“拔尖”企業(yè)中,世界500強之一的中國電子將 “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落戶武漢的消息,無疑打響了數字經濟提速的第一槍。可以預見,武漢的“城市云+產業(yè)云”或將成為與北京“搜索云”、杭州“電商云”、深圳“社交云”并駕齊驅的云計算城市標簽。

中國電子云馬勁:中國云計算進入新階段 政企上云安全為先

那么,中國電子云為何將政企用戶作為目標群體呢?

中國云計算進入第三階段 政企成為主力軍

中國電子云執(zhí)行總裁馬勁認為:在疫情拐點和“新基建”的強勢推動下,云計算將帶頭開啟中國數字經濟的新篇章。在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創(chuàng)新引領下,政企正在進入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qū),政企用戶正在成為我國計算產業(yè)發(fā)展的主力軍。

在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百周年紀念典禮上,約翰·麥卡錫(1971年圖靈獎獲得者)就第一次提出了“Utility Computing”的概念。這個概念放在今天可能你已經聽過不少,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可謂天馬行空:計算機將可能變成一種公共資源,會像生活中的水、電、煤氣一樣,被每一個人尋常地使用。也正因如此,云計算成為了IT發(fā)展進程中最擅長將技術與商業(yè)完美結合的產物。

縱觀云計算的發(fā)展歷程,技術革新、需求提速以及政策驅動三方面的因素促進了云計算的加速普及。與歐美相比,中國云計算產業(yè)在2014年才真正開始進入快速發(fā)展期,馬勁在9月9日于武漢舉行的中國電子云戰(zhàn)略與產品發(fā)布會演講中,也將這個時間點劃分為云計算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分水嶺。

2014年以前,云就是“云山霧罩”。普通人可能對云的理解就是“云盤”,這其中個人開發(fā)者、一些網站站長成為早期云實踐的推動者。此后5年,是伴隨互聯網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云。首先是互聯網企業(yè)集體上馬云計算,其次是APP數量的增長接近于瘋狂模式,微博、微信、短視頻、電商購物、個人消費……在此階段,中國的云計算經過產業(yè)培育期,從產業(yè)鏈、商業(yè)模式,到客戶使用習慣等方面已趨成熟,但同時“天花板效應”初顯。

時間來到2020年,較為安靜的云計算市場開始出現重要的拐點。上半年,因疫情而催生的“云經濟”帶來了線上辦公、線上會議、線上教育以及線上娛樂等領域需求的爆發(fā)式增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政府機構、大型企業(yè)都在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對云計算等相關業(yè)務需求大增,基于云計算的視頻會議、協(xié)作辦公、打卡、掃健康碼變得無處不在。其次,新基建提出的“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云計算的發(fā)展奠定了政策端的基調,傳統(tǒng)企業(yè)和政府“上云”變成剛需,云計算市場迎來新增量。

馬勁談到,中國電子云選擇政企行業(yè)作為核心客戶,不僅與中國電子是國務院認定的以網信產業(yè)為核心主業(yè)的中央企業(yè)有關,更與推動數字經濟發(fā)展有關,與千億級的云計算產業(yè)相比,政企用戶數字化帶動的則是萬億的市場效應。中國電子云是“中國架構”安全為先的最佳實踐,也是中國電子為政府機構、公共服務、央企國企專屬打造的新一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定位不同、服務對象的不同,決定了中國電子云的戰(zhàn)略與產品定位。

中國電子云的三大特點:安全、專屬、開放

馬勁指出,政企上云不僅要實現夠用,更要實現好用,這就離不開安全為先、專屬公有、開放創(chuàng)新的三大特征,這三者之間是有機結合、缺一不可的。

安全為先

隨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已成為關系到經濟與生產安全、社會運行安全、國家安全層面的關鍵問題,以傳統(tǒng)模式規(guī)劃和建設的網絡安全體系達不到保障數字化業(yè)務發(fā)展的高標準要求。圍繞這一需求變化,中國電子云采用了被譽為“中國架構”的“PK”體系(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tǒng)),并加入“S-Security”立體防護的安全可信鏈,實現了從硬件基礎設施安全到云外邊界安全、網絡傳輸安全、云內租戶安全、數據存儲安全、業(yè)務訪問全鏈路安全等的可信閉環(huán)體系。

專屬公有

在“上云”或者是“云改”的規(guī)劃中,政企用戶往往會出現“選擇癥”,是利用公有云的便捷和效率,還是強調私有云的高安全性,這造成了政企用戶的兩難局面。為此,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量身打造了“公有云服務+專屬公有云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這種專屬公有云產品的對象可以屬于一個城市,或是屬于一個大型的集團企業(yè)內部,也具備了公有云一樣的租賃、結算和運營服務質量保障模式。其次,在“云數端”全場景服務能力的平臺基礎上,更可以通過定制開發(fā)、云云對接等模式,直接交付給數字城市、企業(yè)集團用戶一鍵式部署和全自動智能運維平臺,讓客戶自己就有運營和運維云的能力。

開放創(chuàng)新

政企上云的技術架構必須保持開放創(chuàng)新,這是政企用戶滿足通用計算和安全計算需求的必要條件。中國電子云在以中國電子PKS體系為核心特色的基礎上,硬件上支持x86架構、異構計算架構,軟件上與合作伙伴廣泛適配,兼容商業(yè)軟件、開源軟件,從而確保了中國電子云能夠滿足新基建背景下涌現出的大量新興業(yè)態(tài)和場景應用。

北京+武漢 中國電子云第一批節(jié)點已經敲定

針對中國電子云的市場布局,馬勁表示:“要想消除政企用戶的顧慮,需要前瞻的政企行業(yè)洞察、豐富的政府合作和企業(yè)實踐、充足的技術和資源儲備,以及全鏈條自主、安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中國電子云服務的第一批節(jié)點城市將確定為北京和武漢,北京是首都,也是央企、國企總部的聚集地,武漢是華中產業(yè)聚集區(qū),中國電子云將填補武漢云計算領域的空白,輻射湖北省數字城市建設,為政企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安全、更高效的云動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