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起芯片行業(yè)最普遍的特點,大家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可能就是技術雄厚,其實,還有值得容易忽略的一點,那就是成本前置、收益后置。英偉達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黃仁勛就曾說過:“其成本之高,難以想象。”
必須在研發(fā)方面保持穩(wěn)定投入,只有付出更多,才有可能將成本轉化為技術和產品。當然這個轉化還需要通過人才來保證。概括來說,持續(xù)的研發(fā)投入再加上高精尖的人才,才能保證高新科技公司的發(fā)展壯大。
以今年登陸科創(chuàng)板的寒武紀為例,其財報數據表明,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fā)投入為27739.22萬元,同比增長109.06%,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為318.10%,對比上年度末增加182.69個百分點。再縱向回顧以往,作為一家科創(chuàng)屬性明顯的硬科技公司,寒武紀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可謂不遺余力。2017~2020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fā)投入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0.73%、205.18%、122.32%和318.10%。
再看人才和團隊方面,寒武紀的核心研發(fā)人員中,有不少人擁有高學歷或畢業(yè)于科研院所,在680名研發(fā)人員中,碩士及以上的人員占比超過60%。此外,骨干團隊中的多名成員均有著多年的半導體行業(yè)從業(yè)經驗。這種學術與產業(yè)融合的配置,可以讓團隊更好的發(fā)揮出1+1>2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產品輸出上。
同時,上市對于人才的吸納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上市對于一家公司來說,可以很好的建立起股權激勵通道,進而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頂尖人才加盟,有利于夯實技術壁壘,進而鞏固公司的科技實力。相信寒武紀的上市可以保證人才方面的延續(xù),會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
基于以上,寒武紀擁有著寒武紀遠遠領先于行業(yè)發(fā)展速度。成立四年來,已先后推出了用于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除了在產品更新速度和技術迭代研發(fā)能力上擁有一定優(yōu)勢,在設計能力和工藝上,寒武紀也不容小覷。
在寒武紀的招股說明書公布之時,有媒體稱寒武紀思元290可以被稱為彩蛋。因為思元290不僅使用臺積電(TSMC)7nm制程工藝,采用HBM2內存,其封裝尺寸達也到了60mm×60mm。在業(yè)內,能夠達成此種設計工藝、且可生產成品的公司,是十分少見的。
在財報中,寒武紀稱,這款面向人工智能訓練市場的思元290芯片已處于內部測試階段,該芯片“采用公司自研的MLUv02指令集,可高效支持分布式、定點化的人工智能訓練任務”。財報中還表示,寒武紀將在充分和完備的測試后將思元290芯片投入商用。
由此可見,寒武紀正在穩(wěn)步推進研發(fā)和產品的輸出,高額投入是基礎,技術實力是保障,故而確保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寒武紀已經實現了終端、云端、邊緣端一體的產品線覆蓋,同時利用平臺級基礎系統(tǒng)軟件Cambricon Neuware,連接三端產品,由點及面,實現其“云邊端一體、端云融合”的發(fā)展戰(zhàn)略。
這種戰(zhàn)略背后,一方面是因為終端、云端、邊緣端都有著較為廣闊的市場成長空間,另一方面有助于寒武紀構建多元化的收入結構,從而降低大客戶依賴和流失所帶來的風險。就今年上半年來說,2019年11月剛剛推出的邊緣端產品思元220在2020年上半年得以規(guī)?;瘧?,營收實現0的突破,貢獻了997.51萬元的收入,而基礎系統(tǒng)軟件部分也完成了0到1000萬的營收增長。這是一種很好的信號,寒武紀正在從前期布局走向收獲階段。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