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音識別、智慧座艙,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

我想問問各位老司機,剛剛過去的5.1小長假,是不是又被堵成了“車山車海”?反正我是對上次的假期出行到現(xiàn)在還心有余悸,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自動駕駛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

從語音識別、智慧座艙,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

“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領域!”

近日,科大訊飛迎來成立22周年,董事長劉慶峰在內部全員信中官宣了這一重磅信息。此條新聞同時引爆汽車圈、科技圈與金融圈,這樣的場面并不多見,上一次出現(xiàn)還要追溯到2個月之前。

“互聯(lián)網造車”話題有多火熱自然不必多講,真正讓人興趣盎然的是科大訊飛對待“造車”這件事的態(tài)度——有板有眼,不喧囂,不急躁。

遲到19年的“官宣”

說起科大訊飛入局自動駕駛,有人得知于2021年司慶上的“總裁官宣”;有人得知于此前訊飛與江汽、奇瑞的戰(zhàn)略合作;消息稍微靈通的,還能挖出去年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的新聞......或許只有汽車制造業(yè)資深人士人士才了解,科大訊飛在汽車智能化領域已經深耕了19個年頭。

從語音識別、智慧座艙,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

從語音識別、智慧座艙,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

在今天,用語音命令替代實體按鍵完成功能操作,對于汽車駕駛員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新鮮事。但鮮有人知道,當今國內市場超60%的汽車,其車內智能語音交互技術來自于科大訊飛。

從語音識別、智慧座艙,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

千萬別小瞧了這項成就,因為讓語音識別能夠滿足“車標”需求的技術門檻非常之高。擋在前面最大的障礙便是“震動與噪音”,空調、風噪、胎噪、路噪以及發(fā)動機系統(tǒng)與其他車輛發(fā)出的噪音在駕駛室內形成了非常復雜的遠場環(huán)境,這是現(xiàn)如今所有車內語音識別技術必須攻克的難題。

如何在這種環(huán)境下做到超高語音識別率?多麥克風陣列降噪+頻音效處理+生物識別+機器視覺處理+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結合大數(shù)據(jù)及云計算等等......科大訊飛給到了一整套領先全球的技術+AI解決方案。至于這套技術有多牛,參考國際多通道語音分離和識別大賽(CHiME-6)榜單,最近三屆比賽的冠軍只有一個名字——科大訊飛。在遠場、混響、噪音、語音疊加等各種復雜因素環(huán)境下的語音識別準確率,訊飛是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

“在汽車里面真正達到比較好用的語音識別,我認為現(xiàn)在只有訊飛。”劉慶峰在面對媒體說出這番結論時,無人反駁。截至目前,科大訊飛汽車智能化產品的合作已覆蓋 90%以上的中國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車廠,累計前裝搭載量突破 2900 萬。

從語音識別、智慧座艙,科大訊飛進軍自動駕駛

從語音識別到智慧座艙,再到自動駕駛

仔細分析科大訊飛規(guī)劃的“造車路線”,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語音交互更像是一塊行業(yè)“敲門磚”。隨著越來越多的車廠與科大訊飛不斷加深合作,車廠希望訊飛給他們提供的,不再僅僅是語音或者人工智能開發(fā)的套件,而是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務的系統(tǒng),帶來一體化的應用和持續(xù)的服務,于是有了后面跟廣汽、江淮、奇瑞在智能座艙、智能車聯(lián)網、智能駕駛、智能銷服等領域展開的深度合作。

據(jù)了解,科大訊飛目前在在數(shù)據(jù)處理、環(huán)境感知(視覺、雷達等)、人才梯隊等方面已經完成了技術積累。比如在機器視覺領域,早在2018年,科大訊飛在豐田技術研究院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聯(lián)合發(fā)起的國際道路圖像語義分割測試集KITTI中刷新世界紀錄并拿到第一的成績。

未來科大訊飛可以在和主機廠大規(guī)模語音技術和產品合作的基礎上,合作開發(fā)智能駕駛產品,充分結合主機廠在車輛平臺、決策控制、數(shù)據(jù)獲取等優(yōu)勢,實現(xiàn)特定場景下自動駕駛方案平臺化。

未來,自動駕駛一定會對整個汽車消費市場乃至網約車等市場形成沖擊。因此,無論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都不能被動等著這一天的來臨。在科大訊飛的發(fā)展故事里,似乎“主動脫離舒適區(qū),突破自我,進軍自動駕駛”更像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狂歡,只是別人的狂歡,科大訊飛正從更大的格局中看到更遠處的風景。期待,自動駕駛能讓我們的未來出行更加省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