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執(zhí)行長庫克正積極試圖說服華爾街相信「iPhone于中國市場之需求仍然強勁」,但根據(jù)蘋果第四季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的季度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1%(降至895億美元),這已是連續(xù)第4個季度的下滑,并創(chuàng)下自2001年以來最長連續(xù)下滑記錄,盡管庫克一再強調「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對市場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但大多數(shù)的投資人仍對此一消息仍持保留態(tài)度。
CPT Markets分析師指出,雖蘋果面臨嚴峻挑戰(zhàn),但iPhone表現(xiàn)明顯略高于預期,上季度創(chuàng)造了約438億美元的銷售額,超乎市場原先所預期的437億美元,而這部分與9月下半個月的iPhone 15出貨有關,也就是說,因市場需求量不低,供貨方面有些許吃緊,使得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的銷售表現(xiàn)均不錯。
但iPad與Mac這些硬件業(yè)務均不如一年前,其業(yè)務降幅可說是最大的,以Mac來說,上季銷量年減近34%至76.1億美元;iPad營收也大幅下滑,年減10%至64.4億美元,不僅如此,就連手表、AirPods、Apple TV機頂盒和耳機其營收年減逾3%至93.2億美元。令人相當意外的是,蘋果的服務類產品,像是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App Store、廣告等非硬件相關訂閱服務收入屢創(chuàng)新高,其營收成長超過16%到223億美元,同時亦超過華爾街預期的214億美元。
細看財報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市場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滑約2%,是所有地區(qū)中下滑最明顯的,而CPT Markets分析師強調,投資人不應該輕忽其嚴重性,因為目前中國是蘋果最大的海外市場??上攵?,對于蘋果而言,中國市場之困境暫時無解,但庫克卻仍表示中國營收之所以年比下滑,原因在于iPad和Mac的銷售放緩以及匯率因素的影響,因為若以常態(tài)匯率計算,實際上是呈成長趨勢的,并非是iPhone銷售受到挑戰(zhàn)所致。
除此之外,庫克在法說會指出,蘋果已做好準備來應對年底的購物季,其中包括iPhone 15系列和Apple Watch等,且不少已開發(fā)市場與新興市場的企業(yè)客戶正大規(guī)模地部署蘋果產品,像是星巴克正購買上萬臺iPad,但如此樂觀的談話,卻仍未緩解投資人對蘋果產品在中國大陸銷售可能下滑的的疑慮,而還有一個不祥的跡象是,中國Android手機制造商的智能手機芯片業(yè)務增長了35%,這間接證明了目前中國市場更傾向選擇非iPhone的產品。
為此,CPT Markets分析師提出幾個投資者應該留意的點:
消費電子市場仍疲弱:目前來說,訂閱服務仍是其主要增長動能,且由于受到經濟不振的沖擊,使得計算機、平板與其他穿戴裝置之銷售受到嚴重打擊,至于手機,由于每天都會使用,可謂是生活必需品,使用率遠高于其他產品,使得果粉們更愿意花錢換新機,換句話說,其他產品由于使用率較低,因而被消費者選擇暫時不更換。
僅美洲市場是呈微幅增長,唯一的亮點是iPhone在印度的銷售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蘋果已在印度生產最新款的iPhone,明年將開始生產無線耳機AirPods,此外,蘋果計劃2024年下半年將在印度推出標準版iPhone 17,并在未來四到五年內將印度的產值增加到400億美元以上,由此可見,蘋果對印度市場的重視日益提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