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起訴蘋果壟斷的公司 已有5項專利被判無效了

(原標題:這家起訴蘋果壟斷的公司,已有5項專利被判無效了)

這家起訴蘋果壟斷的公司 已有5項專利被判無效了

現(xiàn)在來看,此前廣東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勝公司”)在國內訴蘋果公司涉嫌壟斷的案件,其真實動機恐怕是令人生疑的。

日前,就蘋果公司對品勝公司持有專利發(fā)起的無效宣告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相繼就其中的三項涉案專利作出審查決定,結論都是“宣告專利全部無效”。

截止目前,品勝公司已有五項涉及專利被宣告無效,均為外觀設計專利類型,涉及到產品包括“耳機、充電線、充電器、轉換頭”等。

簡單說,品勝公司雖然號稱國內知名的智能手機配件生產廠商,但是,伴隨其多款產品的專利被宣告無效,相應產品可能陷入“裸奔”或“侵權”狀態(tài)。

高調宣傳起訴蘋果公司:品勝公司是先發(fā)制人?還是混淆視聽?

2017年8月25日,品勝公司將蘋果公司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請求法院:1)判令蘋果公司在國內立即停止實施MFi認證的壟斷民事侵權行為;2)賠償經濟損失1元;3)合理開支40萬元及承擔本案訴訟費。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該案很可能是蘋果公司在國內卷入的首例涉嫌壟斷訴訟或案件,但是,受理該案的法院并未對外公布案件信息,所有與該案件相關的信息,都是品勝公司對外主動披露的。

當然就案件所涉的內容來看,比如蘋果公司配件生產中的MFi認證(“MFi”系“Made foriPod”,“Made foriPhone”,and “Made foriPad”縮寫,是指分別為連接iPod、iPhone和iPad而特別設計的電子配件)是否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還是一種維護品牌統(tǒng)一形象和配件質量的做法,確實值得探討。

但是,從案件索賠金額來看,索賠1元讓案件顯得有“公益訴訟”的傾向,但到底是“為民除害”,還是“碰瓷營銷”,則可能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品勝公司產品涉嫌山寨:在眾多電商平臺曾遭蘋果公司投訴

在品勝公司訴蘋果公司壟斷糾紛一案中,品勝公司在起訴書中羅列了蘋果公司多項涉嫌壟斷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罪狀”。

值得一提的是,該起訴書中提及“蘋果公司還向眾多電商平臺投訴品勝公司的旗艦店及授權經銷商的網店,導致品勝公司商品被迫下架。蘋果公司向品勝公司發(fā)送律師函要求品勝公司在獲得MFi認證之前停止案涉設備配件的生產和銷售。”

不僅如此,針對品勝公司主要銷售的“耳機、充電線、轉換頭、充電器”等核心智能手機配件,蘋果公司早在品勝公司起訴前,就已相繼對相關產品所涉專利提起無效宣告程序。

截至目前,品勝公司已有共計5項專利被宣告無效,雖然這5項所涉產品不同、申請時間不同,但蘋果公司提起無效宣告的時間均為2017年4月21日。

簡單說,在品勝公司以涉嫌“壟斷”拷問蘋果公司前,蘋果公司不僅在電商平臺以專利或商標侵權投訴品勝公司,還對品勝公司生產、銷售的智能手機配件提起了無效宣告。

鼓勵保護創(chuàng)新無可厚非,但應抵制營銷炒作式訴訟行為

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7年8月29日,品勝公司在國內的發(fā)明公布數(shù)是6件,發(fā)明授權數(shù)是1件,實用新型數(shù)是46件,外觀設計數(shù)是36件。

簡單說,雖然品勝公司已經成立多年并已掛牌新三板,但是,其自身的研發(fā)能力或實力是有限的。當然這可能與其所從事的手機配件業(yè)務相關,想要在耳機、電源線、轉換頭等產品實現(xiàn)重大創(chuàng)新并非易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1-21
這家起訴蘋果壟斷的公司 已有5項專利被判無效了
這家起訴蘋果壟斷的公司 已有5項專利被判無效了,壟斷 蘋果公司 侵權 國家知識產權局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