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威力初現 部分平臺著手銀行存管

互聯網金融“基本法”細則未出,但威力已初現。日前, 央行等十部委發(fā)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被業(yè)界稱為互聯網金融的“基本法”。盡管各細分領域的監(jiān)管細則尚未出臺,不少P2P平臺已經開始自動向監(jiān)管釋放的方向靠攏,自我規(guī)范。

P2P爭先“自監(jiān)管”

昨日,國內首創(chuàng)“園區(qū)型O2O模式”的P2P平臺邦幫堂平臺宣布,將于近期對電子賬戶系統(tǒng)實現優(yōu)化升級,民生銀行將承接該平臺的“資金存管”業(yè)務。這是《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下發(fā)后,首家確認即將啟用銀行資金存管的P2P平臺。

事實上,在《指導意見》出臺前,業(yè)內就有一些平臺與銀行達成戰(zhàn)略合作,如宜信與廣發(fā)銀行的合作、積木盒子與民生銀行的合作等,《指導意見》下發(fā)后,銀行與P2P平臺的資金存管合作大幕正式拉開。

就在同一天,國內唯一純線上P2P平臺拍拍貸CEO張俊,也向媒體公開介紹了積極向監(jiān)管政策“對標”,進行平臺自我規(guī)范的初步計劃。“拍拍貸正在與多家銀行溝通資金存管的具體計劃。此前,拍拍貸平臺上已有三分之一資金實現了銀行資金托管。拍拍貸的借款平臺會逐漸形成一個純粹的、與Lending Club模式一模一樣的P2P平臺。”張俊說。

據了解,Lending Club是全球最大的P2P平臺,此前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始終扮演信息中介角色,為借貸雙方提供匹配,但決不染指任何關于資金保障的相關服務。此前,《指導意見》中提出網貸平臺應該做“信息中介”,主要提供信息,不得提供增信服務等內容。Lending Club的模式也被業(yè)界視為相對純粹的“信息中介”的網貸平臺模式樣板。

此外,張俊介紹,拍拍貸也正在與多家銀行溝通資金存管的具體計劃。此前,拍拍貸平臺上已有三分之一的資金實現了銀行資金托管。

7成網貸平臺無“銀”管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銀行業(yè)金融機構開展業(yè)務創(chuàng)新,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和網絡貸款平臺等提供資金存管、支付清算等配套服務。”確立了銀行作為互聯網金融資金存管方的“官方”地位。

什么是資金存管?“通俗點來說,就是由銀行管理資金,平臺管理交易,做到資金與交易的分離,使得平臺無法直接接觸資金,避免客戶資金被直接挪用。”邦幫堂相關負責人介紹。

業(yè)界專家分析,將銀行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可以防止平臺自設資金池,一定程度上保障客戶資金安全。但由于此前沒有規(guī)定必須在銀行進行資金存管或托管的規(guī)定,許多平臺選擇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資金托管,甚至有部分平臺至今仍無任何托管。

“指導意見出臺后,不少銀行與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的態(tài)度會邁進一步,因為指導意見可以說給了銀行一個對互聯網金融資金進行存管的尚方寶劍。”張俊說。

不過,盡管不少P2P及其他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積極自我規(guī)范、管理,記者查詢數據發(fā)現,在1408個網貸平臺中,用戶資金有托管的平臺為338個,對風險準備金進行托管的平臺為49個,而無托管的平臺達到1021個,無托管占比高達72.51%。也就是說,七成以上網貸平臺處于“無銀行存管”狀態(tài)。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07-24
“基本法”威力初現 部分平臺著手銀行存管
互聯網金融“基本法”細則未出,但威力已初現。日前, 央行等十部委發(fā)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被業(yè)界稱為互聯網金融的“基本法”。盡管各細分領域的監(jiān)管細則尚未出臺,不少P2P平臺已經開始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