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安汽車何以安身:市值蒸發(fā)250億元 政府補助占凈利約7成
作者:意卿
來源:GPLP(ID:gplpcn)
在中國那么多自主品牌汽車當中,一說起長安汽車,還是挺令人覺得驕傲的,它也曾被視為自主品牌汽車的一線陣型。自2012年后各車型就遍地開花,一路趕超奇瑞、吉利、長城等汽車品牌,還成為了第一個闖入百萬俱樂部的自主品牌,2016年更是超越了日產、現(xiàn)代、位居中國車市銷量第五名,而且繼續(xù)保持了自主品牌銷量冠軍的頭銜。
長安汽車,作為國內第一家年銷量突破百萬臺的自主品牌車企,然而今年的長安可不好過。長安汽車今年以來股價下跌43%,總市值蒸發(fā)了約250億元。
銷量危機
根據(jù)2018半年報,長安汽車上半年營收356.43億,歸母凈利潤16.1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6.96億,同比分別增長6.22%,下滑65.16%以及下滑80.44%。
根據(jù)中報,在公司當期非經常性損益中,政府補助占比122.14%,金額約達11.16億元。政府補助在公司凈利潤中的占比從2014年的4.48%增至2017年的22.6%,2018上半年已進一步增至69.32%。
銷量不振已經大幅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yè)績。長安汽車日前發(fā)布的2018年半年度業(yè)績預告披露,2018年上半年長安汽車凈利下降高達63.21%—67.54%。
而在2018年7月,被行業(yè)稱之為十年以來最冷的“寒冬”,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596,263輛,同比下滑5.5%,狹義乘用車銷量1,566,986輛,同比下滑5.5%。大盤的“寒冬”必然會波及個體。數(shù)據(jù)顯示,長安汽車在7月份的銷量為128,729輛,同比下滑20.3%,環(huán)比下滑31.6%。其中,長安品牌汽車7月份銷量為89,596輛,同比下滑1.8%,環(huán)比下滑35.2%。長安品牌乘用車7月份銷量為54,571輛,同比下滑下降15.5%,環(huán)比下滑28.8%。
投訴不斷 高管變動
可以說,品控一直以來是長安汽車最大的問題。
而進入2018年,長安汽車旗下CS75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機油增多事件。由于有東風本田作為前車之鑒,并且臨近"315晚會",長安汽車可能為了避免"榮登"晚會,因此于3月2日在官網發(fā)布了相關的召回公告,稱將會召回部分搭載1.5TGDI發(fā)動機的CS75車型。
能夠及時召回車輛,對于車主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車輛召回升級ECU之后,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故障則更加多了,從而再一次導致大量車主產生不滿。
此外,長安汽車的高層也在此前發(fā)生動蕩。在5月29日,長安汽車發(fā)布了一則人事變更公告,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并且不在公司任職;同樣副總裁黃忠強先生、羅明剛先生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仍在公司任職。
其實公司高層變動我們見怪不怪,但一下子調動三位高層人士,GPLP君有些摸不著頭腦。畢竟每個人的工作方式不一樣,高層的調動必定會影響到公司內部運行,而大幅度的人員調動,對于公司運行是好是壞暫且未得而知。除此之外,高層人員調動也難免讓人猜想到是否因為銷量業(yè)績下降而做出的決策。
對于種種疑問,GPLP君向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進行確認,截至發(fā)稿,GPLP君未收到任何回復。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