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價格到技術,三星用實力為8K普及降低門檻

文|吳俊宇

今年的德國柏林IFA 2019消費電子展并不像前兩年一樣平淡。

如果說前兩年大小巨頭都在期盼著8K和5G的到來,那么今年則是呈現了更多面向未來的氣象。8K、AI、5G 的三足鼎立,幾大電視品牌在產品進階與顯示規(guī)格上的多重角力等等。與去年對比,電視和面板市場的下一世代的規(guī)?;娮赢a品已經隱隱浮出水面。

如果說1080P到4K的變化僅僅只是屏幕分辨率的量變,那么4K到8K的變化則是通信工程、人工智能以及面板顯示等綜合技術的復合型質變。

在這場質變的較量之中,三星再一次開始秀起了肌肉。展現了一家消費電子和半導體大廠的實力——它用自身的技術積淀和行業(yè)嗅覺,不僅僅幫8K降低了價格門檻,還降低了技術門檻。

8K也因此獲得了迅速落地的機遇。

先破“價格關”

坦率說,過去各類電子消費展上,8K面板都已經出現過很多次。然而這些面板動輒80英寸甚至上百英寸,不能說大屏的方向不好,而是大屏呈現的價值更多是行業(yè)端的技術展示,而非消費端的用戶吸引。

雖然每一年電視面板尺寸都在不斷成長,然而真正消費端的8K電視,尺度往往是在50-80英寸之間。

據IHS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60英寸及以上電視面板(包括液晶和OLED)年度出貨量預計將超過2000萬塊,到2025年預計可達5400萬塊,占據整體電視面板需求的19%。在出貨面積上,合計份額將增至近三倍,從2016年的12%增至2025年的33%。

也就是說,目前的消費級主流電視面板,其實還是在80英寸以下。8K面板雖然分辨率有所提升,對電視面板未來的總體尺寸增長可能會有所推動,但為講究實用性,面板面積還是應該有所收斂——畢竟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客廳面積有限。

所以你可以看到,三星在應對目前的8K電視消費級市場時,策略非常實際——覆蓋所有主流尺寸。像這次IFA2019上,三星便發(fā)布了全球首款55英寸QLED 8K電視,成唯一從55英寸-98英寸全覆蓋的8K電視廠商。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計劃今年年底前在全球31個國家推出55英寸產品。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OLED陣營預計今年只有88英寸型號的8K電視上市銷售。88英寸型號價格過高,目前只能用于少數豪華型住宅。也就是說,這個尺寸注定了市場空間有限,而OLED會因此在當前的市場份額博弈中處于落后狀態(tài)。

為什么會是55英寸?如果去看奧維云網在今年2月做的彩電市場銷量報告會發(fā)現,重點尺寸銷量份額TOP3:55英寸29.4%、32英寸15.5%、43英寸14.6%。

也就是說,目前60英寸以下的電視占了半壁江山,尤其是55英寸是目前所有電視之間最受歡迎的尺寸——三星此時推出55英寸的8K產品可謂是切中了要害。

今年6月,BusinessKorea就曾報道,繼三星電子的8K電視于去年11月首次亮相,以及LG電子今年推出88英寸8KOLED電視,韓國電視市場的競爭正式開始。而目前,三星顯示占據了8K顯示器市場59.7%的份額。

這種龐大的市場份額占有率,很大因素就在于,三星真正讓8K電視落地了。

而8K OLED未能迅速投入市場的核心原因還是那個老問題——灼屏。

OLED在呈現全白時會耗用最大的電源,這是因為只有在顯示白色時需要所有紅、綠、藍子像素都會全亮。但是紅綠藍三色光源的發(fā)光效率又不一樣,其中藍光耗電最大,也最容易損耗。

坦率說,OLED目前在4K市場表現不錯,灼屏的老毛病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決。但由于屏幕材質問題,OLED目前受到技術限制以及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做出同時兼顧大屏+8K分辨率的電視。

自認定QLED為更適合大屏的顯示技術后,三星持續(xù)深耕QLED技術發(fā)掘QLED面板潛力,在色域及峰值亮度等指標上領先業(yè)界;而相比同時期的OLED技術,OLED面板因為制作成本高昂、亮度不足、灼屏等問題還未有可以迅速投入市場的8K大眾產品出現。

從這個角度看,三星當時明明在手機OLED面板具備優(yōu)勢時選擇QLED技術,恰恰是看清楚了未來10年的市場趨勢——OLED技術在大屏幕上必然會面臨各式各樣的技術門檻,這些問題可能導致企業(yè)在技術換代階段對市場實用性產生不利影響。

再破“技術關”

我一直提到,4K到8K的競爭不僅僅只是分辨率的量變,更是一家企業(yè)半導體、人工智能以及面板顯示技術的質變。原因在于,AI技術彌補了8K內容的缺失,讓8K電視提前入場。面板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早已經不只是分辨率和顯示技術的賽跑,而是綜合技術能力的較量。

過去電視行業(yè)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高分辨率電視機觀看為一般分辨率電視機制作的內容是沒有意義的。8K電視想要真正落地,還需要等待8K內容制作的步伐。

和當年4K取代1080P費時費力不同的是,AI技術彌補了8K內容的缺失,讓4K和1080P內容就能夠在8K電視上取得遠超預期的播放效果。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廠商,在AI技術上有著很深的技術積淀,據businesskorea日前的報道表示,三星電子正在加快對可應用于下一代系統(tǒng)半導體的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的研究活動。

電視畫面需要芯片解碼,可以說,三星作為半導體巨頭,在電視芯片上原本就有非常強的技術積淀。作為連續(xù)13年全球彩電行業(yè)的領跑者,向來走在整合行業(yè)的最前沿。

如果追根溯源會發(fā)現,早在2016年開始,三星就在大力投資8K人工智能增強技術,并且在2018年成功實現了8K芯片的量產,那一年的IFA上,芯片宣布上市。

8K人工智能優(yōu)化技術實際上是由來自美國和韓國的3家{SRA(三星美國研究所)實驗室、Umyeon實驗室(韓國)、三星電子映像顯示事業(yè)部研發(fā)團隊(韓國)}先進畫質實驗室通過項目合作的形式開發(fā)出來的。

通過采用8K人工智能增強技術,能擺脫原始資源分辨率的限制,依靠機器學習來選擇適宜的影像質感,并降低畫面噪點,重建圖像邊緣,實現多種格式的內容向8K畫質的升級。

無論內容的原始格式如何,三星的8K人工智能增強技術都能夠帶來接近8K級別的真實感、維度感和呈現效果??梢哉f,三星再一次降低了8K的技術門檻。

除了QLED 8K電視,人工智能增強技術的應用也已經擴展到了Micro- LED產品上(The Wall)。此外,三星還將提供基于5G網絡的8K畫質。

可以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8K可能會因此而迅速落地。

消費電子只相信落地

消費電子產業(yè)多年以來只相信一個詞:落地。

因為落地才能帶來市場普及、價格降低,隨之而來的則是滾雪球式的優(yōu)勢累積。落地的關鍵詞是,降低市場價格、降低技術門檻。讓更多普通消費者迅速享受到產品普及的紅利。

市場不會因為一家企業(yè)采用了門檻較高、面向未來的技術就原諒企業(yè)。因為消費者永遠都是用腳投票的。

如果消費者無法享受到產品,那么所有的鍋都是企業(yè)戰(zhàn)略抉擇的問題。這和技術是否先進、是否面向未來毫無關系。

三星不是不懂技術,也不是不知道OLED的好處。

小孩子才看好壞,成人才看利弊。它之所以作出QLED的抉擇,原因就在于它足夠成熟——長期浸淫消費電子市場,對技術、產品、落地這三件事情有著非比尋常的嗅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9-16
從價格到技術,三星用實力為8K普及降低門檻
文|吳俊宇今年的德國柏林IFA 2019消費電子展并不像前兩年一樣平淡。如果說前兩年大小巨頭都在期盼著8K和5G的到來,那么今年則是呈現了更多面向未來的氣象。8K、AI、5G 的三足鼎立,幾大電視品牌在產品進階與顯示規(guī)格上的多重角力等等。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