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S4,恐怖分子還會怎么“玩”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震驚全球。事件發(fā)生之后,各互聯(lián)網科技公司紛紛做出反應,以自己的行動彰顯了科技之光照耀下的人性之美。而與此同時,法國當局也在努力調查恐怖分子是如何策劃這樁慘絕人寰的丑惡罪行的。其中之一的證據顯示,恐怖分子極有可能利用PS4游戲主機進行了此次恐怖事件的策劃交流。

對此,比利時內政部長Jan Jambon表示,由于PS4難以被監(jiān)控,ISIS恐怖分子肯定運用了PS4通訊。 具體來說,PS4游戲主機為恐怖分子提供了三種通訊途徑,即:從PS網絡在線游戲服務發(fā)送消息、語音聊天和在游戲里溝通。事實上,游戲主機即使沒有外圍設備也可以為恐怖分子提供通訊渠道,而且比傳統(tǒng)加密電話、短信和郵件更為安全。

盡管法國方面目前還沒有確切證實在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中擊恐怖分子運用了PS4進行交流策劃,但犯罪活動的交流利用游戲作為掩護也是早有先例的。

那么,除了PS4之外,在恐怖分子的黑暗世界中,還有哪些科技手段淪為了罪惡淵藪呢?

首先要提到的必須是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絡了,如今這些社交網絡巨頭已經隱然成為了ISIS的輿論陣地和宣傳前沿。尤其是Twitter,就在巴黎恐怖襲擊發(fā)生之后,ISIS還在Twitter上發(fā)文叫囂稱:倫敦將是下一個目標,羅馬與華盛頓也在劫難逃。而從該恐怖組織宣稱對巴黎系列恐怖襲擊案負責的聲明到“如果法國繼續(xù)對其據點進行轟炸,ISIS將會對法國發(fā)動更多的襲擊”的威脅視頻發(fā)布,也無一不是在這些社交媒體上進行的。更不用說ISIS的腦殘粉們甚至在Twitter上掛出了“巴黎在燃燒”等話題,其囂張一至于斯。

恐怖分子利用社交媒體宣傳和擴大其影響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們極善于利用社交網絡來自我宣傳與曝光。ISIS除了通過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這些社交APP發(fā)布消息、圖片、視頻甚至招募成員,還會通過諸如在線文本編輯平臺justpaste這些工具來總結戰(zhàn)況,通過在線音頻分享平臺soundcloud公布音頻報告。他們甚至曾發(fā)布推文邀請阿根廷球星梅西加入“圣戰(zhàn)”,原因居然是梅西在世界杯上率隊淘汰了伊朗隊,而伊朗支持的是目前伊拉克現(xiàn)任什葉派政府... ...讓人在乍看之下哭笑不得,然而仔細想想,又不得不感嘆其心機之深。而對于這一切,出于保護用戶隱私的公關需求,各科技公司很少站出來為有關部門提供協(xié)助或者提供相關的數據與線索。

無怪乎今年年初英國首相卡梅倫曾在諾丁漢的一場競選演說中表示,如果能夠連任,他將重新推動關于監(jiān)管通訊的立法計劃,而諸如WhatsApp和Snapchat一類無法被政府安全機構讀取的應用軟件可能被封殺。

除了社交網絡之外,像谷歌街景、谷歌地球、網絡電話等服務也可能被恐怖分子盯上。當前谷歌已在27個國家推出了街景服務,但同時也遭到了隱私抱怨,美國、德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已經對此展開了調查,而以色列已派出專家與谷歌共同探討如何安全地在以色列部署該項服務。

早在2008年,孟買就曾發(fā)生一起共導致174人死亡,300余人受傷的恐怖襲擊事件。據當時的新聞消息顯示,恐怖分子正是依靠黑莓智能手機、谷歌地球和網絡電話等技術來組織和實施攻擊,并與在巴基斯坦坐鎮(zhèn)指揮的頭目保持聯(lián)絡。

恐怖分子除了在科技手段上與時俱進之外,對傳統(tǒng)方式的運用也花樣翻新。如NSA(美國國家安全局)為搜尋恐怖分子嫌疑人的通訊信息而大規(guī)模的收集數據,但對于垃圾郵件NSA也不會去收集而是過濾掉。前NSA研究主管Michael Wertheimer在美國數學學會上發(fā)表報告(PDF),透露NSA的算法會過濾掉99.998%的數據,剩余的數據則會保存供后續(xù)處理分析。

而恐怖分子則為了躲避檢測把郵件寫得像垃圾郵件。Wertheimer回憶稱,911恐怖襲擊后盟軍對阿富汗展開了打擊行動,他們獲得了一臺塔利班戰(zhàn)士留下的筆記本電腦,從中獲取了一封英文郵件,其郵件主題是“CONSOLIDATE YOUR DEBT”,發(fā)信者和收信者顯然是為了觸發(fā)垃圾郵件過濾器避開盟軍的情報收集。

此次PS4可能作為恐怖分子通訊手段的消息爆出,有網友笑稱“索尼要背鍋了”,其實,比索尼更資深的“背鍋俠”應該是前兩年聲名鵲起的斯諾登。在向《衛(wèi)報》披露了偵測秘密技術之后,指責隨之而來,英國前第一海務大臣韋斯特說,自從斯諾登泄密后,恐怖組織改變了互相溝通聯(lián)絡的方式。更有人表示,ISIS是眾多從斯諾登那里受益的恐怖集團之一,斯諾登的行為顯然在ISIS的崛起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斯諾登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并且還會繼續(xù)加深。此是閑話,打住不提。

近日,著名黑客組織 “匿名者”(Anonymous)迅速集結,并針對巴黎恐襲事件宣誓要ISIS付出代價。今年1月份的時候,匿名者組織曾在《查理周刊》慘案發(fā)生后向ISIS發(fā)起過#OpISIS的反擊行動,而現(xiàn)在,他們又要與夙敵展開廝殺了。該黑客組織曾追蹤、入侵、揭露并匯報了成千上萬個與ISIS成員有關的Twitter賬號。

而此前歐美多國內政部長在法國舉行了緊急反恐會議中的聯(lián)合聲明也強調,有必要與互聯(lián)網運營部門建立合作,迅速在網上認定并撤下煽動仇恨及唆使發(fā)動恐怖襲擊的信息。甚至當時也曾宣布,將針對恐怖分子的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發(fā)起報復行動。但令人遺憾的是,并沒有科技巨頭在這場關于全人類的反恐戰(zhàn)爭中表明其立場。

對于各大科技公司而言,矛和盾的距離從未如此接近過。一方面是恐怖主義利用互聯(lián)網無孔不入地進行著滲透和破壞,威脅著國家乃至人類的安全,應該交由誰來監(jiān)控、控制?另一方面,一切都向著電子化、數字化的方向發(fā)展,科技巨頭們手中掌握著巨大的數據信息,個人隱私和公民權利又該如何保障?科技巨頭們的隱私政策對于國家安全乃至世界安全都具有重要影響。

而在損失巨大的恐怖襲擊面前,也許新的政治倫理正在形成。

【本文系互聯(lián)網圈內事(微信ID:quanneishi)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11-18
除了PS4,恐怖分子還會怎么“玩”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震驚全球。事件發(fā)生之后,各互聯(lián)網科技公司紛紛做出反應,以自己的行動彰顯了科技之光照耀下的人性之美。而與此同時,法國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