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聚寶VS余額寶,應以數量論英雄

互聯網金融自去年開始就形成了大趨勢,繼大型互聯網公司之后,三家基礎通信運營商也加入進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理財產品。

趕個晚集,是否好飯不怕晚?

根據中國移動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移動“和聚寶”產品上線兩個月來,累計申購金額已突破10億元,人均申購金額達2.5萬元。其中,手機客戶端申購80%,遠超57%的行業(yè)平均水平,實現了“吸引中高端人群、切實打造移動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預期目標定位。

這個數據該如何看待呢?

首先,中國移動的“和聚寶”具有了一定的規(guī)模,雖然這個規(guī)模與其日賺三億的大環(huán)境還難說匹配,可以說是開門紅。

其次,這個成績并不足以歡欣鼓舞。兩個月10億的申購金額不僅無法與余額寶相提并論,就是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的理財產品比,也幾乎只是零頭。而且,用10億去除2.5萬,申購人數僅僅有4萬,這4萬客戶有多少是中國移動員工自己人呢?

中國移動理財,目的何在?

中國移動做理財,肯定不是為了賺那點手續(xù)費,因為,即便是現在10億的規(guī)模,甚至未來100億,其手續(xù)費對于中國移動來說也是少的可憐,還不如發(fā)展1萬個用戶掙得多。

運營商集體做理財應該有三個原因:

一是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移動電話運營商大多是預付費模式,用戶將話費提前存入了運營商的賬戶,這些錢會在用戶日后很長的一段時間消費中使用完,但資金卻被凍結而無法給客戶帶來任何收益,這一點一直是用戶抱怨的焦點之一。恰逢互聯網金融興起,幾家主要的互聯網金融巨頭也變身成為虛擬運營商,而這些虛擬運營商率先開始了話費理財時代,運營商只有跟隨。

二是中國移動等一直以來對金融領域虎視眈眈,未來的移動支付、電商購物平臺和產業(yè)升級都與金融領域息息相關,多年來與金融系統的合作談判十分被動,如今有互聯網公司前面開道,后面跟隨希望分一杯羹的意圖明顯。

三是這種互聯網理財對于運營商所說的中高端客戶有一定的保有作用,借助這種互聯網金融的平臺,運營商可以打造新型的客戶關系管理模式,探索新時代的市場營銷道路。

質量重要,但客戶數量卻更重要

如果僅僅是人均申購金額上看,中國移動的“和聚寶”要比螞蟻金融的“余額寶”高大上不少,甚至要比余額寶的人均申購高出五倍。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反差,主要原因是用戶群體的不同和戰(zhàn)略意圖的差異。余額寶對準的網購用戶的小額理財需求,主要是解決了沒有多少錢的年輕人的理財增值需求。和聚寶被移動定義為吸引中高端人群,現實目的是保有客戶,主要客戶群體有限。

中國移動在和聚寶發(fā)展的初期走差異化路線可以理解,但從長期看,這種定位將重新走上中國移動此前很多產品的老路。中國移動長期將新開發(fā)的產品與其原來的客戶管理和市場營銷意義捆綁,以至于產品無法承受重負,最終錯失市場機遇而失敗。如這次和聚寶不能盡快獨立走上完全無負擔的發(fā)展道路,也難免失敗的命運。

因此,評價和聚寶是否成功,應該以數量來論英雄。也就是說,中國移動應該更看重和聚寶的客戶申購人數而非單客戶資金量,在用戶知情且同意的基礎上將話費直接與理財掛鉤,通過合適的投資渠道讓預付費保值增值,最大限度的讓普通用戶享受到資金收益的好處。

如此,也只有如此,中國移動才能真正將和聚寶打造成具有互聯網金融活力的產品,未來也才能領先進入到通信運營的話費增值時代,在未來移動互聯的世界里擁有自己的核心地位。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10-31
和聚寶VS余額寶,應以數量論英雄
互聯網金融自去年開始就形成了大趨勢,繼大型互聯網公司之后,三家基礎通信運營商也加入進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相繼推出了自己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