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成功的互聯網國家,幾乎在互聯網公司力量上與美國實現分庭抗禮,可是,這些成功的互聯網企業(yè)卻多數都是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國內的A股市場只能是很多垃圾股橫行,讓國內投資人非常遺憾。
這些在中國境內鼎鼎大名的互聯網公司,也并不是非要到遠隔萬里的異國他鄉(xiāng)去融資,只是因為資本市場狀態(tài)如此,不得不出此下策。
選擇在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內地的股市并不成熟,各種上市資格審核與門檻設置措施都不符合創(chuàng)業(yè)型科技公司的特點,即便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級互聯網巨頭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當年也很難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蛘撸@些公司在國內上市,也不會獲得當時的投資人認可。甚至,像香港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都無法接受阿里巴巴的股權設置方案而遺憾的與互聯網第一股失之交臂,直至現在香港后悔莫及。
實際上,在遙遠的海外市場上市,既讓這些企業(yè)背負復雜的VIE結構而被牢牢束縛,也不得不忍受國外投資者對其業(yè)務并不熟悉的低估值苦惱,還會被一些做空公司盯上成為隨時被訴訟的唐僧肉?,F實來看,國內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被嚴重低估,以至于幾家游戲公司紛紛選擇私有化,而最近更是有像360這樣的公司都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離開傷心的美國市場。
近一年以來,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板飆升,其成長幅度大大領先世界各國,隨著中國政府推出互聯網+戰(zhàn)略,科技公司獲得了社會各方面的一致認可,新的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公司甚至已經成為整個A股市場的龍頭,也創(chuàng)造了暴風、樂視等市值神話。這些網絡公司的股市表現也對在國外資本市場備受冷遇的同行構成了很強的吸引。
郎有情,妾有意,不僅僅是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希望回國上市,國內的投資者也急盼有巨大國內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yè)能夠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新一輪的動力,有關部門和監(jiān)管層也從國家戰(zhàn)略高度開始認識到這些互聯網企業(yè)在國內上市的重要性,開始從原來的冷眼旁觀到現在的積極推動。
早些時候,中國證監(jiān)會已經發(fā)布關于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chuàng)新的15條意見,明確提出將積極研究制定方案,推動在創(chuàng)業(yè)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chuàng)新企業(yè)在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掛牌滿12個月后到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行上市。新三板已經在向互聯網公司招手,未來可能推行的注冊制更是讓互聯網公司上市門檻大為降低。
據統(tǒng)計,中國股市上所有和互聯網概念相關的公司加起來不超過50家,其中還包括IDC等周邊產業(yè)。所以,當中國股市開始刮起互聯網旋風的時候,這些僅存的一些碩果就成為了被爆炒的對象,甚至垃圾股也變成了神話股。但這樣的市場不會長遠,只有像TABLE這些公司回歸才能創(chuàng)造真正的繁榮。
不過,這些科技公司回歸A股的過程可能并不會十分順利,僅僅一個VIE就足夠折騰大半年,私有化之后的重新整合也需要時間,還需要有足夠的新故事來推升估值,也要有好的業(yè)績作為鋪墊。更重要的是,A股一直是個瘋狂的市場,漲跌周期轉換非??欤斶@些公司準備好的時候,難說不會遇到股市的下一個嚴冬。到時候,想不想上市,能不能上市都是個問號。
與此同時,如果一些較強的互聯網巨頭在國內市場上市,將會對現有的一些炒作起來的神話股構成嚴重的打壓,這也可能不是某些能力極強的“莊家”愿意看到的,一些無形的阻力也會很大。
不管怎么說,國內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漸成熟,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已經被廣泛認同,隨著制度建設的完善和各方面的推動,一些大型互聯網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條件正在具備。包括未上市的小米、螞蟻金服,也包括要私有化的360,甚至包括BAT,都可能通過一定的方式回歸A股,這是大勢所趨。
【每日一文,堅持十年,歡迎業(yè)界讀者溝通交流,請微博 @馬繼華 或加微信公眾號“北國騎士”】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