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市場一邊是冰水一邊是火焰。不久之前國內比較激進的VR公司宣布大幅裁員,而在天貓雙11晚會現場,阿里為600多家媒體人手配置一套VR頭盔,讓大家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逛街購物,在場記者紛紛驚嘆,VR時代真的來了?,F在,全球最大PC巨頭聯想在VR上又有新動作。
聯想與張藝謀牽手布局VR內容
今天,聯想集團與當紅齊天集團及SoReal品牌在北京達成戰(zhàn)略合作,聯想創(chuàng)投宣布戰(zhàn)略投資SoReal,投資金額并未公布,但這應該是聯想創(chuàng)投在VR/AR領域的大手筆投資之一。其實2015年聯想就天使投資了NEKCOM,NEKCOM是索尼在VR游戲領域簽約的首家中國公司。不過,這一次聯想與當紅齊天集團及SoReal戰(zhàn)略合作與天使投資不同,并不單單只是為了一款游戲。
就像所有位居幕后的內容機構一樣,當紅齊天集團并不為人熟知,但其聯合創(chuàng)始人卻家喻戶曉。張藝謀參與聯合創(chuàng)辦;董事長齊笑曾受聘于2008北京奧運會,并擔任《畫卷》的制作人;CEO王磊曾擔任天工異彩總經理,領導了《尋龍訣》《龍門飛甲》等大片的后期制作,并獲得多項大獎。從這個團隊創(chuàng)始人身份可知這個團隊有濃厚的內容基因,即有包括張藝謀作品在內的眾多電影IP,還有電影級的內容策劃、大場景操作和特效制作經驗。SoReal的業(yè)務除了內容之外,還有線下“超體”系列娛樂體驗中心。當紅齊天集團的業(yè)務范疇更廣,涉足內容制作、科技研發(fā)、運營管理、投資建設、品牌設計及IP授權幾個板塊。
聯想與當紅齊天集團及SoReal品牌戰(zhàn)略合作,聯想創(chuàng)投投資SoReal的核心原因正是看中其在內容上的獨特優(yōu)勢,其實聯想并不是今天才入局VR,但之前更多是在設備層面,現有包括VR頭戴顯示器/背包、游戲本、AR手機Phab2 Pro等VR/AR設備。今天與當紅齊天集團及SoReal品牌是其加強內容布局的開始,據了解聯想還將成立VR/AR產業(yè)基金,通過戰(zhàn)略投資加快在VR/AR產業(yè)的布局。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
“VR/AR是未來的智能互聯網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這項技術將讓我們脫離現在面對電腦、手機等智能設備的二維場景,直接進入三維世界,滿足不同人的在不同的地方同時進行工作、分享的需求。在智能互聯網時代,光用智能終端、設備不夠,必須和服務、內容聯結在一起,沒有這些內容、服務的話,這些設備是蒼白的,沒有價值的。 我相信,AR/VR是繼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后即將改變世界的下一代技術,也是聯想未來會重點發(fā)力的領域?!?/p>
VR內容迫切需要“頭羊”帶動
VR行業(yè)缺內容是行業(yè)的老生常談。更早之前,說到VR,人們常會想到全景視頻這樣的“偽VR內容”,買了HTC Vive的人們也只能到海底摸一把海龜過過癮,買了VR盒子的也只能去看下美女視頻。所有高調進入VR市場的公司都表示要布局內容,“VR內容聯盟”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然而,現在我們依然沒有看到讓人驚艷的VR內容。VR行業(yè)急缺一款“切水果”這樣的殺手級內容。
現在看來,VR內容的基于在于這三方面:
1、VR游戲線下體驗式服務可能會率先普及。
體驗好的VR設備存在價格不親民、配套要求高、體驗依賴場地等問題,因此現在越來越多VR線下體驗店開始出現,類似于網吧在互聯網早期的作用。聯想這次投資的SoReal一部分業(yè)務就是VR線下體驗店。通過線下體驗店,借助于各類外設,消費者將得到更極致的VR體驗,因此線下體驗式門店將會是帶動VR游戲普及的關鍵。
聯想投資SoReal就有這方面的考慮,SoReal擁有全世界單體最大面積多人VR自由行走娛樂體驗產品,超體系列體驗店可適應不同場地大小和VR游戲內容,現已覆蓋北京王府井、三里屯等大部分商圈,未來還將在澳門、臺灣以及新加坡 、韓國、日本乃至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等境外地區(qū)展現。而SoReal的線下體驗體系也將會與聯想的線下渠道深度合作,未來我們更有望在聯想門店看到SoReal的超體空間。
2、VR游戲的爆款內容更可能來自大制作。
VR現在有許多游戲,小游戲為主,缺乏類似于《魔獸》這樣的大制作內容,但如果要讓用戶體會到VR游戲相對于平面游戲的優(yōu)勢,就必須要有大的提升,而不是小的改進。要實現這一點就要靠大制作。SoReal相對于普通創(chuàng)業(yè)團隊來說,擁有大制作內容的潛力,官方介紹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可以領先的VR技術為基礎,綜合電影級實時動作捕捉、游戲引擎、4D特效、以及電影級的CG畫面,創(chuàng)造沉浸式娛樂體驗,同時還擁有張藝謀領銜的VR內容制作團隊和制作能力,和強大的電影基因。
3、VR在游戲之外還有很大的可能性。
游戲是VR最核心的內容形態(tài),除了游戲之外,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認為,VR與電影、體育、娛樂、醫(yī)療、工業(yè)等領域都有廣泛的結合空間。比如聯想剛剛和谷歌發(fā)布的AR手機phab2 pro,可以讓你足不出戶就置辦好新家,不用到家具店,不用量尺寸,只要把相機對著這個區(qū)域,如果你想在這個地方擺沙發(fā),那登陸銷售家具的網上商店點一下,就可以知道放在這個地方合適不合適,如果合適再一點就購買,明天就送到了。將來垂直的行業(yè)將會有有很多應用,比如醫(yī)療上遠程遙控手術等非常多的借助VR/AR技術實現的應用場景。他同時表示,聯想將通過產業(yè)基金和集團合作的方式去推動VR與不同行業(yè)的結合,構建“硬件+軟件+內容+服務”的VR生態(tài)。
在游戲之外的最大的可能性在于電影,VR電影可比3D電影帶來更大的臨場感,更強的互動性,還有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比如可以戴著VR頭盔模擬跟朋友一起看電影。還有,電影本身就是一個IP,可以實現向游戲等VR內容的轉換。在電影與新技術結合上,導演往往是關鍵人物,3D電影之所以普及,與好萊塢重量級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等人的支持有關系,同樣,VR與電影能夠結合,張藝謀等大咖的態(tài)度也很重要。在聯想集團與當紅齊天集團及SoReal品牌的戰(zhàn)略合作發(fā)布會上張藝謀表示,文娛行業(yè)升級是大勢所趨,電影與VR的結合令人期待。楊元慶也表示,非常期待張導的下一部大作,也期待VR技術能夠升華張導的藝術,并有力地推進VR/AR技術的普及。
不論是哪個方向的內容會率先成為VR的“切水果”,殺手級內容形式,殺手級內容單品出現之后,VR行業(yè)的內容問題將迎刃而解,它們會形成“頭羊”效應。只有內容短板得到補足,反過來才會催生市場需求,進而又驅動設備、技術、成本諸多方面的進化,VR殺手級內容出現為時不遠。
VR產業(yè)方興未艾爆發(fā)已成必然
Gartner的一份報告指出,每一個新技術都會經歷孕育期、膨脹期、泡沫期、光明期和高峰期五個階段。VR在去年曾被行業(yè)熱捧,A股上大量的VR概念公司,甚至一些公司搞個CardBoard的山寨版盒子就去融資還得到投資者追捧,這個階段就是膨脹期。這些公司的風光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因為一直沒有拿出來類似于HTC Vive這樣的拳頭級產品,也沒有搞出殺手級內容,市場最終并沒有買單。
但現在看來,VR的光明期正在到來。
HTC、Sony、聯想等巨頭依然在加強對應領域的布局,對應的設備越來越多,并且之前被詬病的關鍵技術問題如頭暈、“線的問題”、2k手機,都在逐步被解決。楊元慶提到:都對于聯想而言,這些技術創(chuàng)新和突破更應該是我們去努力的地方。聯想也非常有信心,因為我們的實驗室已經有很多比現在市場上售賣的要好的多技術和產品正在努力研發(fā)當,力圖讓用戶都有更身臨其境的感覺。未來聯想不僅會投資前端設備,我們將更多地投資在云的應用、內容、服務這些方向上,此次和張導及SoReal的合作,就是我們向戰(zhàn)略的方向跨進一步。”
一個產業(yè)的未來,一定是由大公司決定,現在大公司的態(tài)度表明,VR的前景還是很樂觀的,VR/AR正在成為科技巨頭尤其是硬件巨頭新的發(fā)力點:DayDream、Tango、Hololens、Oculus、Magic Leap、Sony PS VR、HTC Vive……這些名字越來越多地見諸報端。有機構測算,到2020年AR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200億美元,VR市場規(guī)模達900億美元,千億美元級的新興市場,有野心的巨頭都不會錯過。
今年一些VR公司出現了大量裁員的現象,但這并不表明VR行業(yè)不行了,歷史表明,泡沫被擠掉的同時,只會讓留下的玩家更有價值,同時也給巨頭收割創(chuàng)造了機會。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