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消息,咖啡連鎖品牌Tim Hortons中國業(yè)務(以下簡稱“Tims天好中國”)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第四季度公司總凈收入達到3.0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6%。自營門店經調整后EBITDA為1279.6萬,疫情下仍然為正。全年公司總凈收入達到10.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2%。全年凈新增227家店鋪,注冊會員達1130萬。
2022年以來,由于疫情反復,餐飲行業(yè)受較大沖擊,Tims天好中國也受到波及,管理層表示,去年第四季度疫情高發(fā)期,平均每天臨時閉店48家。去年12月,最多有294家門店出現臨時閉店或限制堂食的情況,約占直營店數量的一半。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huán)境,Tims天好中國及時調整優(yōu)化運營策略,聚焦提質增效。
一方面,Tims天好中國加大力度優(yōu)化門店費用結構,在門店層面的租金、人力及其他運營成本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四季度財報顯示,在公司自營門店層面,食材成本占比32.8%,較同期減少0.7%;人工成本從占比33.6%降至24.5%,延續(xù)上一個季度的趨勢。外送費用成本占比為8.0%,較去年同期增加1.5%,主要是外送訂單激增導致。門店層面其他運營費用占比從13.1%降至8.5%,降幅較大。公司總部層面,市場費用占比從9.2%降至8.1%。經調整管理費用占比從26.1%降至18.3%。在疫情期間,原材料、勞動力等多方面上漲的背景下,Tims天好中國對各項費用的成本管控效果顯著。
另一方面,Tims天好中國憑借其數字化及技術能力,快速捕捉疫情期間不斷增長的線上咖啡需求,通過增加配送及外賣服務,提高門店的運營效率。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自提和外賣訂單數量同比增加了47.3%。同時數字化訂單占比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75.1%提升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81.2%。
財報顯示,第四季度,Tims天好中國新開門店131家,其中自營門店93家,加盟店38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國門店數量達到617家,較去年底的390家,同比增加了58.2%;覆蓋全國39座城市。其中,自營門店547家,加盟店70家,均實現快速增長。由此也帶動用戶規(guī)??焖僭鲩L,截至2022年12月31日,品牌注冊會員總數達1130萬,比2021年12月31日的600萬增加了88.5%。
受益于品牌、規(guī)模效應及運營效率提升,公司門店利潤率水平持續(xù)優(yōu)化。據財報顯示, Q4自營門店層面經調整后EBITDA為1279.6萬,同比增長45.7%,上市后連續(xù)兩個季度持續(xù)為正。此外,據管理層透露,隨著公司經營策略的有效實施,以及疫情政策的放開,公司業(yè)務已逐漸恢復正常運營,今年2月老店實現同店收入增長為17.1%。
據了解,“咖啡+暖食”是Tims天好中國迅速打開中國市場的“王牌”。報告期內,公司持續(xù)創(chuàng)新擴容產品體系?;谙M者在三餐時段對“飲料+食物”的更多需求,Tims在去年12月推出了pizza+果味蘇打水的午餐組合,今年春季豐富了午餐場景的三明治套餐。
根據Tims天好中國數據,公司含有食品的訂單占比從2021年第四季度的38.5%增加到2022年第四季度的47.1%,且該比例在穩(wěn)步上升。Tims天好中國表示,目前食品收入占比已提升至25%,未來仍有更大空間。
今年3月30日,Tims天好中國宣布完成對炸雞品牌Popeyes中國的并購交割。據公告顯示,此次全股票交易中,Tims天好中國完成了對PLKC國際有限公司(Popeyes中國)的收購,其擁有Popeyes在中國大陸和澳門獨家經營權及特許經營權。Popeyes中國為Tims天好中國注資3,000萬美元現金,將進一步增強后者的資產負債表。Tims天好中國也將額外劃定6,000萬美元用于Popeyes中國在未來幾年內的業(yè)務發(fā)展。
據悉,Tim Hortons和Popeyes 同為RBI(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旗下知名品牌。擁有50年歷史的Popeyes憑借特色菜單和地道美食,在全球開設了4,100多家門店,現已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炸雞快餐店(Quick Service Restaurant)之一。這次交易為Tims天好中國注資大量現金,為其高速拓店及產品創(chuàng)新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同時,Tims天好中國也將為Popeyes中國運營賦能。
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表示, Tims天好中國的業(yè)務模式和盈利能力,在2022年四季度得到了充分驗證。2023年,公司將堅定“咖啡+暖食”的增長戰(zhàn)略,創(chuàng)新產品與服務,以提升粉絲粘性擴大用戶規(guī)模。同時,加快門店拓展,計劃在年底前突破1000家門店,并滲透到下沉市場,通過夯實品牌的規(guī)?;瘍?yōu)勢,助力公司實現可持續(xù)增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