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購股份實施股權激勵、2017年業(yè)績亮眼,令蘇寧易購近期備受資本市場關注。3月30日晚間,蘇寧易購發(fā)布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該公司商品銷售規(guī)模為2433億元,同比增長近30%;實現營業(yè)收入1879億元,同比增長26.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13億元,同比增長498.02%。
外界普遍認為,蘇寧易購線上線下融合共贏已漸入佳境,大象起舞可期。多家券商機構給出買入及增持評級。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今年蘇寧易購將依托智慧零售反哺線下,擴品類加速展店,收入增速有望再上臺階。
(圖:蘇寧易購總部)
合縱連橫法則奏效,零售業(yè)務成利潤貢獻大頭
年報顯示,自2017年四季度以來,蘇寧零售物種快速突破成長,蘇寧易購直營店、蘇寧小店、蘇寧紅孩子店、蘇寧零售云加盟店都進入了快速復制階段。此外,2017年蘇寧易購進一步強化商品專業(yè)經營能力的建設,提升在母嬰、美妝、生鮮、超市等品類上的供應鏈建設。加強供應鏈下沉,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物流服務效率。
不難發(fā)現,蘇寧易購采用“合縱連橫”的戰(zhàn)略快速實現了用戶覆蓋。在消費場景上,通過多種業(yè)態(tài)觸達用戶;在商品建設上,全品類經營輻射更多用戶。
隨著線上渠道流量紅利減弱,線下渠道憑著體驗優(yōu)勢帶動銷售額企穩(wěn),未來能充分融合線上線下的零售業(yè)態(tài)將成為主流。
而提前布局的蘇寧易購有望迎來大發(fā)展。海通證券認為,基于公司目前業(yè)態(tài)與門店結構,預計公司未來將壓縮電器業(yè)態(tài)面積,業(yè)態(tài)的豐富程度取決于店所在的區(qū)域和周邊需求,增加家電相關的家居生活類、高毛利率產品, 打造集消費+購物+娛樂+體驗為一體的購物形態(tài)。
據了解,目前蘇寧已經逐步形成了以家電 3C 為主,母嬰、美妝、超市、百貨、服飾、圖書、虛擬產品等多品類聯(lián)動發(fā)展的格局,近年來 SKU 數量連續(xù)實現高速增長,總量達到 4400萬種。
(圖:蘇寧易購無人店)
線上活躍用戶增速超同行,助力GMV高增長
而在線上,與競爭對手相比,蘇寧易購線上活躍用戶增速行業(yè)前列,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前期。截至2017年12月底,蘇寧易購零售注冊用戶數3.45億。2017年12月,蘇寧易購APP月活躍用戶數較年初增長105.73%。
活躍用戶數是考察電商未來增長潛力的重要指標??梢钥闯?,蘇寧易購交出的這一份數據遠超行業(yè)同行。據京東方面披露,其2017年年度活躍用戶數增速僅為29.1%。
目前蘇寧主要擁有三大線上入口,包括蘇寧易購主網站、蘇寧易購 APP 和天貓旗艦店等。2017 年 6 月,天貓向蘇寧易購旗艦店提供一級入口,參考 2014 年京東、騰訊戰(zhàn)略合作后,京東享有約 6 個季度的流量快速增長,預計未來兩年內蘇寧也有望從阿里處獲得顯著的流量增量。
(圖:蘇寧易購零售云門店開業(yè)受追捧)
此外,2017年蘇寧易購已經打通了零售、金融、文創(chuàng)、體育等會員系統(tǒng),實現了蘇寧生態(tài)會員的一賬通,有效整合產業(yè)資源,實現了會員的流轉。會員系統(tǒng)的打通,意味著蘇寧形成了內生的流量入口閉環(huán)。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2014 -2017 年,蘇寧線上 GMV 復合增速達 55%,連續(xù)多個季度增速領先主要競爭對手和電商平均水平。隨著蘇寧積極在流量入口、供應鏈整合、品類擴張以及物流金融等方面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未來其客戶數量、 轉化率等均有望穩(wěn)步提升,帶動線上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
- 京東布局未來出行:申請注冊多枚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標,探索智能交通新模式
- 科技一周看點:蘋果智能眼鏡即將亮相,泡泡瑪特股權大變動,科技圈又將掀起怎樣的波瀾?
- 華為終端CEO何剛回母校西電:每一位師生都是改變世界的種子
- 2025年京東618活動時間提前:從5月13日開始到6月18日結束,附滿減優(yōu)惠活動攻略
- 2025大灣區(qū)物流市場趨勢進出口 為什么要在中國香港中轉?
- 京東直降2500元 iPhone 16 Pro系列迎來史上最強優(yōu)惠
- Apple迎年度最大力度降幅 京東iPhone 16 Pro優(yōu)惠2500元
- 特斯拉AI代理:不再“高不可攀”,與高層溝通觸手可及
- 豐田2024財年財報雙降:全球產銷量齊跌,汽車巨頭如何應對市場挑戰(zhàn)?
- 網約車行業(yè)風險警示:月入四千莫沖動,購車入行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