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純電商已死的說法不絕于耳,在新型零售沖擊下,隨著線上紅利消褪,大家似乎也認為純電商已然處于“失寵”的地位。
就在這個時候,新的轉折點出現了,還顛覆了大家的固有看法。
3月底,蘇寧易購公布2018年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蘇寧線上業(yè)務銷售規(guī)模占比達到61.87%,相較2016年的42.73%、2017年的52.06%,不僅增長明顯,而且風頭正盛。
超6成的線上銷售規(guī)模,再結合巨頭搶食市場的背景來看,這個數字確實讓人驚艷,起家于線下實體的蘇寧為何在線上依然能實現高速增長?這背后到底有什么高招?
實際上,必須承認的是線上用戶增速放緩是事實,但是人們的購買力只增不減也是事實,蘇寧得以實現線上銷售的大幅增長,相信正是源于智慧零售的理念指導,通過線上營銷、活動模式方面的推陳出新,以花式玩法不斷吸引消費者目光,并助力品牌實現推廣,實現“雙贏”。
線上,蘇寧相繼推出的超級新品日、超級品牌日和超級品類日“三超”活動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就拿被業(yè)內奉為經典案例的蘇寧&海爾超級品牌日來說,如今已經舉辦了四屆,其定制商品、智能新品、特惠單品及增值服務等內容一次次刷新了海爾在蘇寧的銷售記錄。
戰(zhàn)報顯示,去年的海爾超級品牌日,僅713當天,海爾在蘇寧全渠道的整體銷售就突破了5億,其中線上同比增長高達195%。
在筆者看來,其實蘇寧發(fā)力“三超”的原因很簡單,一邊是年輕用戶消費習慣發(fā)生了劇烈變化,追求更個性化、更品質的商品,對購物的體驗訴求在不斷增強;另一邊是品牌商面臨消費需求的快速變化,加上線上線下渠道融合與傳播媒介分散化,成為他們必須面對的新挑戰(zhàn)。
而“三超”的出現,既順應了用戶的多樣化訴求,又解決了品牌商的煩惱,對蘇寧而言,則在“雙十一”等標志性活動之外,尋找到了新爆點,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據悉,僅去年蘇寧便在線上舉辦了54場超級品牌日,其中在單場獲客能力、運營效率和經營效果、推動產品迭代升級、行業(yè)聲量上均效果顯著,當然,這也充分說明了蘇寧強大的品牌整合能力,深受供應商青睞。
不過,人們在盯著影子時往往忽略了背后的陽光,就如同人們只看到“三超”帶給蘇寧線上銷售“立竿見影”的增長效應,而忽略了“三超”的與眾不同。
事實上,之所以能得到這么多品牌商的青睞,恰恰在于蘇寧“三超”不只發(fā)力在線上,也在線下,它更強調線上線下聯(lián)動,可以給用戶更極致的消費體驗。
還是以海爾家電舉例,過去,用戶在線上只能看到冷冰冰的硬件參數,很難對不同產品之間的差異產生感性認知。同時,面對這些產品的專業(yè)信息,普通消費者的購物決策門檻也很高。而在線下門店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尤其是彩電的清晰度、外觀等孰優(yōu)孰劣,“所見即所得”,大大降低了消費門檻。目前,蘇寧線下門店已超過1.1萬家,在全國各級市場均有廣泛布局。
此外,“三超”還依托著蘇寧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這些均是供應商選擇蘇寧的重要因素。坦白說,若沒有線下服務和線上消費的巧妙融合,普及場景化的消費體驗,想要一如既往的保持線上規(guī)模的高速增長其實是有難度的。
從這一點倒是可以看出,蘇寧的智慧零售更像是借著已經成熟的線上電商發(fā)光,線上近十年的沉淀,再加上線下布局的順利開展,兩者的相得益彰、互相融合,相信會再次助推蘇寧線上規(guī)模的高速發(fā)展。
- 愛采購 《你好!廠長》第十期母親節(jié)獻映:看二胎媽媽閆婷,如何書寫雙面人生
- 九號見證KPL首個四連冠:成都AG超玩會拿下2025KPL春季賽總冠軍
- 國補2025最新消息:國家補貼怎么領取?手機家電國補領取入口方法步驟和申請流程
- 華為新旗艦Pura 80震撼登場:一英寸大底+5000萬高分辨率,視覺革命即將來臨
- 百年匠心傳承,共繪國色新篇——馬利106周年暨產教融合創(chuàng)新成果發(fā)布會圓滿舉行
- 韓國五大企業(yè)巨頭去年總銷售額占GDP近四成,經濟巨頭背后的力量之謎
- 四足機器人研發(fā)者:從研二到創(chuàng)業(yè)大賽冠軍,王興興的科技之路
- 蘋果App Store去年抽成破百億,翻兩番,用戶遭重稅?
- 比亞迪新能源軍艦揚帆南美,巴西市場萬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蓄勢待發(fā)
- 從零到千萬:揭秘小紅書教培新秀成長路徑,單季增長10倍的秘密武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