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考慮改變軟件專利保護

3月3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最高法院周一將深入研究軟件什么時候可獲得專利保護這一爭論激烈的問題。九位法官將聽取1小時的口頭辯論,此案不僅關系到軟件公司,也讓很多銷售包含電腦執(zhí)行功能產品的公司感興趣。

最高法院預計在6月底做出裁決,裁決可能影響醫(yī)療衛(wèi)生、IT、通訊和高科技工程等行業(yè)的公司。谷歌、戴爾、微軟、惠普和發(fā)動機制造商康明斯都就此問題提交了法律文書。這些公司對資格門檻各有不同意見,常常因專利侵權被起訴的公司如谷歌希望有更嚴格的定義,而希望保護自己專利的公司如IBM則更愿意讓多數軟件得到專利保護。

隨著電腦產品的迅速擴大,法庭難以運用專利法,一些法律機構如電子前線基金會(EFF)表示,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的專利太多,法庭跟不上節(jié)奏。根據美國審計署(GAO)2013年8月的報告,2011年美國專利局批準了12.5萬項軟件專利,而1991年只有2.5萬項??萍脊咎貏e擔心專利流氓的訴訟,專利流氓持有專利不是為了開發(fā)產品而是為了起訴。起訴扼殺了創(chuàng)新,國會考慮立法限制專利流氓。

據GAO的報告稱,2007-2011年專利流氓提交的訴訟占所有專利侵權訴訟的19%.華盛頓特區(qū)聯(lián)邦巡回上訴法院,解釋專利法是其主要責任之一,曾努力采用讓法官可以審理軟件專利訴訟的標準,因為不同的法官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當時持有金融交易系統(tǒng)專利的Alice Corporation Pty被CLS銀行起訴,稱這些專利不符合專利資格。

2013年5月聯(lián)邦上訴法庭對CLS案作出裁決,但法官在采用哪個法律標準上出現5-5的兩派。最高法院面臨此問題時,正值該法院審理的訴訟案中知識產權訴訟比例達到歷史最高,在6月結束的9個月里審理了8起知識產權案。爭議問題歸根結底是發(fā)明的創(chuàng)新程度。美國專利法稱,任何人“發(fā)明或發(fā)現了新的有用的工藝流程、機器設備、生產制造或物質組合”,或改進了現有的這些,都可申請專利。與抽象概念有關的發(fā)明也可申請專利,但其必須包括運用這個概念的方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4-03-31
美國最高法院考慮改變軟件專利保護
3月3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最高法院周一將深入研究軟件什么時候可獲得專利保護這一爭論激烈的問題。九位法官將聽取1小時的口頭辯論,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