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12月30日(北京)可穿戴產品是否只是曇花一現?還是可以再接再厲?如果公司能夠繼續(xù)推出創(chuàng)新產品,通過各種新穎途徑將技術用在我們的身體上,那么可穿戴產品還是大有可為的。谷歌眼鏡不但過于昂貴,而且有著糟糕的外觀,但是在手腕上,有些產品還是有所作為的。
據外媒報道,2014年10月30日,一家名為Cicret的法國公司在YouTube上公布了一段視頻,立即吸引了620萬人次的觀看和點擊次數。是什么讓人們如此感興趣?
視頻中呈現了一個稱之為“Cicret手鐲”的可穿戴設備。它是一個橙色、防水的腕帶,可以將智能手機的UI投射到手腕上,同時在投影畫面上實現與觸摸屏一致的操作體驗,他們稱之為“觸摸皮膚”。
這段視頻的真實性如何?下面是外媒與該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紀堯姆·波米爾(Guillaume Pommier)之間的一段訪談記錄,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關于該產品更多的信息:
記者:你的產品獲得了大量關注。請介紹一下公司的歷史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波米爾:我今年25歲。我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花在制作應用和閱讀上。起初,公司只有我和我的父親,我們在手鐲項目上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是我們在Cicret應用程序上已經花費了多年時間。Cicret手鐲是我們的夢想。今天,我的郵箱有超過5000封未讀郵件,但是很遺憾,我無法親自回復每一封。有很多投資者對此表示感興趣,我們也在繼續(xù)改進產品的原型,同時也在與法國的產品部件供應商緊密協作。我感覺已經有一個月沒睡覺了。
記者:“Cicret”如何發(fā)音?
波米爾:就像“secret”。
記者:視頻中記錄的是可工作的產品原型還是模擬演示?
波米爾:這是一段關于Cicret手鐲如何工作的演示。我們仍然沒有完全工作的原型。明年我們將能實現視頻中90%的功能。部件供應商表示我們能夠完成產品,只是尺寸要比視頻中的大一倍,和手表差不多。
記者:投射的界面如何對觸摸做出反應?
波米爾:當你移動手指時,你正在與遠程靜距離傳感器交互,有直線傳播的激光來捕獲和解釋你手指的移動,然后傳回手機。該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智能手機中的照相機識別焦點中對象距離的原理差不多。這一技術已經被使用在了Pico投影儀中。
記者:你可能被視作谷歌眼鏡的競爭對手,你對此感到擔心嗎?
波米爾:我們不會感到擔心,我們非常幸運,而且我們是小公司。
記者:你獲得了什么類型的投資?規(guī)模如何?
波米爾:有很多銷售商找上門來。雖然我沒空閱讀全部信件,但是至少有1500個人表示自己想投資。也有一些大公司想看看產品的可工作原型版本,部分大公司也表達了想為手鐲開發(fā)軟件的興趣。我們目前是一個規(guī)模很小的團隊,但是我們的發(fā)展速度很快。有如此之多的人觀看了這段視頻,我們感到很幸運。
記者:電池的續(xù)航時間如何?
波米爾:這取決于你的使用頻率。如果你沒有連續(xù)使用,我想24小時應該沒有問題。
記者:你的手指會讓顯示在手腕上的圖像扭曲嗎?
波米爾:我們正在嘗試多種途徑來確保Pico投影儀不會被手指干擾,例如將投影儀放在非常接近皮膚的地方。我知道,這對于工程部門來說不是一個問題。
記者:該產品有月費或者額外費用嗎?
波米爾:沒有,我們不是那種類型的公司。
記者:產品開源嗎?
波米爾:是的,我們計劃將產品開源,讓每一個對此感興趣的開發(fā)者能夠制作他們自己的應用。
記者:Cicret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怎樣的?
波米爾:我們有更具野心的想法,要比Cicret手鐲更加令人難以置信?,F在,我們會將重點放在手鐲上。我們已經在籌備接下來的事情。
記者:有數百萬對該產品感興趣的人,你還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
波米爾:如果你有一個想法,你需要將想法變成現實。生命苦短,讓我們動手嘗試吧!人們不會因為你的嘗試而嘲笑你。而一旦想法變成了現實,你就會有巨大的成就感。這就是我相信的!
該防水手鐲正處于前期制作階段,然而,該公司打算于2015年在全球發(fā)售該產品,產品的售價預計為300歐元至400歐元之間(約合人民幣2277元至3036元)。
該產品的定價遠低于谷歌眼鏡。波米爾表示他“想讓每個人都能夠擁有”。他同時強調自己正在與部件供應商協作,爭取讓售價盡量合理。
手鐲的想法頗為驚人,很難相信其將于2015年年內發(fā)售。該手鐲在科技史上也許只是曇花一現,又或者它能夠為未來的可穿戴技術帶來巨大的沖擊。不管結果如何,我們的胃口已經被吊得很高了,讓我們翹首以盼,看看最終的手鐲表現如何。
- 萬智互聯 加速邁向智能世界——華為亮相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聯想車計算上海車展亮劍:以智算AI,驅動汽車“智慧”加速
- 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計劃融資5億美元 商業(yè)落地面臨三大挑戰(zhàn)
- 2025中國移動云智算大會丨第二屆“五岳杯”量子計算挑戰(zhàn)賽圓滿落幕
- 微軟否認停止中國區(qū)運營 裁員實為旗下合資公司微創(chuàng)
- 前2個月我國軟件業(yè)務收入18965億元 同比增9.9%
- 國產CPU一枝獨秀:北京終端設備龍芯集采占六成
- 《國家創(chuàng)新指數報告2024》發(fā)布 中國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排名第十位
- 華為2024年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智能汽車、終端和數字能源增長迅猛
- 第九屆華為ICT大賽中國總決賽編程賽在東南大學舉行,晉級全球總決賽名單揭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