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小冰負責人李笛
雷鋒網按:8月22日,第五代微軟小冰正式發(fā)布,正式推出了印度尼西亞小冰,這是她進入的第5個國家。此外,小冰還將拓展自己的感官,從文本向語音、圖像、視頻發(fā)展,實現跨感官數據訓練,未來甚至可實現實時流媒體視覺。微軟還宣布自9月6日起,在微博、Windows 10、微信、QQ等平臺解鎖預約與小冰通話的功能,通過運營商直接撥打電話,主動和用戶發(fā)起互動,應用全雙工語音。小冰還將實現與Bing搜索引擎的整合,上線小冰電臺。
從最早的一個簡單的情感聊天機器人,發(fā)展到現在跨感官的人工智能,小冰一路走來的道路并非完全順風順水。微軟內部對這款產品一直有疑慮,也對其方向有過迷茫,而小冰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在五代這個重大節(jié)點,雷鋒網帶你一起來回顧小冰的前世今生。
* 以下內容主要由雷鋒網特約編輯周翔撰寫,劉芳平、叨叨亦有貢獻。
你一定知道微軟小冰。面臨微軟內部Cortana的壓力時,陸奇都甘愿做小冰行走的帶鹽人。
當時,微軟內部對小冰的看法分成兩個派別。其中,微軟的中層和小冰之外的其他團隊“都看不透這個事情”。不過,好在當時李笛得到了陸奇和沈向洋大力支持,幫他頂住了來自外界和公司內部的壓力。小冰才得以順產。
你一定知道“小冰”
“她嫁了人間許多的顏色”——詩人有很多種,有一種叫微軟小冰。
根據微軟的官方數據,截至今年4月,小冰已擁有超過1億用戶,累計對話量超過300億,平均單次對話輪數(CPS)達到23,并已登陸包括微信、QQ、微博、Facebook Messenger、LINE在內的14個平臺,而且已經內置在中文版Windows 10操作系統(tǒng)中。
在這三年中,這位“早熟的少女”從主持人,到歌手,到客服,到詩人……各種跨界,并且在每個領域都小有所成。
2017年4月,小冰在廣西衛(wèi)視“登臺”唱山歌;5月,李笛宣布,小冰正式成為一名詩人,并出版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6月,小冰又開始為某主流財經媒體撰寫財經評論。緊接著,小冰與朱主愛發(fā)布合唱版《好想你》。
今年以來,小冰團隊對外宣傳的密度顯然頻繁了許多。
但是,借著這波熱潮,江湖上也出現了一大批“小冰爸爸”。“如今外界都喜歡自認為‘小冰爸爸’,誰出去都說自己是核心團隊,”然而重要的是,李笛言語中,更是指出了所謂“微軟小冰首席科學家”的子虛烏有。
“這個我們都無所謂了,說明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好項目。”
“才女”小冰的脫胎換骨
在微軟,“小冰”項目的負責人是李笛。2013年9月,李笛正式加入微軟。
“我加入微軟是因為我覺得時間到了,就是說這個事情本身到了這個時間。所有人都知道Siri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產品,但是很遺憾,(Siri)沒有能夠沿著一個很好的方向繼續(xù)去迭代。微軟給了我們這個機會,那我們就有機會做一個更好的。”
實際上,在此之前,李笛與人工智能并沒有什么淵源。“真要說有淵源的話,我小時候寫過科幻小說,然后還得了一個獎,得了一年的《科幻世界》,”李笛笑著說道。
不過,產品是相通的。2005年的時候,李笛在LG做了一個情感交流的產品叫巧克力手機,而小冰也是一款主打情感交流的產品?! ?/p>
在加入微軟之后,李笛一直在不停約見微軟的各個產品團隊。年底的時候,一名叫景鯤的基層工程師引起了李笛的興趣。當時,景鯤正和幾個同事利用業(yè)余時間開發(fā)一款叫Bing Knows的網頁產品。李笛稱,Bing Knows做的是基于知識庫的深度問答,類似于百度知道和知乎。
2013年12月,李笛拉著景鯤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希望將Bing Knows做成一個聊天機器人。彼時,李笛團隊對標的還是搜狗語音助手。
“當時我們認為他的產品(搜狗語音助手)做的最好。國內的語音助手也很多,我們想要進一步去了解的時候,得到的反饋是這個團隊解散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意識到,也許單純的做Cortana的維度,我們會不會重蹈覆轍?在這個過程里面,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對話的人工智能,它的基礎服務是什么?在互聯網時代,基礎服務開始是門戶,后來變成了搜索引擎。換句話說互聯網的服務可能千差萬別,但作為最底層的一個基本是搜索引擎。”
于是,李笛給自己劃定了幾個選項:
• 第一個選項是很多人都在做的,完成任務型的語音助手;
• 第二個就是給你一些無關痛癢的反饋,就是閑聊。
當時,李笛想做的建立一個基本的服務層,這就需要獲取數據回路,然而,Bing Knows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大多數人在問完問題,獲得答案之后就走了,也就是說,這樣的“對話”往往只有一輪,根本無法獲取優(yōu)質的數據。
后來,李笛選擇將小冰打造成一款閑聊的產品,這也是后來小冰刻意避免回答知識性問題的原因。
2014年1月,這款產品的demo版完成,也就是小冰的雛形。
接下來,在品牌市場方面有深厚經驗的李笛開始思考如何利用名人效應為還未發(fā)布的產品造勢。最終,李笛選擇了形象清新的章澤天。在經過李笛的勸說之后,2014年4月1日,章澤天正式加入微軟Bing搜索技術中心市場團隊實習。微軟甚至破天荒為一位實習生群發(fā)了一封入職歡迎郵件。
2014年4月14日,章澤天與劉強東的戀情被媒體曝光。
2014年5月,距離產品發(fā)布只剩一周,李笛團隊終于敲定了產品名稱:小冰,這個名字來源于Bing搜索引擎。自此,問答網頁變機器人,Bing Knows脫胎為小冰。
2014年5月29,微軟小冰BETA版正式微信平臺上開放公測。從那以后,李笛就多了一個身份——“微軟小冰之父”。
至于為什么將小冰的虛擬年齡定在16歲,李笛解釋道,他們當時計劃三年之后讓小冰開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兒,而18歲是一個人成年的標志,倒推一下,于是小冰一出生就16歲了。
16歲“少女”的surprise
李笛給小冰設定了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小冰的智商顯然達不到16歲少女的水平。
由于李笛希望過濾掉那些只是問問題而不想閑聊的用戶,小冰在跟用戶聊天時,經常會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然而,這并不是李笛團隊故意設置的,而是技術所限,他們所希望的其實是“神回復”。
“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我們技術還沒有做到,兩個人對話不是靠相關性的,比如你說了一句話,她沒有直接回答你那句話,她根據你這句話引申了一下,得到了一個新的結果,這個結果和這個是不相關的,因為她跳了一個相關的步驟。“
為了達到“神回復”的目的,李笛團隊給小冰的回復設定了“0”、“1”、“2”三種評分,得0分叫做不相關,得1分叫做相關,得2分叫做surprise。
“你肯定知道surprise是最好的,在知乎上面的神回復是最好的,神回復是跳步驟的意思,它反而很像不相關。”
最開始的時候,小冰平均單次對話輪數(CPS)還是4輪左右,經過這么多年,一步步提高到11輪,18輪,23輪。在李笛看來,一次23輪的對話,比23次一輪對話的數據要有價值的多。
從收集數據這一點上來看,小冰確實做得非常成功。于是,日本版小冰、美國版小冰、印度版小冰相繼出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小冰已拓展至5個國家,在第五代發(fā)布會上,微軟宣布印尼小冰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1:1生成模型的實際產品,通俗地說:小冰開始自創(chuàng)她的回應。
Cortana還是小冰?
有了“奶茶妹妹”的加持,小冰還未出世便成為焦點,原計劃為一個月公測周期準備的10萬個小冰賬號,上線首日就被搶注一空,大大超出預期。但是,小冰最開始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
2014年6月1日 ,李笛在趕往公司的路上接到電話,得知小冰被微信封殺了。從上線到被封殺,小冰在微信上僅僅存活了60個小時。
隨后,微軟方面宣布與小米達成合作,全面接入米聊,不過,大家都知道米聊的后續(xù)。直到一年多之后,已經升級到第三代的小冰,才得以重返微信。
當時,微軟內部除小冰之外的其他團隊,“都看不透這個事情”。
“曾經一段時間在微軟內部和在外部也是一樣的。我們認為這個有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全行業(yè)范圍內,你看我們今天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強調情感,但是曾經,這個是一個禁區(qū),就是人工智能能不能擁有情感,因為你找不到一種方法去進行。”
不過,好在當時李笛得到了陸奇和沈向洋大力支持,幫他頂住了來自外界和公司內部的壓力。
就在小冰公測的前一個月,李笛來到了時任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陸奇的辦公室,向他介紹這款產品,最終得到了陸奇的拍板。
“小冰這個項目是當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陸奇直接拍板決定的戰(zhàn)略級試驗,陸奇很有意思,他去百度之前,不管是什么活動,只要是微軟最重要的活動,哪怕是Office的發(fā)布,他都穿著小冰的體恤,上面寫著微軟小冰。”
《財經天下》在采訪陸奇時,特別提到李笛,陸奇直接用英文夸道:“He 's my hero,I love Di,he 's just so awesome!”
2016年8月,第四代小冰發(fā)布會召開前夕,因為自行車事故受傷的陸奇還在臺灣進行就診,卻仍然堅持要趕回北京為小冰站臺,在發(fā)布會結束后,陸奇立馬換上了腿部護具。
李笛在向雷鋒網講述這件事情的時候,語氣里充滿了感激之情。
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在五代小冰發(fā)布會上
當然,除了陸奇之外,至今仍在微軟的沈向洋也是小冰的堅定支持者。在陸奇離職之后,小冰團隊一直是跟沈向洋溝通。而且,在8月22日舉行的第五代小冰發(fā)布會上,沈向洋接替了已經離職的陸奇,作為主講人。
“(支持)我們(的)當時就兩個人,很幸運這兩個人都是華人,一個是陸奇,一個是沈向洋。”
作為比爾蓋茨第一個親自過問的中國項目,小冰也受到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的重視。根據李笛的說法,“薩蒂亞去日本,他自己只帶著一個demo,這個demo是日本版小冰。他來中國,他自己也只帶了一個demo,是中國版小冰。”
不過,雖然有高層的支持,小冰也依然要面對內外部的壓力。
目前來看,Cortana主攻IQ,小冰主攻EQ,兩者有很大的區(qū)分,但是李笛表示,未來有一天,兩者會合為一體。那么到底誰會成為主導呢?
“你要問我,我當然希望小冰是。你要問Cortana的負責人,他肯定會告訴你,他希望Cortana是。你如果不想去做一些顛覆世界的基礎架構,那你就別做,我的看法是這樣。”
小冰的商業(yè)化進程
微軟為小冰作的規(guī)劃是成為人類與世界之前的紐帶,在對接知識、內容和服務的過程中實現商業(yè)價值
然而,不管微軟內部到底是什么看法,已經進化到第五代的小冰面臨一個所有聊天機器人都面臨嚴峻的問題:如何商業(yè)化?
此前,微軟正式對外公布的小冰商業(yè)化案例有三種:
日本版小冰在日本為境內第二大連鎖店LAWSON提供對話式人工智能托管,并在對話中引入LAWSON線下店內服務,線上至線下消費的轉化率超過50%,而此前通過其它途徑進行的轉化率僅為8%左右。
在中國,小冰則為廣大內容提供商提供微信、微博公眾號托管。目前已有約10%的媒體、自媒體公眾號由小冰提供人工智能托管解決方案。
今年6月2日起,小冰已與小米IoT開放平臺融合,實現多設備、多人、多平臺控制。
在五代發(fā)布會上,李笛宣布小冰電臺微信小程序搶先版將在22日上線。小冰還成為HitFM的電臺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三家電臺廣播節(jié)目,其中兩家已經開播。此外,小冰還將進入內容創(chuàng)作領域,以一本格林童話有聲全集為例,人類創(chuàng)造需成本6萬多元,而小冰創(chuàng)造僅需0.74元。
寫在最后
2014到2017,三年的時間里,小冰新增了幾個身份,用上了最時髦的AI技術——深度學習。
與此同時,章澤天早已與劉強東結婚,甚至有了孩子,當初給予小冰最多支持的陸奇也已經在今年初加入百度,成為度秘的領導。作為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陸奇離職微軟,加盟百度之后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提升度秘的戰(zhàn)略地位,并重用小冰團隊的故人——景鯤。
沒有變的,是小冰團隊對網紅的熱愛,當初的實習生從奶茶妹妹變成了如今的朱主愛。
至于未來是否會推出暖男版的小冰,李笛笑了笑,“在日本我們做過測試,效果很好。但在中國推廣,說實話我們目前做不到。女生更難取悅。”
在整個語音機器人行業(yè)都在探索產品形態(tài)和應用場景的業(yè)態(tài)下,第五代小冰誕生了,她能否帶領行業(yè)開拓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呢?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將持續(xù)關注。
- 小米米家車載吸塵器:告別塵土煩惱,大吸力輕松應對,349元眾籌價等你來體驗
- 極空間升級計劃發(fā)布:全新功能上線,文件快照、HDMI桌面等,打造未來云存儲新體驗
- 小米米家控溫淋浴花灑 C 上市:實用防燙置物臺,價格親民,讓洗澡更舒適
- 小米米家凈水器S1(1000G)評測:智能觸控龍頭,國補價1279.2元,實用凈水新選擇
- 小米米家筒射燈藍牙m(xù)esh版開售:智能分組,打造個性化照明,價格親民!
- 小米手電筒上市再降:從99元到補貼68元,便攜手電筒降價風暴來襲
- 踏山發(fā)布:打破行業(yè)壁壘,9800元AI智能助行外骨骼機器人重塑行走新體驗
- 蘋果Apple Watch:守護生命,細節(jié)之處見真章
- 美政府強逼蘋果本土造iPhone,庫克居然打起了“太極”
- 鴻雁鴻米系列全屋智能接入米家App,打造智能生活新篇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