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評論(九九)股票期權激勵機制,堪稱上市公司高管和技術骨干的“金手銬”,它能有效吸引、激勵和保留公司核心員工,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治理水平和經營業(yè)績。
但作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此番發(fā)放的“金手銬”則被認為有些成色不足。中國移動在日前發(fā)布的3.06億股股票期權激勵計劃中明確,行權價格為每股55.00港元,甚至高于授予當日54.25港元的收盤價。如若股價繼續(xù)下探,員工行權甚至將面臨虧損。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移動此次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對于員工而言,又能得到多少“真金白銀”呢?
行權價格高,“金手銬”成色遭質疑
中國移動日前發(fā)布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董事會于6月12日批準向9914位激勵對象授予3.06億股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每股55.00港元,行權有效期結束時間為自授予日起十年后。
據(jù)報道,此次期權激勵的授予對象主要是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防止人才流失,同時吸引人才加盟。最近幾年,運營商從集團層面到所有地方分公司持續(xù)降薪,嚴重影響了其人才競爭力。以校招為例,即使處于全球電信運營商龍頭地位的中國移動,現(xiàn)在也已經很難招到國內頂尖院校的畢業(yè)生了。
因而,此番激勵計劃必須以拉動股票價格為導向。中國移動今年的最高股價為68港元,如果以此為目標,按平均每人3萬股計算,則每人可最終獲利39萬港元;如果以歷史最高股價118港元為目標,則平均每人最終獲利可達189萬港元,還是具備一定吸引力的。
加碼5G 或可實現(xiàn)“點石成金”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9914位激勵對象的行權獲利情況與中國移動的股票價格息息相關,而股價是公司經營業(yè)績和價值的反應。最近幾年,中國移動的股價一直在下滑,甚至一度跌至不足44港元。今年以來,隨著5G大范圍商用,“新基建”范圍明確,以及各種利好政策的推出,中國移動股價開始出現(xiàn)反彈。
中信證券今年2月曾發(fā)表報告稱,中國移動是全球最大、現(xiàn)金表現(xiàn)最好的科技公司,通過DCF(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和EV/EBITDA(企業(yè)價值倍數(shù))估值,給予中國移動(00941.HK) “買入”評級,重點推薦,目標價89-104港元。
中信證券同時指出,中國移動將在5G時代迎來高光時刻。據(jù)了解,中國移動預期今年資本開支為1798億元人民幣,其中5G相關資本開支約占1000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移動正全面加速5G網絡建設步伐,力爭在第三季度提前完成2020年5G基站總數(shù)達30萬個的目標。
根據(jù)公告,該3.06億股股票期權的行權有效期結束時間為自授予日起十年后,未來十年,也是5G全生命周期的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移動的股價能否正向大幅提升,還是值得樂觀預期的。
至于“金手銬”的成色,現(xiàn)在來看著實略顯不足,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歷經20年的發(fā)展,中國移動成功實現(xiàn)從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跑到5G引領,面向5G時代,中國移動進一步明確發(fā)展定位--從通信服務向通信和信息服務轉型升級,業(yè)務市場從聚焦移動市場向個人、家庭、政企、新興“CHBN四輪市場”全向發(fā)力,收入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新動能持續(xù)增強。
面向5G時代,中國移動已經具備了天時(5G提前商用)、地利(擁有最大規(guī)模個人用戶和家庭用戶)的優(yōu)勢,加之人才激勵計劃的助推,“點石成金”的魔法棒已經握在手中,下一步是系統(tǒng)籌謀、穩(wěn)步實施“5G+”計劃,推動5G在更廣范圍、更多領域應用,創(chuàng)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自身價值。
- 咖香匯客 鐵塔有約 | 上海鐵塔助力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jié)樂享“無界”
- WinWin高端訪談:菲律賓Smart以5G Max推動體驗進化,重新定義5G價值邊界
- 通用人工智能備受矚目,但工業(yè)人工智能將發(fā)揮巨大作用|觀察
- 到2029年,交通管理市場預計將達到757.4億美元
- 為什么核能可能是滿足人工智能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的關鍵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將達到5372.7億美元
- 為何“脫碳”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 AI和AaaS如何助力企業(yè)IT轉型
- 聚焦“智聯(lián)、智艙、智城”,中國移動發(fā)布“AI CAR”服務體系
- 中國電信柯瑞文:適度超前開展智算建設,進一步強化云智一體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