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消息(陳宦杰)在2020年中國國際通信展主論壇、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高峰論壇上,中國移動上海產業(yè)研究院專家程婕表示,北斗系統(tǒng)基礎設施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落腳點。
程婕指出,5G作為新基建之手,擁有高帶寬、低時延、低功耗 、高頻譜利用率等優(yōu)點,可以實現萬物互聯和網絡智能。同時,稟承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構建天地一體化構建精準時空體系,隨著最后一顆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標志我國建立覆蓋全國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5G與北斗的強強聯合,將實現萬物互聯和精準協同。
中國移動的“5G+北斗”融合通過什么錨點實現?對此,程婕介紹道:“我們總結五大維度:融網絡、融平臺、融終端、融應用、融生態(tài)。融網絡,實現通信網絡和北斗定位網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提供電信級別的高可靠的服務;融平臺,實現天地一體化高精度定位平臺,包括5G+內外聯動;融終端,實現通信和導航一體化,強調終端的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融應用,一是短報文通信,二是定位領域強調”5G+北斗“的室內外定位。”
中國移動的時空信息產業(yè)布局,基于5G+北斗打造一套天地一體、通導融合的時空基礎設施,選取了十大最需要能力的行業(yè),包括自動駕駛、監(jiān)測檢測,實現能力的落地和項目部署,然后向上發(fā)展,為市場用戶、政府、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程婕表示,中國移動“5G+北斗”的應用落地已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自動駕駛的動態(tài)毫米級服務是一個代表,檢測監(jiān)測是靜態(tài)毫米級服務是另一個代表。此外,中國移動今年和多個港口展開合作,共同發(fā)掘場景,通過5G應用使港口從傳統(tǒng)碼頭作業(yè)向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fā)展,實現產業(yè)升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