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文明真實科技水平曝光:操控脈沖星用于導航、通信

據《福布斯》北京時間11月1日報道,《國際天體生物學雜志》發(fā)表的一篇論文,猜測可能至少部分脈沖星會被地外文明操縱,地外文明可能使用脈沖星作為導航燈塔,為他們的太空飛船導航,或者用于星際通信,抑或兩者兼而有之。

被稱作星系宇宙時鐘的毫秒脈沖星——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的副產物——以其貌似“自然”的射電脈沖聞名遐邇。

但是,如果至少部分射電脈沖不完全是自然的,那么是誰在操控毫秒脈沖星發(fā)射射電脈沖呢?

這是上述《國際天體生物學雜志》論文提出的問題之一。論文推測,至少部分脈沖星是被高度發(fā)達的地外文明所操控,地外文明可能利用脈沖星作為導航信號燈塔為他們的太空飛船導航,或者把脈沖星用于星際通信,抑或兩者兼而有之。

脈沖星是中子星的最終產物。美國航空航天局解釋說,中子星是大質量恒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fā)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形成的。微粒被中子星的磁極加速,產生強大的射電脈沖。

外星文明真實科技水平曝光:操控脈沖星用于導航、通信

作為國際空間站計時儀器的一部分,美國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X射線毫秒脈沖星在太陽系和更遠的深空導航。美國航空航天局希望,這些遙遠的天體可以作為星際導航設備,為太空飛船抵達最近的恒星提供導航服務。

脈沖星在1960年代末被首次發(fā)現時,由于它們發(fā)射的射電脈沖與時鐘極為相似,而且非常精準,當時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完全是由人操控的。首次被檢測到的兩個脈沖星射電脈沖信號甚至被稱作“小綠人1號”和“小綠人2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SETI(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天文學家丹·渥泰默(Dan Werthimer)表示,脈沖星是超新星演化的產物,天文學家對一顆超新星殘骸進行觀察時,在殘骸中發(fā)現一顆不斷旋轉的中子星。

渥泰默說,“在脈沖星從誕生到死亡的不同演化階段,我們發(fā)現它的旋轉速度會發(fā)生變化。因此,我們對脈沖星和毫秒脈沖星的形成過程有相當了解,地外文明沒有參與其中。”

論文作者、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哲學副教授克萊門特·維達爾(Clément Vidal)表示,一種可能是,推定的地外文明利用毫秒脈沖星協(xié)調他們的行動、通信,確定事件的時空。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先驅者10號宇宙飛船已經飛出太陽系,它攜帶有一塊金板,上面刻有諸多信息,其中包括太陽和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美國航空航天局希望如果先驅者10號遭遇地外文明,這塊金板有助于他們對地球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維達爾表示,最穩(wěn)定的X射線源是以極快速度旋轉的X射線毫秒脈沖星,并指出,這類脈沖星定位系統(tǒng)精度可以達到約100米。

《新天文學雜志》2014年刊登的一篇論文甚至推測,某一高度發(fā)達的地外文明,可能利用中子星極地軌道上空的衛(wèi)星,把信息調制到脈沖星自然發(fā)出的射電脈沖上。

論文認為,地外文明以非隨機方式攔截脈沖并調制信息,使射電脈沖能傳輸大量信息。論文還推測,地外文明可能選擇在旋轉的脈沖星周圍搭建“腳手架”,在“腳手架”各節(jié)點上設置物理結構,實現對脈沖星發(fā)出的射電脈沖的調制。

維達爾承認這些推測聽起來過于遙遠,使用的技術也遠遠超過人類目前的水平。但他指出,對其“部分脈沖星是星系工程實例”的假說進行驗證仍然是值得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區(qū)分完全自然和受人操控的脈沖星呢?

維達爾對此表示,通過搜尋脈沖星不能用天體物理學知識解釋的異?,F象,其中包括人口、星系分布和演化方面的異?,F象。如果外星人利用脈沖星通信,甚至導航,他們將在射電脈沖中包含可以識別的時空標簽,維達爾及其同事希望有朝一日能破譯這些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1-01
地外文明真實科技水平曝光:操控脈沖星用于導航、通信
據《福布斯》北京時間11月1日報道,《國際天體生物學雜志》發(fā)表的一篇論文,猜測可能至少部分脈沖星會被地外文明操縱,地外文明可能使用脈沖星作為導航燈塔,為他們的太空飛船導航,或者用于星際通信,抑或兩者兼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