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與經濟騰飛相映襯的是那群敢跳出藩籬、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yè)家。他們敏銳地察覺到了新的形勢,率先奔赴浪尖風口,抓住改寫命運的繩索。張近東就是其中一位。
30年前,張近東從一家200平的小門面起家,用十年時間成為線下第一零售渠道;10年前,在電商快速滲透的背景下,他也堅決認為:“將線上線下割裂開來是片面的、不專業(yè)的,未來的零售不獨在線下,也不只在線上,而一定是要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O2O模式。”
雙線并進的發(fā)展模式讓蘇寧在電商風起云涌的時代成為一道獨特風景,張近東也給外界留下了有膽識、有執(zhí)念的企業(yè)家形象。
如今,在智慧零售模式轉型成功落地后,張近東又執(zhí)著于布道數據價值。無論是在公開場合、企業(yè)內部,還是從管理、到運營,以及從數字經濟到安全,“數據”也成為張近東提及最多的關鍵詞。他說:沒有技術支撐將寸步難行,沒有數據意識必然會被淘汰。
(圖: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1
把數據植入蘇寧的骨髓
2017年8月的南京熱浪滾滾,剛從818“戰(zhàn)場”下來稍作休息的蘇寧高管們,收到一份來自張近東的郵件。第二天一大早,五十多個事業(yè)部、數十個大區(qū)負責人被召集到了一起,這一場會議無論是從規(guī)模上,還是從緊迫程度上來看,顯然有著足夠的分量。
會議一開場,張近東就斬釘截鐵地拋出了會議主題,即蘇寧在智慧零售時代要打一場關于“數據經營”的持久戰(zhàn),并宣布加速推進“IT萬人計劃”。
張近東說:“數據經營能力是每一個零售人都必須掌握的基礎能力,智慧零售時代下,如果還是用傳統(tǒng)的思維和方式來開展工作,必然會被用戶淘汰。未來,零售企業(yè)上至總裁,下至一線員工,都需要建立起通過數據開展工作的意識,掌握數據經營的能力。”
他認為,數據驅動的零售新時代已經到來。這是每一個蘇寧員工都必須認識到的趨勢。在張近東的號召下,數十位高管簽發(fā)關于建立和加強數據經營和數據管理的“動員令”。
但對蘇寧來說,同心多圓的八大產業(yè)各自都有自己的數據集市,每個集市都有著復雜的數據維度,如何實現智慧零售的戰(zhàn)略落地,八大產業(yè)的協(xié)同是關鍵所在。
第一道難題就橫在了眼前。
不過,一直以來對技術的重視讓蘇寧的IT有著深厚的積累。很快,承載四千多個系統(tǒng)、一萬多種服務的平臺完成優(yōu)化并發(fā)揮價值,實現了在不同場景下對同一用戶ID進行數據識別、在線轉化、融合運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蘇寧與阿里一樣,實現了多產業(yè)、多形態(tài)、多領域的會員一賬通,完成了其零售生態(tài)體系最重要的底層構建。
2
數據能力就是商業(yè)競爭力
在張近東提出數據驅動經營的新戰(zhàn)略的另一面,整個互聯網商業(yè)體系內都在醞釀著新一輪的變革,而方向都不約而同地鎖定了“數據”,大數據營銷、AI精準推薦成為零售的標配。
2017年12月19日上午,本來一個再也平常不過的日子,卻因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融創(chuàng)孫宏斌、恒大夏海鈞等半個地產圈大佬匯聚蘇寧點燃了社交媒體。在他們的見證下,張近東正式對外發(fā)布智慧零售大開發(fā)戰(zhàn)略,未來3年蘇寧互聯網門店將拓展到2萬家左右、2000多萬平方。
但這兩萬家店與單純的開店不同,這些店的基礎是基于細分場景的數字化門店,也就是如今遍地開花的“兩大兩小多專”業(yè)態(tài)族群。
而這兩萬家店的更深意圖就是彌補線下零售場景數據的空白。
至于地產圈為何大集合站隊蘇寧,顯然在這一消息公布后有了更好的答案,因為不無論是物業(yè)社區(qū),還是大型商場,實現商業(yè)體系的數字化運營,獲取線下場景的大數據能力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恰恰,蘇寧有這樣的能力。
張近東說:蘇寧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智慧零售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將根據不同的線下物業(yè)需求,提供各類定制化的業(yè)態(tài)模式。此外,蘇寧多年轉型積累的智慧零售技術解決方案將打造成一個開源的系統(tǒng),向行業(yè)全面開放數據云、物流云、金融云等服務。
也正因為將大數據、智能技術放在優(yōu)先級,讓蘇寧有了向社會開放入口、打通接口,重新鏈接和組合資源迅速形成強大的平臺化能力:八大產業(yè)、上萬家線下門店有足夠的應用場景,可以收集更多的數據去構建場景模型和算法,智能分析用戶情感和消費行為。
將時針撥回2019年初,我們也發(fā)現,張近東的數據理論給了零售平臺新的可能與價值。
在2019年初的CES上,蘇寧正式推出智慧零售大腦(RaaS)將蘇寧整個生態(tài)體系中包括PaaS、IaaS、HaaS及SaaS的數字能力實現縱深整合,將整個零售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數字化,形成了強大的大數據體系,這些大數據也將能更好地賦能制造業(yè),使制造更柔性、更精準、更高效,為零售+制造創(chuàng)造新的可能。
3
獨特數據觀:安全、共享
根據最新一季度財報,蘇寧業(yè)績增長高達同比增長25.44%,遠超行業(yè)平均增速,這意味著行業(yè)整體增速放緩、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蘇寧的智慧零售正在發(fā)揮出雙向的虹吸效應。
這樣的成績,也讓張近東更有底氣。
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張近東也將他的“數據觀”重點寫進了提案。他說:“數據安全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發(fā)展高質量的數字經濟,需要加強對數據的安全保護和合規(guī)共享。”
張近東這樣的擔憂與格局也正是目前數字化建設歷程中最大的痛點,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在北京發(fā)布了《APP個人信息泄露情況》遇到過個人信息泄露情況的受訪者占85.2%。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數據應用的持續(xù)深入,數據安全問題也無疑將會日益嚴峻。但提問題,也要解決問題,張近東在兩會期間給出的解決方案從兩個方向展開:
一是加快制定數據安全法律法規(guī)、安全保護配套標準,同時規(guī)范數據的采集、加工、流通和應用等全鏈條,制定數據使用標準和原則,提高全社會數據的利用效率;
二是開放共享。張近東說:當前“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現象依然比較嚴重,對數據的管理和運用要在政府的監(jiān)管下進行,發(fā)揮市場主體的作用,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制,實現全社會數據的開放共享。
自然,解決方案要有價值,就要付諸行動,在數據開放與安全方面,張近東也一直帶著蘇寧身體力行。如今,蘇寧已構建了一個安全防護體系,從外圍的Web應用防火墻到內部的業(yè)務風險控制系統(tǒng),從底層的機房安全、網絡安全到高層的應用安全、業(yè)務安全,從安全管理到安全運維,構建了一體化的安全防護體系。
而在數據開放上,僅在2019年前半年,蘇寧就推出了智慧零售開源系統(tǒng)、智慧零售大腦、四五計劃等開放策略,其背后最為核心的,正是涵蓋線上線下的全國消費大數據。
4
總結:
幾年前,凱文·凱利講過一個故事,一位朋友的女兒幼年時就習慣了在手機和iPad上指指點點,某天這位朋友將一張打印出來的照片放在桌上,女兒走上前去,數次嘗試將它拉大,未遂,于是對父親說:“爸爸,它壞了。”
這個故事的背后印證著一個新節(jié)點的誕生,即媒介邁向了屏幕時代,而屏幕與語言、書籍不同,它是一個完全數字化的時代,故事里的這位小女孩所代表的新群體,數字對于他們來說就如吃飯一樣天經地義。
相信,對癡迷于數據的張近東而言,數據化的管理、運營和共享,也如同吃飯一樣天經地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