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最新發(fā)布的《中國大數據平臺市場份額,2022》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規(guī)模達49.6億元人民幣,其中阿里云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占比達到40.5%,連續(xù)三年排名第一。
隨著企業(yè)等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拓展,組織內部數據總量正以驚人速度增長,同時這些數據分布領域及位置廣泛、類型和格式多樣化、實時處理要求高,對數據管理架構進行升級或重建成為近幾年大數據市場的關鍵詞。IDC認為,大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將主要在彈性靈活可拓展的公共云中實現(xiàn)增長。
報告顯示,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部署每年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guī)模占比不斷提高。2022年中國公有云大數據平臺市場規(guī)模達49.6億元人民幣,年同比增速高達47.2%,目前該領域公有云已占國內整體市場規(guī)模的34.5%,2020年該數據僅為18.5%。
根據IDC此前報告預測,2020-2025年間公有云大數據平臺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將保持44%,而非公有云部署方式CAGR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6.6%。
在國內公有云大數據平臺市場中,阿里云連續(xù)三年保持最高市占率。IDC認為,“阿里云在大數據領域技術與行業(yè)實踐的領先優(yōu)勢明顯。”一方面阿里云在大數據領域與全球領先水平同步,用戶使用阿里云可以快速引入最先進的大數據能力;另一方面在互聯(lián)網、金融、生物醫(yī)藥、能源、制造、交通等多個領域擁有豐富的大數據項目建設經驗,可以幫助用戶為數字化轉型建立數據基礎。
據了解,阿里云大數據計算平臺從2009年開始持續(xù)迭代演進,在承載阿里巴巴各大產業(yè)數據中臺的同時,于2013年開始提供公有云產品與服務。其圍繞大數據AI平臺提供全場景的產品體系,包括自主研發(fā)的云原生大數據計算服務MaxCompute、實時數倉Hologres、大數據開發(fā)治理平臺DataWorks等開箱即用產品,以及兼容各開源大數據項目的開源大數據平臺 E-MapReduce、實時計算引擎 Flink、檢索分析服務Elasticsearch等。
阿里云大數據計算平臺已支撐上萬家公有云客戶,包括中國郵政、中國移動、上海證券交易所、南方基金、中國南方航空等知名企業(yè),為客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多功能、低成本、高性能、穩(wěn)定、安全、開放和易用的整套大數據產品方案。
近期,阿里云大數據產品體系獲得多家國內外權威機構認可。 在不久前發(fā)布的云數倉領域權威研究報告《The Forrester Wave?: Cloud Data Warehouse, Q2 2023》中,阿里云連續(xù)兩次進入Forrester Wave 云數據倉庫卓越表現(xiàn)者象限,成為國內唯一挺進該象限的科技公司。此前, 阿里云大數據計算平臺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并于烏鎮(zhèn)互聯(lián)大會入選世界互聯(lián)網領先科技成果,是國內最早啟動自研、應用最廣泛的一體化大數據智能平臺。
- 連續(xù)6年位居榜首,阿里云持續(xù)領跑中國關系型數據庫市場
- 華為云發(fā)布盤古大模型5.5,宣布新一代昇騰AI云服務上線,成就行業(yè)AI先鋒
- 阿里云將在韓國啟用第二座數據中心,加速海外布局
- Canalys:2025年Q1全球云服務支出同比增長21%,TOP3云商占比65%
- 云戰(zhàn)略決策指南:10個核心云部署模型深度解析
- 新大航海時代“云上闖關”,阿里云筑牢技術“硬核后盾”,為中國企業(yè)出?!耙绘I通關”
- 阿里云CEO吳泳銘:與中國企業(yè)在全球并肩前行,共赴新的大航海時代
- 日經新聞稱阿里通義千問已成日本AI開發(fā)基礎
- 阿里云基礎網絡技術5 篇論文入選全球網絡頂會NSDI 2025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大陸云服務支出達到111億美元,阿里華為騰訊居前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