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機器人備受好評,這家重慶開在防空洞里的餐廳引進15臺擎朗機器人

說起餐飲店,在商場、在街邊、在小巷隨處可見,但是,開在防空洞里的餐飲店,大家見過嗎?

來看看重慶這家店,將火鍋店與防空洞創(chuàng)意結合,讓你不僅嘗到正宗重慶味道,還能體驗別具一格的年代感環(huán)境。漫步其中,如同穿越一條兼具藝術感與煙火氣的時光長廊,隨手一拍都是懷舊大片。而店里正式上崗15位“新員工”——能送餐會賣萌的擎朗T9機器人,更是將吸睛效果直接拉滿!當AI科技風遇上年代懷舊風,究竟會碰撞出什么火花?

重慶地下之城火鍋店 實拍圖

人氣招牌,助力門店營銷

所謂“不想當人氣招牌的機器人不是好員工”。在這樣自帶懷舊古樸感的防空洞環(huán)境里,出現一批科技風機器人,這種視覺反差,吸引不少人慕名來打卡。機器人自帶的萌萌噠送餐表情,更是俘獲不少顧客,尤其是孩子和老人,都十分喜愛機器人,紛紛打卡拍照。比如大眾點評上,就有許多點贊的聲音:“機器人聲音好可愛”,“很有禮貌的機器人送餐”,“機器人上菜速度賊快”“送餐機器人多少錢一臺”

圖:大眾點評的顧客評價

降低服務員工作強度,保障送餐效率

火鍋店面積較大,共有11個區(qū)域,為了能及時配餐,原來是統(tǒng)一將食材從出餐口運至每個區(qū)的備餐臺,再經由客戶點單后,轉送至客桌。15臺擎朗機器人入駐后,直接打破原本的繁瑣傳菜環(huán)節(jié),由機器人從出餐口直送客桌。這不僅大量節(jié)約傳菜的中轉時間和運營成本,更保障了食材新鮮程度與上菜速度,提升食客滿意度。另外還可以通過“機器人一次連送幾桌、調節(jié)運行速度”等方式,來保障高效率運餐!

擎朗智能堅持“科技向善”。店內許多員工原本每天基本要步行3-5萬步,約等于大半個馬拉松。機器人的到來,大幅度降低了店內員工的工作強度。此外,用機器人替代傳菜這樣繁瑣、笨重、機械又沒有成長意義的工作,也可以解放服務員,讓服務員能夠全身心投入為顧客提供高質量服務,內化其自身價值感。機器人送至餐桌后,會發(fā)出語音提示取餐,這避免了服務人員沒及時抵達的尷尬,更為顧客提供了機器人送餐的新奇體驗。

圖為:餐廳內的擎朗T9機器人

先進自動避障,多臺機器協(xié)調靈活

很多人對機器人傳菜最擔心的就是,餐飲店人流量巨大,真的可以避開人/障礙物嗎?擎朗機器人采用行業(yè)內的先進避障技術,能夠自主識別客人/服務員、機器人、障礙物等,并進行靈活避讓,確保送餐安全。如果遇到人太多堵塞道路,機器人還會發(fā)出萌萌語音提示:“麻煩您讓一讓,我要工作了。”

目前,地下之城火鍋店已入駐15臺擎朗機器人。這么多臺機器人同時運行,卻完全沒有散亂感,場面有條不紊,協(xié)調有序。店內共有4個出餐口,分別劃配了幾臺機器人“對接”,但如果遇上某個出餐口忙不過來,可以迅速調配其他出餐口的機器人趕來“支援”。簡而言之,哪里有需要,隨時隨地調派。多臺機器協(xié)調靈活,分工明確,行動力爆表!

圖:一批擎朗T9機器人正在工作中

降低運營成本,數據賦能門店運營

這家店目前是24小時營業(yè),人工需要至少兩班倒,成本大幅拉高。而一臺擎朗機器人可直接覆蓋“兩班倒的人力成本”,且每臺機器人的平均成本也遠低于員工工資。據門店負責人透露,引入擎朗機器人后,該店每年運營成本預計省下超100萬。

除了專注于產品打磨及完善售后,擎朗智能還搭建了數據技術系統(tǒng),只為給客戶帶來更優(yōu)質的服務體驗。經過授權,店內在使用擎朗機器人的同時,機器人后臺系統(tǒng)會收集“店鋪運營關鍵指標數據”,為客戶的店鋪運營優(yōu)化給出關鍵數據分析支持,讓科技和數據賦能商戶發(fā)展,從而進一步提高其營收能力。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迭代,機器人配送服務變得越來越便捷。如今,擎朗機器人在國內餐飲門店入駐已超3萬家,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讓配送服務更高效、更有趣,更安心。

關于擎朗智能

擎朗智能(KEENON Robotics)成立于2010年,總部坐落上海,致力于為全球企業(yè)提供商用服務機器人產品和完整解決方案,業(yè)務覆蓋餐飲、酒店、醫(yī)療康養(yǎng)、工廠、商超、機場等場景。

擎朗智能以AI技術為驅動,構建了從算法、數據、場景的學習迭代閉環(huán);自主研發(fā)從智能感知、多傳感器融合SLAM、機器人運動控制、多模態(tài)人機交互,云端大腦等智能機器人全鏈路技術棧;布局服務行業(yè),提供商用服務場景的機器人解決方案,實現服務行業(y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目前擎朗智能業(yè)務遍布全國500多個城市,并在美國洛杉磯、德國杜塞爾多夫、日本東京、韓國首爾、阿聯酋迪拜、中國中國香港等地設有主要海外分支機構;全球業(yè)務覆蓋600多個城市及地區(qū)。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