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探路智能音箱 AI可能帶著風險敲開你的家門

(原標題:蘋果探路智能音箱 AI可能帶著風險敲開你的家門)

在蘋果發(fā)布HomePod智能音箱后,一夜之間,人類似乎進入了智能時代。大科技公司似乎都準備將語音作為人機交互的下一個主流方式,此前,亞馬遜Echo已經實現了用語音網上購物。

除了智能音箱,如今很多人家里都裝有智能家居產品,小到智能門鈴,大到智能冰箱等,似乎在印證一個觀點:家里,即下一個戰(zhàn)場。但,這些智能產品安全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采訪發(fā)現,這些產品的安全問題真實存在,大多數企業(yè)在推出產品的同時并沒有對應地解決安全問題。在智能時代,以前只在好萊塢電影中看到的智能犯罪極可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音箱安全問題并未解決

上月,蘋果公司發(fā)布了一款被名為HomePod的智能音箱,這是一款具有人工智能(AI)的音箱,除了音樂播放功能以外,HomePod通過內置的智能語音助手Siri來實現語音方式的人機智能交互,回答用戶提出的相關問題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務等。

此前,包括谷歌(Google Home)、亞馬遜(Echo)、微軟(Invoke)等巨頭,都已經有具體的智能音箱產品問世,比如亞馬遜Echo是智能音箱領域的第一個產品,除了語音點歌,Echo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叫Uber、訂購披薩甚至操作銀行賬戶等服務。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2016年亞馬遜Echo音箱出貨量超過500萬臺。該機構預計,到2022年,北美三分之一的家庭會配備智能音箱。表面上這是一場圍繞智能音箱的“卡位戰(zhàn)”,但從更深層角度看,科技公司只是借此進入家居場景,目標是切入未來更大的人工智能市場,因為硬件背后的語音平臺,有機會成為物聯(lián)網時代的“操作系統(tǒng)”,連接全新的產業(yè)生態(tài)。

無論是智能音箱還是各種智能助理,其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它們在接受到特定的語音信息后,把你的聲音信息發(fā)送到服務器上,再給予用戶回應。于是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但萬一開發(fā)廠商的系統(tǒng)被攻擊泄密了呢?在上月蘋果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蘋果營銷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只是明確,HomePod的數據將會被加密,并未給出更詳盡的安全方案。

iDST語音組高級專家鄢志杰指出,就IoT(物聯(lián)網)設備上的語音交互產品而言,在個人隱私方面,一般會有多種手段進行保護。首先,設備不會始終將錄制的語音上傳到云端,而是在用戶明確喚醒設備后,才會產生與云端的數據交換;其次,設備上應設置明確的“暫停拾音”的功能,將絕對的控制權交給用戶;最后,在云端數據存儲方面,也要有相應的機制來保障,確保數據“脫敏”。鄢志杰還表示,這絕不僅僅是語音交互產品獨有的問題,更多是一個云計算大趨勢下共性的問題。

智能設備面臨三種攻擊

如今,手機已成為人們必備的智能設備之一,支付、鎖屏都使用指紋解鎖,但你想過沒有,它真的安全嗎?

在指紋算法供應商Precise Biometrics北美市場高級總監(jiān)Mark Cornett看來,指紋會殘留在大量物體的表面,可以利用一系列現有方法(如膠帶拓取、氰基丙烯酸酯煙熏、照相術)在60秒內輕松獲取一枚潛指紋。一旦潛指紋被拓取成功并進行數字化,就很容易通過一些日常家用材料來(如明膠、乳膠漆和橡皮泥)制作指紋模具和假指紋。另外,用3D打印機即可打印高清晰的模具。

對于手機支付安全,WiFi萬能鑰匙首席安全官龔蔚表示,“大額支付本身會有二次認證,目前假指紋技術也只是在現于一些專業(yè)安全技術研究的團隊,并不是普通的人可以模擬的,所以大家還是完全可以放心使用的。但隨著指紋作為更多的身份認證的主要方式,他的安全性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重視,日后你可能不會再想起自己的密碼是否簡單,而會去關心自己的指紋有沒有被泄露?!?/p>

根據龔蔚的說法,未來智能設備可能會更多泄露我們的隱私。“在地下產業(yè)里面,有很多攝像頭可以免費觀看各式各樣的別人的生活,文藝青年以及單身青年主題都可以找到,但如果你要看到直播的這個房間,有時候會充錢。”

龔蔚指出,未來智能設備可能發(fā)生的安全隱患只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來自智能設備和智能攻擊。家里的智能攝像頭、智能門鈴或者智能電燈泡,都可以成為幕后黑客控制的傀儡,發(fā)起大規(guī)模的攻擊。

其次,基于大數據的挖掘攻擊。利用大數據提供的設備認證,它可以辨別這是你的手機,以及通過GPS位置等形式來“鎖定”一個人。未來甚至手機來電也可能會被模仿。

再次,類似敲詐類的攻擊。這種攻擊未來也會越來越普及,不像以前簡單的木馬形式,類似敲詐勒索的軟件,未來可以向智能設備轉移。

智能鎖靠不靠譜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智能鎖也被廣泛熟知。中國智能家居產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周軍曾對外透露,2016年中國智能鎖的出貨量已經達到了300萬把,產值在30億~50億元之間。在一個縣城,一家做智能鎖的企業(yè)半天就賣出了170把智能鎖,“全部都是1500-2000元的鎖,你還能說用戶沒有消費能力?”

記者發(fā)現,在大型電商平臺的搜索框里鍵入智能門鎖,就有包括三星、松下、羅曼斯、海爾等各種品牌,價格少輒幾百元,動輒上萬元。很多智能門鎖標榜自己特別“黑科技”,功能不僅僅只是密碼那么簡單,更有活體指紋解鎖等。

盡管智能門鎖市場十分火爆,但這些智能門鎖真的可以防住外來侵入者嗎?龔蔚表示,“我們技術分析看了一些智能門鎖設備,應該說他們只是考慮了滿足用戶功能上的需求,根本沒有實力也沒有能力去考慮安全。”

從事大數據方面的專業(yè)人士也向記者指出,在沒有曝出安全事件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覺得這樣的產品非常好,而一旦發(fā)生安全事件,那么這些產品很快將面臨信任危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7-04
蘋果探路智能音箱 AI可能帶著風險敲開你的家門
蘋果探路智能音箱 AI可能帶著風險敲開你的家門,AI 音箱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