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杰倫入局NFT的內在邏輯
文/孟永輝
對于周杰倫入局NFT,我是一點都不感覺到意外的。
讓我略顯意外的是,很多人竟然認為周杰倫入局元宇宙。
可以確定的是,人們對于周杰倫究竟是入局NFT還是入局元宇宙的不同看法,表明了他們對于這兩個概念的模糊。
盡管NFT和元宇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簡單地將NFT與元宇宙劃等號,暴露出來的是人們對于它們的模糊理解。
在我看來,NFT是一種較為純粹的藝術品數字化的存在,而元宇宙則是一個相對綜合性的概念。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周杰倫入局的更像是NFT,而非元宇宙。
無論是周杰倫入局的是NFT,還是入局的是元宇宙,我們都可以看出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與區(qū)塊鏈相關的領域里。
這其實是區(qū)塊鏈對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影響開始變得深入、全面和成熟的表現。
人們在看待區(qū)塊鏈的問題上已經從單純意義上的狂熱的暴富,轉變成了較為理性而客觀的與人們的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
在看待周杰倫入局NFT的問題上,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更加正確的看法,而非簡單意義上的跟風。
周杰倫入局NFT是明星品牌化的必然
事實上,早在周杰倫入局NFT之前,業(yè)已有諸多明星投身到了數字藝術品和收藏品的懷抱。
比如,NBA的籃球巨星庫里。
深入分析,明星們入局NFT的內在邏輯,我們就會發(fā)現,他們通常將自身的IP形象進行數字化的處理,以更好地實現自身品牌的運作。
作為一種全新的方式和手段,借助NFT的手段,明星們的確找到了一種全新的商業(yè)變現的方式和方法。
對于周杰倫來講,此次入局NFT,更多地是在緊跟這樣一種潮流和趨勢。
通過將自身的IP形象與新生的數字化技術實現深度融合,以達到更好地維系自我品牌,更好地實現商業(yè)化變現的目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周杰倫入局NFT,其實是一種必然。
可以確定的是,縱然沒有NFT,周杰倫同樣將會通過其他的途徑和方式來做自身品牌的商業(yè)化探索。
透過他入局NFT,我們真正應該看到的是,作為一種數字化的方式和手段,NFT的確為諸多明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商業(yè)化的模式,進一步拉近他們與粉絲群體之間的距離,更好地進行商業(yè)化的嘗試。
周杰倫入局NFT是區(qū)塊鏈成熟的必然
不得不說的是,現在人們對于區(qū)塊鏈的看法和認識,開始變得越來越客觀和理性。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當初僅僅只是將區(qū)塊鏈看成是一種暴富手段的想法,開始探索有關區(qū)塊鏈與現實行業(yè)結合的方式和方法。
如果僅僅只是以早期的區(qū)塊鏈來看待這一點,很顯然是不行的。
區(qū)塊鏈必然不斷地成熟和演進,才能真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接受,才能與越來越多的行業(yè)深度結合在一起。
此次周杰倫入局NFT,其實是區(qū)塊鏈的發(fā)展真正開始變得成熟的直接體現。
我更加愿意將其看成是區(qū)塊鏈開始走向成熟的必然。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區(qū)塊鏈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完善,我們還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行業(yè)與區(qū)塊鏈產生聯系,從根本上顛覆傳統行業(yè)的運作邏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有區(qū)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完善,如果區(qū)塊鏈技術依然僅僅只是當初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模式,那么,NFT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現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周杰倫入局NFT,從本質上來看,更多的是區(qū)塊鏈技術開始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標志。
正是有了這樣一種成熟,我們才能看到它與越來越多的行業(yè)產生聯系。
事實上,除了NFT之外,還有很多衍生于區(qū)塊鏈的新概念,可以說,每一個新概念的誕生,基本上都是由區(qū)塊鏈技術的底層進化所驅動的。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區(qū)塊鏈技術的不斷進化和完善,那么,諸如此類的衍生于區(qū)塊鏈的概念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現的。
周杰倫入局NFT,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一直以來,我都秉持一種觀點,即區(qū)塊鏈若想要發(fā)揮出它的最大的功能和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個足夠多元,足夠豐富的生態(tài)。
只有建立了足夠多元、足夠豐富的生態(tài),并且真正將人們生活和生產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全部聯通在一起,區(qū)塊鏈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而周杰倫入局的僅僅只是一個文化娛樂類的門類。
他的入局所導致的一個最為直接的結果就是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認識區(qū)塊鏈,并且去探索用區(qū)塊鏈的技術去解決那些用互聯網的技術無法解決的困境和難題。
我們在看到周杰倫入局NFT的問題上,需要更多地看到的是,他的引領與帶動作用。
此舉將會引發(f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正視區(qū)塊鏈,將會讓人們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索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新的解決方案。
當人們的這種探索開始鋪開,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領域與區(qū)塊鏈產生聯系,這些領域的痛點和難題將會在區(qū)塊鏈的身上找到解決方案。
如果將區(qū)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上的應用看成是一個萌芽的話,那么,當NFT開始出現,特別是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NFT,則是區(qū)塊鏈的發(fā)展真正開始成熟的重要標志。
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之后,區(qū)塊鏈的技術將會愈加成熟,它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將會愈加緊密,由此,將會建立起一個龐大且豐富的基于區(qū)塊鏈的生態(tài)系統。
由此,區(qū)塊鏈將不再僅僅只是局限于某些領域,某些行業(yè)的存在,而是將會變成一個像互聯網那樣,與人們的吃穿住用行等諸多領域都產生聯系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周杰倫入局NFT將會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區(qū)塊鏈,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用區(qū)塊鏈的方式和方式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真正將熱門的生活帶入到一個叫區(qū)塊鏈的全新時代。
周杰倫入局NFT,印證了元宇宙的現實可能性
盡管外界一直搞不懂周杰倫究竟入局的是元宇宙,還是入局的是NFT,但是,我們透過周杰倫入局NFT,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元宇宙的現實可能性。
所謂的元宇宙,并不是什么虛假的概念,而是可以落地的,可以真實觸摸的全新存在。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論,其實主要是由于NFT與元宇宙之間的諸多聯系所決定的。
如果一定要找到這些諸多聯系背后的,更加深層次的內在原因,我更加愿意將其歸結為,NFT與元宇宙本身與區(qū)塊鏈之間的密切聯系。
換句話說,NFT和元宇宙都是從區(qū)塊鏈的身上衍生出來的。
當我們從區(qū)塊鏈的角度來看到NFT和元宇宙的關系時,又不得不提及另外一個問題,即,人們始終都沒有搞懂區(qū)塊鏈與元宇宙之間的關系,正如他們并未真正搞懂NFT與元宇宙之間的關系一樣。
我認為,無論元宇宙可以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多么重大的影響,無論元宇宙本身蘊藏著多么大的市場潛能,我們都應該看到的是,元宇宙是一個衍生于區(qū)塊鏈,依賴于區(qū)塊鏈的存在。
如果沒有區(qū)塊鏈,元宇宙是一個無法實現的遙遠的夢。
當元宇宙的概念出現之后,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以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諸多新技術來定義它。
不可否認的是,元宇宙的實現的確需要這些新技術,但是,我們同樣要明確的是,這些新技術在元宇宙時代的角色和地位并不是相同的。
換句話說,它們并不是通過簡單相加的方式來實現元宇宙的,而是需要深度地融合與聯通。
如果新技術無法實現完美聯通,而僅僅只是簡單相加,那么,所謂的元宇宙就僅僅只是一個技術的集合體,而沒有蛻變成為一個有機體。
那么,這些新技術如何實現深度融合呢?
我認為,要借助區(qū)塊鏈的技術,要發(fā)揮區(qū)塊鏈的能力,才能讓不同的技術實現聯通,才能真正產生一個全新的物種,形成一個叫做元宇宙的時代。
當周杰倫入局NFT,為我們展現出來的是區(qū)塊鏈技術在藝術品領域的功能和作用。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個事件看到的是,當區(qū)塊鏈技術與其他的行業(yè),與其他的技術結合之后的顛覆性的改變。
而當區(qū)塊鏈真正做到了這一點,真正將我們帶入到的,就是一個叫做元宇宙的全新時代。
基于此,我們幾乎可以斷定的是,透過周杰倫入局NFT,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元宇宙的現實可能性。
結語
當周杰倫入局NFT,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區(qū)塊鏈身上。
然而,更多的人將周杰倫入局NFT與當下火熱的元宇宙結合在一起,甚至還有人認為,周杰倫入局了元宇宙。
造成這樣一種認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并未真正搞清楚NFT與元宇宙之間的聯系,特別是沒有搞清楚區(qū)塊鏈與NFT和元宇宙之間的聯系。
站在區(qū)塊鏈的角度來分析和看待周杰倫入局NFT這件事,并且找到其中的內在邏輯,才能真正把握周杰倫入局NFT的根本原因。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yè)研究專家,戰(zhàn)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yè)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