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挑戰(zhàn)實名社交,成率幾何?

支付寶和微信各自有自己的江湖地位,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可微信遲遲找不到贏利模式,最終將自己的未來賭在支付上,還創(chuàng)造性的用“連接一切”來描述戰(zhàn)略,這就讓兩大平臺逐漸面臨互相進入的決戰(zhàn)。

在以前,面對微信的咄咄逼人,阿里巴巴大多數(shù)時候是采取戰(zhàn)術上迎頭痛擊,在戰(zhàn)略上卻是用單項的新產品來對標,被當成靶子的支付寶一直按兵不動。我們都知道,對于產品也是一樣,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支付寶在一個股市哀鳴的季節(jié)里,突然宣布換標換色且推出了社交功能,毫無保留的深入到微信的核心領域,或者說,支付寶將微信的幾乎所有功能一下子都集成到了支付寶里,正印證了馬云當年要在夏天里殺到企鵝老家的宣誓。

在中國,頂著社交網(wǎng)絡光環(huán)的是騰訊,即便騰訊從來都不是一家徹底的社交網(wǎng)絡公司,騰訊旗下的QQ與微信是即時通信社交工具里的巨無霸,任何其他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都沒有能夠對其有絲毫的撼動,阿里巴巴此前推出的來往也基本宣告失敗。這次,支付寶帶著“錢”氣勢洶洶而來,會對微信有所觸動嗎?

君子之交淡如水,錢與社交本來就離得很遠,可是,微信卻矢志不渝的在移動支付上發(fā)力,在與移動支付相關的任何場景上與支付寶展開了差不多兩年的大戰(zhàn),后來還發(fā)展起來微商勢力,希望借助社交進入屢戰(zhàn)屢敗的電商。不過,微信的社交進入支付的道路并不是坦途,微信支付大戰(zhàn)勢頭遇阻,而微商更是盛極而衰,可見社交與金融之間的縫隙很難填平。

支付寶與微信的裝機量都很大,在手機客戶端里都屬于超級APP,但是兩者的使用情況卻差異很大。支付寶屬于功能性應用,經常用其轉賬或理財?shù)挠脩舸蜷_的次數(shù)可能多一些,其他的很多人只是作為支付的時候才會想起來的工具,平時不會頻繁的開啟,由此造成了很多新功能客戶都不知道,支付寶也成為了低頻應用的代表。反之,微信有朋友圈有群,還有大量的八卦新聞,很多人在有事沒事的時候就會打開,微信成為了高頻應用的代表。

支付寶雖然用戶使用率比較低,但是價值大,里面是金錢,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涉及到錢,屬于重量級的價值應用,所以步步謹慎,用戶對其安全性的要求極高。當然,支付寶為了保證其交易的安全性,也對用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賬戶實名制,甚至還要求有理財需求的用戶必須進行身份證的驗證,加上支付寶連接著淘寶天貓及其他很多電商應用,用戶的地址、電話和交易記錄都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賬戶的真實有效。

與支付寶不同,與QQ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微信至今無法做到實名制,微信里的零錢包甚至都被人質疑缺乏合法牌照。實際上,這也是微信面臨的兩難,實名制是通往電商和金融的必須途徑,而實名制也是中國式網(wǎng)絡社交的滑鐵盧。微信如果不強制性的實名制,不管是電商還是支付,都不可能實現(xiàn)突破,但如果強制實名制,微信的基礎也就垮了,弄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社交金融這個領域,以往微信從來都是挑戰(zhàn)者,通過社交來進入金融,而支付寶在被動的防守,因為脫胎于PC端的支付寶根本沒有社交的必要,也沒有社交的基礎基因。但是,由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O2O越來越成為現(xiàn)實,支付的場景更多的將人與錢連接在一起,支付寶也有了做社交的本錢。

我們可以簡單的打個比喻,我們每個人的支付寶是一個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在訓練營里已經個個都學會了全能本領,但是缺乏人與人之間的團隊集成,支付寶現(xiàn)在要作的正是將大家的支付寶編練起來形成集團戰(zhàn)斗力,而微信的做法是先把一群人一群人的組合了起來,但這些人的素質和能力參差不齊,需要的是在構成社群團隊之后再逐個的讓士兵去修煉提升,至于誰更有戰(zhàn)斗力,那就取決于兩家不同的發(fā)展速度。

實名制的社交發(fā)展必然難度極大,但可以從一些具有特色的業(yè)務開始,比如社群與理財投資的直接結合,商家優(yōu)惠與支付的結合,朋友之間的借貸和信托,這些都具有實名的需求且與錢高度相關,依托支付寶、余額寶等各種理財應用和線上線下的支付能力,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一些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產品,就會像旺旺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而一旦在社交方面有所進展,那怕只是一小步,都會大大提升支付寶的使用頻率,對于其新產品的推廣和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地位大有裨益。

所以,支付寶社交的成敗不在于普通用戶的活躍程度,而在于商家和掌握錢的機構的用心程度和使用程度,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挺進實名制社交,支付寶任重而道遠。

【每日一文,堅持十年,歡迎業(yè)界讀者溝通交流,請微博 @馬繼華 或加微信公眾號“北國騎士”】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07-14
支付寶挑戰(zhàn)實名社交,成率幾何?
支付寶和微信各自有自己的江湖地位,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可微信遲遲找不到贏利模式,最終將自己的未來賭在支付上,還創(chuàng)造性的用“連接一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