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應用,可以查詢個人由央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信用報告。這是知名金融搜索平臺融360于7月中下旬推出的全新版APP上一個醒目的功能。據融360相關開發(fā)人員介紹,這個服務目前在互聯(lián)網金融領域尚屬前沿功能,之后還將陸續(xù)增加各類商業(yè)征信的一站式查詢服務,使國內金融用戶能夠很方便地了解到自己的信用狀況。
據融360的用戶調研發(fā)現(xiàn),高達9成以上的用戶在貸款之前并不了解自己的信用狀況。由于信用卡的普及,用戶哪怕有一個月沒有及時償還貸款,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信用瑕疵,進而有可能會影響到未來的貸款能力和貸款成本。
躺著接受金融服務
隨手查詢自己的信用狀況,是融360全新版APP中“金融查詢”功能中的一個。使用這個新版APP,可以查房貸利率、稅費、理財收益。還可以在海量的貸款、信用卡和理財產品中,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比較查詢,甚至手機申請購買金融產品。
“過去只有在銀行開門營業(yè)的時間用戶才能去辦理業(yè)務,3年半前融360將貸款的申請服務搬到線上,用戶可以坐在電腦前搜索比價。現(xiàn)在用戶躺在沙發(fā)上和床上,用手機就能隨時進行智能化的金融決策,接受金融服務。”融360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EO葉大清表示。
這是一款全面整合知識訊息、工具、比價服務和產品購買等各項主要功能的超級金融APP.融360將其定位為“隨身金融專家和超市”.在日前的產品公布會上,葉大清表示,融360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轉型為一家移動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目前,在融360的所有業(yè)務中,來自移動端的流量約為70%,貸款申請金額的50%以上來自移動端。
痛點需求:快速比價
目前在融360新版APP上,用戶可以進行搜索比價的信用卡有10000多張,理財產品80000個,貸款產品70000款。解決好用戶通過移動設備進行快速產品比價決策,隨后進行申請,這是融360首先致力于解決的用戶痛點。
結合大數(shù)據風控的移動布局,是融360今年的一個戰(zhàn)略重點。新版的超級APP是公司基于過去一年半的經驗,充分分析用戶基礎上的結果。融360第一個APP在2013年底在應用市場上架。截止到目前,公司分別推出了多款適用不同具體業(yè)務的APP,例如融360貸款、房貸助手、卡管家、我要辦卡、理財大全和我要接單等。迄今已累積了1000多萬的申請用戶。
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理財、網貸和信用卡應用服務,然而核心功能為用戶比價搜索金融產品的應用卻非常少。葉大清表示,這是因為前端介面的簡單背后,需要對接的大量金融線下資源,強有力的運營能力,以及基于大數(shù)據的風控技術,這些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艱苦積累。
“就像淘寶、去哪兒本身的應用場景就是比較產品內容、質量、價格,融360做的也是比較金融產品的場景,老百姓有這個需求。我們通過移動端提供多樣和方便的選擇,幫助用戶來快速決策。”葉大清說。
移動端:年輕一代的天下
雖然貸款產品相對于其他商品來講頻次不算高,“融360”移動應用的用戶打開率和粘性表現(xiàn)卻很明顯。每天單個用戶平均打開次數(shù)3-5次。每次使用時長3-10分鐘及以上的占一半以上。這一方面體現(xiàn)出移動應用在金融服務方面的便捷和高效,另一方面則可以看到年輕一代接受金融服務的習慣正在發(fā)生變化。
“跑一次銀行的時間,可以在應用上完成N個金融需求了。”這是用戶的普遍反饋。融360的數(shù)字表明,移動端的用戶較PC端用戶更年輕,信用貸款占比更高,消費貸款占比更高。目前移動用戶絕對數(shù)量排名前五的城市為: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和天津。使用移動端申請貸款和信用卡的主流消費者人群是白領階層,以個人消費貸和小額貸款為主,申請金額70%集中在十萬元以下。而華東、華南地區(qū)中小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在移動端申請經營貸的比例,普遍高于其在PC端的比例。
葉大清透露,下一步APP會開通一個重要的功能,即直接用手機快速申請小額貸款。這個名為“極速貸”的信貸服務將由合作機構提供貸款資金,針對特定快速小額貸款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申請-審核-放款完全在線實現(xiàn)。利率則依據借款人在融360的大數(shù)據風控系統(tǒng)的評分而定。最快10分鐘審批、24小時放款。“這是基于信用大數(shù)據的創(chuàng)新產品,我們在網頁端已經進行了嘗試,相信很適合在移動端發(fā)力。”
- “黑科技”亮相第三屆軟件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會 AI+VR駕駛模擬器引關注
- 哈啰Robotaxi破局之戰(zhàn):30億大手筆能否打破行業(yè)僵局?
- 小猿AI智慧教育引領行業(yè)新潮流,下載量飆升榜首,重塑學習新體驗
- 穩(wěn)定幣風波再起,京東嚴正聲明:堅決維護市場秩序
- 知乎直答升級:解鎖訂閱與內容分享,探索知識新玩法!
- 百望股份攜手沐曦集成電路,共創(chuàng)智能芯片新紀元
- 螞蟻科技開放香港四大核心技術:助力香港區(qū)塊鏈與人工智能發(fā)展,打造未來科技新生態(tài)
- 福特CEO反思中國電動汽車崛起:中國速度引發(fā)深思,電動汽車發(fā)展如何令人自慚形穢
- 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落地新加坡:打破自動駕駛落地之困?
- 蘋果將推廉價版MacBook:破繭之作,A18 Pro芯片領銜,輕薄與性能并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