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小刀)4月12日,不久前,特斯拉發(fā)布警報說,由于交付量下降,而且調整了價格,3月所在季度的凈利潤將會受到負面影響。今年,特斯拉的目標是銷售36-40萬輛汽車。3月所在季度的銷量目標是6.3萬輛,占36萬量的18%,占40萬量的16%。平均來說,在今年余下幾個季度,每個季度的銷量至少要達到9.9萬輛。
問題來了:特斯拉需要融入更多現(xiàn)金才能繼續(xù)航行?
為了降低成本,特斯拉正在關閉大多數(shù)專賣店,進一步降低汽車價格。目前有10600輛汽車正在運送,未來幾個季度會減少,由于特斯拉只有一座制造工廠,要生產的汽車數(shù)量可能會增加。為了擴充制造設施,特斯拉需要更多資金。
幾天前,Morgan Stanley首席汽車分析師Adam Jonas將特斯拉的目標價從260美元降到240美元,評級為“持有”。Adam Jonas的新報告有點悲觀,和華爾街的看法一致,它們都認為特斯拉汽車需求正在萎縮。2019年,Adam Jonas預計特斯拉將會發(fā)行價值25億美元的新股票,用來緩解現(xiàn)金危機,特斯拉持有的現(xiàn)金已經不足20億美元。以前,特斯拉融資時每股大約250美元。
到底特斯拉汽車的需求出了什么問題呢?事實上和需求無關,而是與需求增長有關。一些樂觀的分析師認為,按照特斯拉的增速,它能在美國汽車市場拿下相當大的一部分份額。2017年,Loup Ventures分析師Gene Munster曾說,特斯拉汽車在北美的目標市場規(guī)??蛇_110萬輛。之前特斯拉的增長的確不錯,2018年銷售汽車接近25萬輛,但是遠沒有達到1950年代通用汽車在美國市場的地位,當時通用汽車占了美國市場的50%,現(xiàn)在只占20%。
ARK Invest分析師Cathie Wood更樂觀,他認為,未來特斯拉的股價會沖到4000美元,到時它會成為交通服務行業(yè)的主導企業(yè),雖然現(xiàn)在特斯拉還沒有涉足這一領域。
兩位分析師的觀點如果想正確,必須以“需求增長”作為基礎,硅谷一直倡導“破壞”和“顛覆”,如果想將特斯拉劃入此行列,“需求增長”是重要指標之一。需求增長是模糊、抽象的,要獲得需求上的增長,特斯拉最好不要成為一家汽車公司。
為什么這樣說?不論汽車制造商生產電動汽車還是汽油汽車,汽車業(yè)務的經濟屬性都是大家已經心知肚明的。對于看好特斯拉的人來說,將它視為汽車公司這一想法有點讓人失望。
真是這樣嗎?不一定。過去幾個季度的數(shù)據(jù)證明,特斯拉作為汽車制造商可以攫取大量現(xiàn)金。2018年四季度,特斯拉獲得現(xiàn)金7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營收達到70多億美元。汽車企業(yè)很會燒錢,而特斯拉獲得如此多的現(xiàn)金,這是一件好事,真正的難題在于如何創(chuàng)造并維持健康的利潤。
特斯拉獲得巨額現(xiàn)金不是通過主導市場或者巨額銷量來實現(xiàn)的,而是通過定價,就像奢侈品牌法拉利、保時捷一樣。奢侈汽車很貴,利潤率可以達到15-25%。兩大品牌并不依賴“需求增長”。直到最近,法拉利才提高生產目標,當保時捷試圖進入新細分市場(比如SUV)時,總是想著保持健康的利潤率,不能比過去低。
特斯拉的狀況有點相似。從本質上講,它是奢侈電動汽車制造商,在特斯拉出現(xiàn)之前,這個市場的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現(xiàn)在呢?特斯拉在美國汽車銷量中所占的份額已經超過預期,達到年銷量的3%,與大眾在美國的份額差不多,不要忘了,大眾可是大眾品牌??傊厮估诿绹氖袌龇蓊~比奢侈品牌占據(jù)的份額高。
還有一點更重要:這個市場份額是特斯拉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是一件好事,如果特斯拉想從寶馬手中奪取份額,就要投入大量資金。美國汽車市場的份額多年來一直保持穩(wěn)定,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在美國,由于沒有足夠多的新汽車買家,特斯拉想維持目前的增速有點難,歐洲中國能否帶來增長也存在疑問。在此種環(huán)境下,投資者本應該更加關注利潤率,而不是增長。
可惜投資者還是盯著增長不放松。對特斯拉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按現(xiàn)在的規(guī)模,特斯拉汽車的需求已經不小了,至少在美國是這樣的。每年制造大約40萬輛汽車,每輛汽車的利潤率可以達到10%以上,已經不錯了。如果特斯拉堅持進入大眾市場,銷售更多的低價汽車,利潤率會降低,這些汽車無法帶來足夠多的現(xiàn)金。
正因如此,我們說特斯拉碰到了“需求危機”,并不是說大家不想買特斯拉汽車,而是分析師猛然醒悟,發(fā)現(xiàn)特斯拉汽車未來的“需求增長”力度并不強勁。僅僅2年,特斯拉在美國的份額就超過了寶馬,如果特斯拉能夠找到方法,證明自己的利潤率可以達到寶馬等級,大家的擔心就會一掃而空。
- 華為鴻蒙電腦來了!真正挑戰(zhàn)Wintel的先鋒力量
- 模型越新幻覺越重!AI幻覺扣住產業(yè)發(fā)展命脈
- 超聚變閃耀數(shù)字中國建設峰會:釋放數(shù)智生產力,共建智能體時代
- 外媒看上海車展:特斯拉再次缺席,中國車企集體閃耀
- 外媒:DeepSeek震撼世界 中國大學成為AI人才池
- 透視超聚變探索者大會2025:超聚變的“變”與“不變”
- 螞蟻上線100余個AI醫(yī)療智能體,“AI醫(yī)生”靠譜嗎?
- 5G-AxAI融智創(chuàng)新落地“浙里”,“杭州六小龍”或成群而來
- 美國電信業(yè)員工5年銳減14萬,原因何在?
- 通信+AI新動向!德電與谷歌云合作開發(fā)網絡智能體,優(yōu)化RAN運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