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中,基站停電了,道路被封,他們拖著400多斤重的發(fā)電機在雪中前行數(shù)百米;傳輸桿路被汽車撞裂了,他們冒雪趕往現(xiàn)場,靠人力將桿路放倒修理;低溫下電纜容易發(fā)生故障,他們24小時值班徒步巡視檢修……這是江蘇移動網絡保障人員力同心抗暴雪保通信的一個個縮影。面對1月24日開始的暴雪嚴寒,江蘇移動各級黨組織組建黨員突擊隊,帶領廣大一線員工打響全省通信保衛(wèi)戰(zhàn),為江蘇“兩會”期間的通信暢通提供堅實保障。
鎮(zhèn)江禹山北路節(jié)點站因大雪導致停電,該站點地處深山,車輛無法到達,移動工作人員人抬油機到達現(xiàn)場保障發(fā)電。
風雪中
他們及時搶修不延誤
“山頂酒店樓頂饋線故障告警!”1月24日晚上10時20分,一條告警信息打破了無錫移動網絡部的平靜。幾分鐘后,應急通信黨員突擊隊隊長郭苑苑就已集結隊員驅車趕往現(xiàn)場。
到達現(xiàn)場時,山頂酒店的樓頂饋線已被暴雪壓倒,直接影響周邊500戶居民的正常通信。面對刺骨的寒風、濕滑的地面以及夜間作業(yè)的危險,郭苑苑沒有絲毫猶豫,在隊友周旭的幫助下做好安全防護后,就立即爬上積滿雪的樓頂,用凍得通紅的雙手將刮倒的饋線重新綁扎緊固,再找到饋線接頭故障點重新包封。平日里簡單的操作也因風雪而變得異常困難。兩個多小時后,搶修完畢,兩人也成了“雪人”,鞋襪衣衫被雪水浸透,雙手幾乎凍僵。
早在今冬第二輪持續(xù)低溫降雪天氣到來之前,江蘇移動就開始時刻關注天氣情況,針對雨雪災害可能引起的通信桿路倒桿、線路被壓斷、停電、交通阻斷等情況,制定應對措施及方案。當大雪封城,寒意席卷每一個角落,移動搶修人員仍然冒雪前行,克服氣溫低、天黑、路滑難行等困難,有條不紊地開展網絡保障工作。
1月25日7時,因積雪路滑,徐州邳州隆湖大橋上的車輛撞裂了防護欄,光纜被撞斷,搶修人員蹲在地上進行熔纖,寒風飛雪下,雙手已經凍得冰冷發(fā)麻。一個小時后,線路恢復正常。
1月24日,移動搶修人員冒著風雪對江蘇省“兩會”主會場之一的鐘山賓館樓頂機房進行饋線更換;25日,南通胡集一處移動桿路被打滑的汽車撞斷,搶修人員立即進行加固處理,同時就近抽調桿路進行替換;26日,因積雪路滑,邳州隆湖大橋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撞斷了光纜,搶修人員顧不得凍得發(fā)麻的雙手,蹲在地上熔接光纜,一干就是一個多小時……
雪勢越猛烈,越顯負重前行的身影珍貴。盡管此輪降雪持續(xù)時間長、累計降雪量大、積雪明顯,但蘇州、常州、鎮(zhèn)江、淮安、泰州、鹽城等市分公司第一時間組織黨員突擊隊進行搶修及發(fā)電保障,確保網絡穩(wěn)定、暢通。
風雪中
他們24小時巡檢不停歇
除應對各類突發(fā)網絡故障外,江蘇移動還發(fā)動一線骨干黨員進行24小時值班巡檢:及時清除光纜和機房的積雪積水,做好外露設施的防凍工作,以及搶修車輛的防滑準備,備齊各類保障物資;調撥線路維護人員對敏感地段的線路、桿路徒步巡視,加固危險桿路、吊線,消除安全隱患。
對于南京移動網絡部黨員突擊隊隊長李程來說,這次抗暴雪保通信的“戰(zhàn)爭”格外艱巨。暴雪襲城之時,恰逢江蘇省“兩會”,壓力可想而知。大雪期間,每天一大早,他都要帶領隊員奔赴秦淮區(qū)所有的彩鋼板基站機房進行安全檢查。因為積雪會將彩鋼板房的屋頂壓出縫隙,而滴漏的雪水嚴重威脅著基站內的設備安全。為此,及時清除彩鋼板基站屋頂?shù)姆e雪,就成了他們這幾天的“必修課”。
1月25日9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博覽中心附近的基站因大雪導致停電。因基站在風景區(qū),道路封閉,只能步行進入。黨員先鋒不顧嚴寒,合力抬著發(fā)電油機,在雪地里一步一個腳印往機房慢慢挪去。一小時后,險情解除。
與李程一樣默默奮斗的,還有常州移動溧陽應急保障黨員突擊隊負責物資準備的史芪緯和他的伙伴們。這兩天,每天天不亮,史芪緯就到了公司,一邊對維護車輛進行檢查,一邊與供電部門聯(lián)系,及早掌握停電信息,組織基站發(fā)電。暴雪無法阻擋的,還有蘇州移動吳江分公司黨支部“網絡建維爭優(yōu)”突擊隊的步伐。他們冒著大雪嚴寒,一處一處地摸排吳江區(qū)域的核心節(jié)點機房、樓頂邊際網,及時排除網絡安全隱患。如果遇到發(fā)電車無法通過的鄉(xiāng)間小路,他們還要下車鏟雪、推車,往往出來沒多長時間,鞋襪就已濕透。
截至1月26日8時,大雪造成江蘇移動全省累計136個基站停電、52個基站退服。在此期間,江蘇移動全省累計出動巡檢人員375人次、車輛126輛次、發(fā)電油機55臺。目前,停電、退服的通信基站已基本恢復,未出現(xiàn)光纜受損及機房停電導致的網絡傳輸設備中斷現(xiàn)象。未來幾天,江蘇移動將持續(xù)備戰(zhàn),做好網絡通信保障工作。
- WinWin高端訪談:菲律賓Smart以5G Max推動體驗進化,重新定義5G價值邊界
- 通用人工智能備受矚目,但工業(yè)人工智能將發(fā)揮巨大作用|觀察
- 到2029年,交通管理市場預計將達到757.4億美元
- 為什么核能可能是滿足人工智能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的關鍵
- 到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預計將達到5372.7億美元
- 為何“脫碳”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 AI和AaaS如何助力企業(yè)IT轉型
- 聚焦“智聯(lián)、智艙、智城”,中國移動發(fā)布“AI CAR”服務體系
- 中國電信柯瑞文:適度超前開展智算建設,進一步強化云智一體能力
- 打造可持續(xù)的未來:智能建筑的凈零排放路徑 | 專家視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