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消息(林想)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聯(lián)通萊蕪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波在接受《檢察日報》采訪時建議檢察機關建立大數據分析研判機制,強化智能化辦案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的作用,及時發(fā)現(xiàn)治理“死角”,形成全面綜合治理的良好環(huán)境。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迭代升級,電信網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已經成為讓老百姓不堪其擾的社會問題。隨著國家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打擊體系已經初具規(guī)模,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也已正式進入國家立法程序,“全民反詐”新格局正在形成?,F(xiàn)在需要把關注點放在健全事前防范、事中阻斷、事后溯源協(xié)同工作機制,全面構建形成“全網一體、協(xié)同聯(lián)動、技管結合、精準高效”的防范治理工作體系上,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作為近幾年兩會的高頻詞,也是代表委員最為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電信網絡詐騙層出不窮,讓老百姓不堪其擾,亟待從源頭治理上積極探索預防舉措。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4萬人,電信網絡詐騙仍呈多發(fā)高發(fā)態(tài)勢,其中,犯罪手段的多樣化以及所涉領域的廣泛性,是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據馬波介紹,山東聯(lián)通利用5G應用加大反詐宣傳力度,強化入網源頭治理,做好技術防控和警企聯(lián)動,在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網絡社交平臺逐漸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溫床’,因此對網絡空間進行綜合治理是我們不能繞過的一個話題,建議檢察機關建立大數據分析研判機制,強化智能化辦案在網絡空間治理中的作用,及時發(fā)現(xiàn)治理‘死角’,形成全面綜合治理的良好環(huán)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