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綜述(劉定洲)7月19日,上海世博中心,2024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盛大舉辦。一場主峰會、十場分論壇、十一場專場發(fā)布會以及規(guī)模宏大的線下展廳,充分展示了中國聯通在聯網通信和算網數智等領域的系列創(chuàng)新成果,以及健壯的產業(yè)發(fā)展生態(tài)。
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通品牌誕生,翻開了中國通信歷史新的一頁。在展廳,C114看到了中國聯通三十年來的多個重大時刻:緊急馳援汶川抗震救災、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提供通信保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提供通信保障、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唯一官方通信服務合作伙伴……
中國聯通的歷史傳承更是濃墨重彩。早在1880年,中國聯通的前身就建設了中國第一條電報線——津滬電報線。20世紀上半葉的抗戰(zhàn)、建國歷程中,“紅色電波”更是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影視劇津津樂道的話題,深受大眾歡迎。伴隨著建設新中國、改革開放,通信技術不斷發(fā)展,服務國家民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百年傳承記錄了中國聯通守正創(chuàng)新的歷史足跡,三十向新見證了中國聯通融合開放的發(fā)展之路?!敝袊撏ǘ麻L陳忠岳在大會上精煉地總結。藉由本屆合作伙伴大會,C114特別撰文回顧中國聯通百年傳承歷史,展望數智創(chuàng)新未來。
百年傳承紅色基因
在中國聯通的百年傳承中,紅色電波時期尤其值得一書。1920年代,中華民族內部軍閥遍地、民不聊生,外部強敵虎視,不斷入侵,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走上了歷史舞臺,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紅色電波也隨之開始了波瀾壯闊的發(fā)展生涯。
資料顯示,早在1929年,黨中央在上海延安西路建立了第一座秘密電臺。1930年12月30日,紅一方面軍在江西取得龍岡大捷,殲滅國民黨軍第18師師部和兩個旅共9000余人,繳獲了因受損只能收報的“半部電臺”,成為紅軍無線偵察事業(yè)的起點。
位于中國聯通紅色教育基地所在地寧都縣小布鎮(zhèn)紅色電波陳展館的“半部電臺”
轉戰(zhàn)陜北后,紅色通信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1935年,在中革軍委三局基礎上改制的中央軍委三局,以延安為中心建設了“八臺八網”,保障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對各抗日戰(zhàn)場和根據地的通信聯絡和指揮;開辦了無線電通信學校,全軍無線電人員由最初三大主力紅軍會師西北后的不到200名,至抗戰(zhàn)勝利時擴大至近5000名;創(chuàng)辦了延安通信材料廠,自制了大量的通信器材,保障各根據地通信工作的器材和裝備。
一部小小的電臺像一支龐大的軍隊,一份電報能抵十萬雄兵。中央軍委三局得到了黨中央重視,到1949年10月1日建國后,以中央軍委三局暨軍委電信總局為骨干,創(chuàng)建了郵電部,指導我國通信事業(yè)邁向發(fā)展新階段。
不僅在江西、在陜北,在全國各地,紅色電波深入抗戰(zhàn)前線和敵后地區(qū),為革命志士充當“耳目”。例如在北京,早在1927年,北京聯通的前身北平電信局就有中共地下黨員活動,1948年10月,北平電信局地下黨組織發(fā)動職工以“餓工”名義進行總罷工,除軍、政、新聞等電報電話外全部中斷。這次行動引發(fā)了全國響應,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2021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國資委命名首批100個中央企業(y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榜上有名。
建國后,我國通信事業(yè)取得了長足發(fā)展。其中,1958年9月29日,位于長安街的北京電報大樓舉行落成典禮,是新中國第一個國際國內通信樞紐、全國電報業(yè)務交換中心。直到如今,該大樓依然扮演重要角色,是北京聯通重要數據中心、智能呼叫中心。1976年7月1日,北京長話大樓竣工,這是中國第一個現代大型長途樞紐局,完全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目前仍然是北京聯通的通信網絡骨干樞紐。
北京電報大樓今貌
可以說,中國聯通過去三十年來參與的一系列重大時刻,既是對其通信能力保障的高度認可,同時也有紅色基因傳承積淀的歷史厚重。這些歷史塑造了聯通人的精氣神,推動中國聯通三十年不斷奮斗、并躋身全球領導運營商之列。三十向新的背后,是百年傳承。
三十年發(fā)展初心如磐
中國聯通因改革而生。三十年前,中國聯通正式掛牌成立,目標提升我國通信網絡覆蓋、加快電話服務普及,同時打破壟斷、引入競爭。
彼時,中國現代通信業(yè)處在發(fā)展初期,不僅固定電話奇缺,手機更是稀罕物事,與人民群眾迫切的通信需求形成矛盾局面。中國聯通激活了通信市場。隨后十年時間,中國聯通各省市區(qū)分公司陸續(xù)掛牌成立,借助多方力量,迅速成長為全國性的運營商,1995年,中國聯通GSM網絡開通運營;到2002年,中國聯通開通CDMA網絡,成為第一家同時運營G網和C網的運營商。2008年,中國通信業(yè)大重組,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組建了新中國聯通,成為中國三家電信基礎企業(yè)之一。
此后2017年8月,中國聯通率先“吃螃蟹”,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了包括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等民營互聯網企業(yè)股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2019年9月,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簽訂《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創(chuàng)新推動了網絡建設改革,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共建共享5G網絡,并將相關成功經驗向國外輸出。
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興。資料顯示,中國聯通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位列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前列,近年來業(yè)績持續(xù)保持穩(wěn)健增長,為股東提供了可觀回報。國資委最新公布的2023年度中央企業(yè)負責人經營業(yè)績考核結果顯示,中國聯通入選A級企業(yè)名單;《財富》雜志公布的2023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聯通位居第267位,躋身全球一流運營商之列。從用戶層面看,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聯通“大聯接”用戶突破10億大關,其中5G套餐用戶達2.8億,物聯網終端連接達5.6億。
堅守改革初心,不斷推進資本變革、網絡變革、業(yè)務變革,使得中國聯通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通信市場保持了沖勁,始終元氣滿滿。C114還記得當初中國聯通推出“大王卡”帶給行業(yè)和用戶的震動,促進了各類互聯網卡的創(chuàng)新,帶來了全社會的流量資費下降,顯著提升了用戶使用體驗。就在2024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推出了元景大模型、低空網聯、新一代CDN、領航者相控陣等十多個創(chuàng)新產品方案,服務經濟社會的多個領域。
低空網聯產品發(fā)布
各個省公司也主動求變。例如,廣東聯通推動全業(yè)務互聯網運營模式轉型,沃視頻、沃百富、沃云購、沃音樂等自有平臺升級為全國聯通基地,同時率先成立全國首個獨立法人的聯通(廣東)產業(yè)互聯網公司和研究院,中國聯通醫(yī)院信息化云化運營中心也落地廣東,快速形成“一司一院一基地”的運營新格局。
再如,浙江聯通打造的漁船安全精密智控一體化平臺“浙漁安”系統,依托衛(wèi)星寬帶通信網,實現了“寬帶入?!鄙蠞O船、海陸互聯的全覆蓋,大幅提升了漁船的風險防控能力和應急救援保障水平?!罢銤O安”已成為農業(yè)農村部智慧漁業(yè)全國唯一試點項目,并入選2022年數字化改革最佳應用。
“浙漁安”系統應用
攜手產業(yè)擁抱數智未來
三十向新。用陳忠岳的話說,就是立足新起點,邁向新征程。中國聯通將勇擔數字信息運營服務國家隊、數字技術融合創(chuàng)新排頭兵,聚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責,拓展聯網通信、算網數智主業(yè),進一步深化企業(yè)改革,在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上邁出更大步伐,著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務企業(yè)。
未來,中國聯通將圍繞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與合作伙伴同行,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創(chuàng)造聯網通信新價值,開拓算網數智新藍海。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升級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標準,與合作伙伴一起走好聯合融通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深化科技、產業(yè)、產融、戰(zhàn)略、國際五個方面的合作。
從ADSL到FTTH再到FTTR,從2G到3G、4G再到5G,中國聯通打造了覆蓋室內外的雙千兆網絡能力,并獲得了網絡安全現代產業(yè)鏈“鏈長”單位,不僅開發(fā)了多款網絡安全和人工智能產品,還進一步以AI賦能網絡和業(yè)務,塑造數智新能力,瞄準蓬勃興起的智算新產業(yè),提供創(chuàng)新模式的智算新服務。
一言以概之,實現從通信服務企業(yè)到技術服務企業(yè)的升級,加快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務企業(yè)。
就在本次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中國聯通圍繞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方向,舉辦了多個分論壇,探討新型技術的發(fā)展思路。包括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yè)化、賦能車聯網、賦能縣域發(fā)展,將人工智能應用深入到了具體的應用場景,并通過一系列行動計劃,攜手產業(yè)鏈合作伙伴,切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
此外在合作伙伴大會現場,C114注意到了產業(yè)鏈人士對于元景大模型現場演示的熱情關注;注意到了現場一筆筆合作簽約,以及各專業(yè)子公司和省公司的業(yè)務洽談;注意到了中國聯通小姐姐現場“直播帶貨”。凡此種種,展現著中國聯通昂揚的發(fā)展勢頭,以及新穎的產品和玩法,預示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元景大模型現場演示
百年傳承聯通歷史,三十周年向新出發(fā)。在我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中國聯通擁有更加光明的發(fā)展前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