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主題為“教育 AI 未來”的貝爾科教發(fā)布會在深圳圓滿舉行。發(fā)布會上,貝爾科教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王作冰,提出了AIQ理論。
在此次發(fā)布會之前,AIQ理論尚不為公眾所熟知。而實際上,王作冰早已將之提出并由貝爾科教投入研發(fā)與應用。據了解,AIQ理論是本次發(fā)布會的重頭戲,也是這場發(fā)布會的核心支撐。與IQ(智力商數)、EQ(情緒商數)等相通,AIQ代表人與人工智能之間合作、競爭的能力指數,包含創(chuàng)造力、學習力、溝通力以及數據力,是衡量個人人工智能能力高低的標準。
AIQ與人類未來成就呈正比
為什么王作冰會提出AIQ理論?追根溯源,AIQ理論的誕生需要從人工智能時代到來談起。
人工智能概念問世距今已有60余年時間,在此期間,人工智能始終是計算機科學的前沿學科。直到近些年,人工智能學科研究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各式各樣、各種用途的人工智能開始廣泛滲透到人類工作與生活中。例如當下很火的萬物互聯概念、無人駕駛,未來極有可能實現的人機合體、人工皮膚、腦部指紋等。王作冰甚至大開腦洞,提出大量收集人的數據,形成“數字人”,讓人類實現另一種意義上的“永生”。
值得注意的是,“投身”到勞動領域的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搶奪”原本屬于人類的工作機會。勞動崗位被取代可以說是當代人類最為敏感的話題之一。但是面對擁有高勞動效率、長勞動時間、低失誤等方面優(yōu)勢的人工智能,人類似乎并沒有太強的競爭底氣。
當然,人工智能不止會帶走工作機會,也會創(chuàng)造新工作、為人類社會再次進化提供催化劑。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說過,“如果我能夠和計算機合作,把人工智能留在身邊,整合我們的強項,可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強調,人工智能的強項在于記憶、邏輯、精準以及快速,而人類的長處則是直覺、感情、想象、創(chuàng)造。在人工智能社會,人類不必糾結人工智能的強項。開發(fā)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在制定規(guī)則、繁衍文化、創(chuàng)造新知、謀求發(fā)展方面的長處更顯得重要。
王作冰也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成為人類最后一個發(fā)明,接下來的世界需要人類和人工智能共同面對。人工智能正在覺醒,人類需要馴服人工智能并為我所用。此時,AIQ就成為了人工智能時代衡量個人AI能力高低的標準,一個人AIQ有多高,在未來取得的成就可能就有多高。
人工智能時代之下,AIQ怎么培養(yǎng)?
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每個時代在到來時,都需要教育這座人才熔爐調整方向,向社會輸送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人才。比如說,在工業(yè)時代,IQ理論迅速占領教育高地;信息時代,由EQ主導教育風向;人工智能時代教育需要的,則是AIQ。
“我們現在的教育是在培養(yǎng)單一能力型人才、知識型人才、跟隨者,而我們發(fā)現英美等發(fā)達國家的做法恰恰是與我們相反的。”徐揚生教授認為,當前的教育無法應對來自未來的挑戰(zhàn),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應當在四個方面著重發(fā)力:培養(yǎng)文理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加強非知識型的教學與考試以及培養(yǎng)學生自我能力。
當下我國的教育更側重智力的開發(fā),而應對未來人工智能社會,需要多種綜合能力,尤其是人與智能交互的能力,即AIQ所涵蓋的創(chuàng)造力、學習力、溝通力以及數據力?;贏IQ理論,貝爾科教開發(fā)了多系列產品,如貝爾編程雙師課堂、Mabot球形教育機器人以及BeBO智能教室等。王作冰說,AIQ是貝爾科教開發(fā)這些教育產品的起點,也是歸宿。
如今,貝爾科教已然依托擁有核心技術的智能硬件產品、獨有的課程研發(fā)理念,通過線上線下學習平臺聯動及機器人大賽平臺,建立了人工智能時代全新的創(chuàng)意科教體系,是國內唯一具有自主核心理論、矩陣式、全產業(yè)鏈科教平臺。
早在成立之初,貝爾科教就提出“一堂課的初心”,旨在建設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堂課,讓孩子從每一堂課獲益。王作冰反復與團隊強調,“我們的工作是教孩子。課堂上的那一個半小時,只是一線員工工作當中的一部分。但對孩子來說,那是他的童年,是他的啟蒙,也許是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時刻。做好一堂課就是貝爾教育的初心。”
8年來,貝爾科教將“一堂課的初心”落到實際教學中,通過課程設置有順序、有邏輯地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抗壓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背后邏輯就是AIQ。
據王作冰介紹,貝爾科教根據AIQ理論成立了全球AIQ課題組,全球各地教育、人工智能、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已經開始凝心聚力推動AIQ理論發(fā)展,以期在未來反哺教學活動。
王作冰引用了蘇格拉底的一句話:“教育是喚醒,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他說, “貝爾科教不是一家培訓公司,而是一個教育企業(yè)。我們的團隊也正是喚醒孩子靈魂的那群人。貝爾科教擁有面向未來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AIQ理論,希望開創(chuàng)全新的教育流派,培養(yǎng)真正的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