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酒店成立于2013年,起源于印度企業(yè)家李泰熙(Ritesh Agarwal)的一個創(chuàng)意腦洞。之后,Airbnb(愛彼迎)等民宿短租平臺的成功,又激發(fā)了李泰熙的想象力。在19歲的時候,李泰熙開始著手解決人們的住宿問題,創(chuàng)建了全新的住宿帝國。
2017年底,OYO開始在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發(fā)展,短短兩年建立規(guī)模壁壘。2018年,OYO酒店的規(guī)?;醪竭_成,品牌線逐漸補齊,擠進酒店業(yè)的TOP5。2019年OYO成為國內最大單品牌酒店。
雖然頭頂明星光環(huán),但也質疑不斷。前期投入巨資,團隊迅速擴大,酒店規(guī)模急劇擴張,這對于獨角獸企業(yè)來說,是必經的階段,但也有分析指出但這對OYO酒店來說并不一定全是好事。
單體酒店存在了那么多年,經濟型連鎖酒店也發(fā)展了那么多年,有了那么多大品牌連鎖酒店集團,為什么單單是OYO酒店,撬動了酒店行業(yè)的杠桿經濟?
為什么是OYO酒店?
研究全球酒店業(yè),李泰熙意識到,世界上幾乎沒有任何大型連鎖酒店的客房少于100間,但90%以上的酒店都屬于小型和經濟型酒店。他認為,在這個巨大的未開發(fā)領域中,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通過說服數千家通常經營不善的無品牌印度酒店以特許加盟的方式聯合起來,李泰熙創(chuàng)建了全新的住宿帝國。
而在中國,老牌酒店錦江、首旅如家、華住以經濟連鎖型酒店起家,但隨著市場飽和,它們一致把擴張中高端的品牌作為利潤新增長點,如家推出了和頤、漢庭推出了全季。
《中國酒店產業(yè)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酒店存量市場中有約92萬家單體酒店,占比超過85%,可觸達的市場規(guī)模接近1萬億元。下沉的藍海市場,因為老牌酒店固有的酒店經營思維,選擇性地忽略掉了這塊市場。
OYO酒店從未把如家、漢庭作為競爭對手,甚至提出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話,要讓那些從來沒有住過酒店的人住酒店、和沒有住過連鎖酒店的人選擇OYO酒店,做三四五六甚至七線城市的生意。
這個選擇不是獨辟蹊徑,從OYO酒店的發(fā)展歷程來看,獲得融資后迅速下沉,觸角迅速延伸、牢牢扎根在未形成統一市場的連鎖酒店區(qū)域。在城市酒店的布局上,OYO酒店在進駐城市時會綜合旅游城市、經濟發(fā)展城市、人口流動城市的潛力因素,重布局、重運營,然后快速向下,向周圍輻射,形成OYO酒店圈。
規(guī)模與速度已不是OYO酒店的興奮點
OYO酒店獲得資本的助推后,幾乎是碾壓式的前進速度。
早在2018年,OYO就在業(yè)界創(chuàng)造了“平均每1.4天開一座城、接近3小時開一家店”的“OYO速度”。據此前公開數據顯示,旗下運營酒店達到3500家以上規(guī)模的中國酒店集團品牌(錦江國際、首旅如家、華住),成立時間均在十年以上。OYO酒店業(yè)務拓展的速度大幅刷新了此前酒店品牌業(yè)務拓展的記錄,在中國酒店業(yè)史上創(chuàng)造了奇跡。
比如說改造施工,在確保低成本的前提下,依靠 SOP 手冊和數字管理系統,OYO 酒店能夠做到從物業(yè)談判到上線僅需15天。
截至2019年10月底,OYO酒店已經覆蓋全國338座城市,簽約超過19,000家酒店,超過78萬間客房。OYO酒店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單品牌酒店,以及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團。
規(guī)模與速度已經不是OYO酒店的興奮點。但外界看待OYO酒店的眼光,還認為OYO酒店是一家以資本力量驅動的公司,只注重規(guī)模和數字。
技術和流量建立運營壁壘
事實上,OYO酒店已經開始精細化運營,通過品牌、技術和流量建立運營壁壘。
OYO酒店通過品牌自身的規(guī)?;?,為旗下的酒店提升品牌價值和技術系統,降低經營管理的邊際成本。而單體酒店的品牌化需求與OYO酒店的品牌優(yōu)勢和專業(yè)運營賦能又再次形成互補,讓雙方共同步入快速成長、收益提升的良性發(fā)展軌跡。
在流量運營上,OYO酒店先后與攜程、美團等OTA平臺巨頭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使加盟酒店有了充足的流量。同時,OYO酒店著手建立自有渠道和會員體系,從數據上看,OYO酒店對于OTA平臺流量的依賴正在逐步降低,OYO酒店已經擁有近2000萬會員,自有渠道已經貢獻了整體流量的65%以上。
正如OYO酒店合伙人兼首席運營官施振康認為,OYO酒店之所以可以打造出“OYO速度”,是因為OYO酒店用打通了單體酒店市場的整個生產鏈條,用自己開發(fā)的APP、智能動態(tài)調價等技術靈活運營酒店。
用OYO酒店合伙人兼首席財務官李維的話來講,OYO酒店的長遠戰(zhàn)略,是成為酒店行業(yè)的路由器,把自己的能力接口開放出去,一邊是服務,一邊是流量,盡可能地提升匹配效率,更關鍵的是,路由器是高兼容性的,它不會排斥其他的硬件和軟件。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