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在錘子發(fā)布會上大力宣傳的子彈短信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絡上爆紅,不少人都對子彈短信充滿了好奇心,但隨著這種好奇心的消失,子彈短信下滑的速度亦非常迅速。
七麥數(shù)據(jù)顯示,從9月13日開始,子彈短信在App Store的排名便徹底掉隊到App Store免費總榜單的100名之后,9月23日曾沖刺到免費總榜的253名,但之后便迅速下跌,10月3日之后,更是跌落到1000名開外。
百度指數(shù)顯示,子彈短信日均搜索峰值為291767次,但是從9月17日之后,子彈短信的日均搜索次數(shù)都在5000次之下,進入10月以后,搜索指數(shù)更是在2000左右波動,與峰值相比,差距甚大。
據(jù)羅永浩在微博的回復,“子彈短信是快如科技的,不是羅永浩的,錘科只是其中一個投資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子彈短信的爆紅跟羅永浩和錘子科技是脫不了干系的,甚至說,沒有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推動,子彈短信根本達不到當初爆紅的效果,子彈短信與羅永浩、錘子科技的標簽已經被貼上了,并不是想撕就撕的。
據(jù)郭靜的互聯(lián)網圈了解,子彈短信App目前在蘋果的應用商店App Store中已經下架,外界對子彈短信的下架充滿了各種質疑聲。不過, 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豌豆莢、PP助手等安卓系應用商店的子彈短信App并未下架。
子彈短信今天下午發(fā)布消息稱:“由于我們的內容合作方提供的兩條資訊被投訴可能涉及圖片版權問題,子彈短信在 App Store 暫時下架,抱歉給大家?guī)聿槐?。我們正在與合作方核實具體情況,恢復下載后會第一時間告知各位。子彈短信近期將會持續(xù)更新,敬請期待。(比心)”。
按照子彈短信的回復,如果僅是圖片侵權問題,想必其App會很快在App Store上線。
僅僅只是一次App短期下架,問題并不大,但另一個耐人尋思的問題是,子彈短信這次從App Store下線,會不會是它徹底沒落的開始?沒了當初的好奇心加持,子彈短信會不會就此“泯然眾人矣”?
羅永浩曾在8月31日公布過子彈短信的數(shù)據(jù),子彈短信上線第十一天,總激活用戶數(shù)昂首邁過500萬大關。
截至目前,華為應用商店里子彈短信下載量709萬,百度手機助手里子彈短信下載量為99萬,應用寶里下載量138萬,豌豆莢里下載量97.2萬,360手機助手里下載量18萬,子彈短信在幾大安卓系主流應用商店里的綜合下載量為1061.2萬,再加上App Store里的下載量,作為一款新興且未花費較大市場推廣費用的情況下,算是非常不錯了。
但從七麥數(shù)據(jù)和百度指數(shù)來看,子彈短信下滑是不爭的事實,這次子彈短信從App Store下線能夠引發(fā)眾多人的關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眾人希望看到子彈短信的“負面”。
自從登頂App Store榜首后,子彈短信的下載量基本上都是處于下滑趨勢,就算某個時間段內突然有回升,但過段時間又會繼續(xù)下滑至更低。
子彈短信上線至今已經幾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內,子彈短信的影響力和口碑已經都宣傳出去了,要想再往外擴張,就需要更多元化的手段,而不是依靠羅永浩、錘子科技等影響力來獲取用戶量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早期用戶對子彈短信更多的是好奇心的心理在,也有部分用戶是沖著“測試”的想法去的,而子彈短信是一款社交通訊產品,社交通訊產品并不是工具型產品,它需要非常強的活躍性,用戶與用戶之間必須要活躍起來才行。
而現(xiàn)在的狀況是,用戶出于好奇心理,注冊了子彈短信賬號后,就是純粹注冊著玩兒,用戶的正常社交通信并不會在子彈短信上進行,因為用戶的好友關系鏈只有很小一部分在子彈短信上,更多的好友關系鏈在微信、微博、QQ、陌陌等社交產品上。
社交產品無法發(fā)揮出其社交的特性,無異于就是一款工具型產品,而且產品僵化的成分也居多,越是僵化,用的人就越少。
對于當下的子彈短信來說,最大的問題并非是激活用戶數(shù),而是用戶活躍度,如何挖出一批深度種子用戶,這些用戶不但對子彈短信的忠誠度高,同時還能夠保持長期的活躍度,只要有足夠多的種子用戶存在,這波用戶往外傳播和擴散的時候,才會形成更大的張力。
對于子彈短信方面來說,可能當前用戶的要求比較多,但市場就是如此,一款新奇酷的社交產品確實不錯,可這遠遠不夠,用戶需要的是更為成熟的產品,需要有人存在的產品,而不是一款看著好玩的App。
用戶對于子彈短信的好奇心基本上消耗殆盡,甚至有部分注冊用戶開始逃離子彈短信,甚至將App卸載了,這次下架,無非是用戶又抓住了一個“大新聞”,倘若子彈短信不能有更好玩、更有意思的東西存在,想要再續(xù)輝煌,怕是難了,就此沒落的可能性非常大。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城市中年失業(yè)有多慘:除了送外賣,就是跑網約車
- 十年傅利葉,具身成翼
- 為什么想要做成一個電商平臺會這么難?
- 異構智算 本地引擎|聯(lián)想推出六大創(chuàng)新黑科技,引領中國算力變革新時代
- 真相曝光,不僅殲10建功,連落后的梟龍也暴揍陣風,震撼全球
- 算了算上周“賬單”,很多人開始期待“靈活休假”
- AI大模型的商業(yè)“回旋鏢”,重新落到了云計算丨貿易戰(zhàn)下的產業(yè)韌性(二)
- 被關稅“重壓”出來的本土充沛算力資源丨貿易戰(zhàn)下的產業(yè)韌性(一)
- 華為又有劃時代產品問世,鴻蒙電腦打破西方長期壟斷
- SID2025啟幕在即,TCL華星將攜APEX臻圖和印刷OLED全家桶重磅亮相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