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雙11,如果你還沒聽過“無人”技術,那就OUT太多了。目前,京東無人機已在北京、宿遷、西安等多地投入運營,京東無人車在北京亦莊完成首單配送,京東無人倉“坐鎮(zhèn)”大后方,24小時智能分揀為前方配送免除“后顧之憂”。
無人機完成北京首飛
11月11日下午2:30,京東無人機在通州區(qū)永樂店鎮(zhèn)應寺村起飛,10分鐘后飛到胡家村上空,在1米高的位置懸停、拋貨,推廣員孫志瑋接貨后,迅速打開包裹,將商品送到村民的家中。這是京東無人機在北京的首次飛行,意義相當重大,代表著京東無人機配送的安全性、技術成熟性、模式穩(wěn)定性、飛行調度能力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進入雙11以來,京東無人機在宿遷、西安、北京等多地同時投入運營,這意味著繼今年618首飛之后,京東無人機在成熟應用領域又進了一大步。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于近日表示,無人機已獲四省飛行許可,規(guī)劃了大量的航線。
截至目前,京東無人機已完成超過1萬分鐘的飛行總時長、近萬公里的飛行里程、超過1000架次的飛行次數。而在技術方面,京東已開發(fā)出包括多旋翼、垂直起落以及電動、油動或油電混合動力等多形態(tài)、多動力的無人機機型,能夠執(zhí)行最大30公斤載貨量、30公里飛行距離的配送任務。
據透露,目前,京東正致力于加快完善360°自主避障、智能航線規(guī)劃,并對自主裝卸貨起降平臺、飛行平臺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進行技術上的提升和改造,同時簡化運營流程,讓無人機與京東物流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全面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無人車首單送貨
11月11日上午9:30,北京市亦莊的王先生收到提貨短信走出公司大廈,驚喜地發(fā)現等待他的不是快遞配送員,而是一輛長相“呆萌”的京東無人車。按照提示,王先生在無人車上輸入提貨碼拿到了自己購買的商品。
“這是我今天凌晨下單購買的,早上就收到,真是太快了”。王先生表示,收到無人車送貨既驚訝又開心,沒想到在這個雙11會經歷這么有科技感的收貨體驗。這也是京東無人車在雙11當天的首單配送。
京東的無人車在配送站裝載貨物后,通過自主路徑規(guī)劃,將貨物送達指定位置,并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用戶到無人車前輸入提貨碼即可打開貨倉收取貨物。無人車方便、及時的業(yè)務帶給消費者全新的收貨體驗。
執(zhí)行雙11配送任務的京東無人車具有很多先進的黑科技,它配備激光雷達和多個視覺傳感器,通過生成視差圖等方式構建三維環(huán)境,檢測障礙物的大小和距離,控制無人車避障,可確保行駛安全;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它可以敏銳地識別交通標志和車道線,無論什么照明和天氣狀況都保證行駛遵守交通規(guī)則;基于特征的機器人同步定位與建圖技術,實現了無人車自主定位與地圖創(chuàng)建,比大部分人都認路;基于高精度立體影像數據結合GNSS衛(wèi)星定位系統,它能進行精準路線規(guī)劃和導航定位,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級。
在智慧物流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前瞻性布局讓京東在物流領域保持著明確的領先性,無人配送車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融入京東的完整配送體系中,從裝載、送貨到收貨都實現了完善的數據對接和控制,與大數據等應用的結合更會讓城市配送變得無比快捷。
無人倉智能機器人協作分揀
如果把配送路線稱為前方戰(zhàn)場,那么無人倉就是保障供給的大后方,對貨物進行智能搬運、分揀等任務,邁出物流環(huán)節(jié)的第一步。
目前,京東無人倉的部分環(huán)節(jié)已經順利實現落地,京東固安服飾倉通過AGV(自動導引小車)智能機器人實現了貨架搬運及貨物分揀業(yè)務。通過AGV移動貨架到分揀臺后實施分揀,是一種無人倉發(fā)展進化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應用。
除此之外,東莞麻涌倉庫通過智能機器人進行貨物的分揀,這種全新的分揀模式就像“土撥鼠”,自動吸塵器一般大小的迷你版AGV,通過訂單系統的指令,計算出訂單商品位置,獲取商品后,行動到用于分揀裝箱的“地洞”邊上,輕輕揚起小翻斗,將商品滑動到地板下層的分揀箱中。當大量迷你版AGV同時行動時,效率獲得驚人地提升,充分緩解了雙11大促期間海量訂單帶來的貨物分揀、搬運壓力。
固安、東莞兩個倉庫所用的機器人通過調度系統與人工智能算法可靈活改變路徑,實現自動避障與自主規(guī)劃路徑。分揀和搬運環(huán)節(jié)由于智能機器人的加入,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加上可以進行夜間作業(yè),可以讓京東雙11的物流配送速度大幅提升,全力保障用戶在雙11期間的配送效率。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