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lián)通和電信的第三方大流量套餐在電商平臺流行,中國移動也坐不住了,日前某電商平臺也流出了第三方推出的中國移動大流量套餐,實付價格更是低至9元錢。
第三方推出的中國移動大流量套餐被命名為山??ǎ伦?9元,含158GB流量和30GB定向流量,還有2000分鐘親情通話,通過各種優(yōu)惠之后,實付低至9元錢,價格比聯(lián)通和電信的第三方套餐還要低,當然得注意有效期,優(yōu)惠期僅11個月,到期后實付費用得看運營商的解釋了。
第三方套餐為近段時間由電商平臺推出的流量卡套餐,此前大多都是聯(lián)通和電信的流量卡套餐,不過由于消費者的需求旺盛,第三方流量卡在電商平臺銷量奇高,查看某電商平臺可以看到這些流量卡套餐評論已達到20萬條,意味著已賣出數(shù)十萬張?zhí)撞涂ǎ瑸檫\營商帶來可觀的用戶數(shù)量。
用戶的爭奪如今已達到白熱化,三大運營商的用戶數(shù)已達到16億,遠超中國的人口總數(shù),自然這些增加的用戶有許多都已是一個用戶使用兩張乃至更多號卡的用戶了,為了使用這些超低價的套餐,許多用戶都選擇了保號套餐。
從辦理過的情況可以知道,中國移動有8元保號套餐,中國聯(lián)通有10元保號套餐,都在用著,中國電信不知是否有保號套餐,辦理了這些保號套餐就無需擔憂原來捆綁的諸多服務受到影響,可以正常受到銀行短信、驗證碼等等。
運營商的價格戰(zhàn)在4G時代打響,中國聯(lián)通和中國電信率先發(fā)起,他們推出不限流量的4G套餐卡,大受消費者歡迎,搶走了中國移動的不少用戶,這一度讓他們歡欣鼓舞,然而中國移動隨后選擇跟進,2018年中國移動也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進行反擊。
三大運營商的流量價格戰(zhàn)結果就是業(yè)績下滑,2019年的業(yè)績顯示除了聯(lián)通由于基數(shù)低而取得增長之外,聯(lián)通和移動的利潤都出現(xiàn)了顯著的下滑,顯示出價格戰(zhàn)損害了他們的業(yè)績,顯然以價格戰(zhàn)拉來的用戶帶來的收入無法彌補價格戰(zhàn)的損失。
2019年商用5G之后,三大運營商默契地將5G套餐價格定在百元以上,如此做法迅速扭轉了他們業(yè)績下滑的勢頭,連續(xù)三年都取得了業(yè)績的增長,然而這種默契終究是短暫的,追求用戶增長仍然是他們的根本。
明面上三大運營商在官方營業(yè)廳仍然保持著5G套餐的較高定價,而暗地里三大運營商都悄悄地以電話營銷的方式推廣低價5G套餐,筆者就用著一個運營商電話營銷推廣的5G套餐,59元套餐實付29元含20GB流量,而這些電商平臺銷售的第三方套餐則是近期興起。
相對來說,中國移動更有底氣打價格戰(zhàn),中國移動的營收突破萬億元,凈利潤高達1300億元,聯(lián)通和電信的利潤之和只有中國移動的三分之一左右,雄厚的資金實力讓中國移動有足夠的讓利空間,只不過他們都不愿公開打價格戰(zhàn),而通過這種第三方銷售的方式推出低價大流量套餐。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