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A在中國的銷量令人失望,但這并未阻礙麥明凱加碼中國市場的決心??巳R斯勒前高管、上海咨詢公司Automobility首席執(zhí)行官Bill Russo表示,“如果想要釋放一個市場的潛力,需要腳踏實地的人進行產品開發(fā)和市場推進工作,但FCA在中國不能做到這一點”。
據FCA的商業(yè)計劃,Jeep到2020年在全球的銷量將達到330萬輛,Ram品牌的銷量將增長30%至100萬輛。而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在于FCA必須開發(fā)出新的電動系統(tǒng),來滿足中國和歐洲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綜合外電報道,股價大幅縮水,中國市場疲軟,與雷諾合并失敗……一系列的挫折讓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FCA”)首席執(zhí)行官麥明凱(Mike Manley)備受爭議。
一年前,原FCA首席執(zhí)行官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突然去世?,F年55歲的麥明凱接棒馬爾喬內,擔負起帶領FCA轉型電氣化和自動化的重任。據悉,FCA投入數十億美元用于開發(fā)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
為了保證新技術研發(fā)的現金流,麥明凱努力讓FCA在北美市場的業(yè)務保持正常運營。高盛(Goldman Sachs)方面估計,FCA去年93%的利潤來自北美市場。不過,高盛分析師喬治-加里亞斯(George Galliers)在7月15日的一份報告中直言:“北美盈利進一步增長的機會有限,而其它業(yè)務領域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其中,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FCA和麥明凱正面臨巨大挑戰(zhàn)。近來,FCA在中國的銷量令人失望,數據顯示,2018年,FCA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還不到1%,遠遠落后于福特的2.3%和通用的13.8%。受此影響,FCA下調了2019年盈利預期,麥明凱也被迫削減了公司財務目標。這讓FCA的股價承壓,在過去的一年里,FCA股價下跌近三分之一,至13.70美元;其市值縮水至220億美元,不及通用汽車市值的一半。
然而,這并未阻礙麥明凱加碼中國市場的決心。今年4月,FCA重組了與廣州汽車集團合資10年的企業(yè),以求“更快地應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巳R斯勒前高管、上海咨詢公司Automobility首席執(zhí)行官Bill Russo表示,FCA一直在努力調整產品陣容,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他還說,“如果想要釋放一個市場的潛力,需要腳踏實地的人進行產品開發(fā)和市場推進工作,但FCA在中國不能做到這一點”。
此外,FCA還亟需解決瑪莎拉蒂品牌的產品老化和銷量萎縮的問題。為此,麥明凱聘請了耐克前高管戴維-格拉索(Davide Grasso)對瑪莎拉蒂進行重組,而FCA電動化轉型的技術也將首先搭載在瑪莎拉蒂旗下的車型。
為了重振中國業(yè)務和瑪莎拉蒂品牌,FCA需要保證充裕的資金。對此,麥明凱堅信利潤豐厚的公羊(Ram)卡車和Jeep SUV部門,將成為FCA實現全球增長的雙引擎。目前,FCA正在底特律重組一家工廠,生產下一代Jeep大切諾基。
FCA第四大投資者Baillie Gifford & Co。相信麥明凱能夠繼續(xù)發(fā)展Jeep和Ram品牌,并扭轉瑪莎拉蒂的頹勢。Baillie Gifford基金經理Tom Coutts表示,“他們可以獲得該公司未來的價值,但考慮到不確定因素,他們會以適當的速度進行投資”。
據FCA的商業(yè)計劃,Jeep到2020年在全球的銷量將達到330萬輛,Ram品牌的銷量將增長30%至100萬輛。而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在于FCA必須開發(fā)出新的電動系統(tǒng),來滿足中國和歐洲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
(責編:肖蒙蒙)
- 特斯拉預制式超級充電站技術“出?!?,加速全球充電網絡布局
- 比亞迪見證海獅07EV車主趙心童奪冠,全球銷冠品牌再添星光
- 文遠知行與Uber深化合作,加速Robotaxi全球化布局
- 保時捷在華銷量遭遇“滑鐵盧”:2025年Q1交付量不足萬輛,同比暴跌42%
- 2025比亞迪美洲商務大會在浙江嵊州舉辦 20多國嘉賓點贊比亞迪科技實力
- 比亞迪持續(xù)打擊黑公關,一造謠者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 深藍S09攜華為乾崑智駕于滬正式預售,“全維安全”成就最大的豪華
- 左手深藍超級增程,右手華為乾坤智能:深藍S09全球預售發(fā)布23.99萬元起
- 華為發(fā)布乾崑智駕ADS 4等解決方案 攜手伙伴共向未來
- SMG東方廣播中心與斑馬智行攜手發(fā)布AI播客產品,引領智慧出行音頻新紀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