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本文轉自汽車K線

自主品牌的發(fā)展狀態(tài),正在逐漸成為國內幾大上市車企盈利與否的關鍵,而這或許同樣是哪家車企能代表中國汽車產業(yè)的答案所在。

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5月中旬,各家上市車企陸續(xù)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在2017第一季度車市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各家上市車企的經營壓力也隨之加大,這一點在其財報中有明顯體現。

整體來看,得益于結構優(yōu)勢,幾大汽車集團如廣汽集團、北京汽車等利潤增長明顯,上汽集團在平穩(wěn)增長中依然保持領先。

產品結構單一、布局不均衡的一汽夏利仍難逃虧損;比亞迪、江淮汽車等重點發(fā)展新能源車的企業(yè),受政策影響,業(yè)績出現明顯波動。

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吉利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截止完稿時還未公布第一季度財報,但從之前各渠道傳出的銷量數據來看,吉利旗下博越等車型持續(xù)熱銷,或許會給財報帶來一個漂亮的數字。

不同車企之間的利潤表現差距懸殊,表現最好的上汽集團平均每天盈利近9000萬,而表現最差的一汽夏利則每天虧損近870萬。

大集團穩(wěn)中求進,抗風險有“訣竅”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中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610.7萬輛和59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8%和4.6%。增速嚴重放緩,被認為是20年來“最差的一季度”。

規(guī)模最大的上汽集團一季度表現穩(wěn)健,營收與利潤仍遙遙領先。據官方財報,一季度,上汽集團整車銷售165.58萬輛,同比增長3.00%;營收1962.82億元,同比增長6.01%;凈利潤82.61億元,同比增長4.11%。

北京汽車營業(yè)總收入約364.18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約33.54億,同比增長88.43%。

雖然北京現代表現不佳,但北京奔馳的出色表現仍使北汽集團保持了整體快速增長。

廣汽集團的利潤漲幅排名第一,其一季度營收為168.9億元,同比增長66.4%;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98.7%。廣汽集團的利潤漲幅排名第一,其一季度營收為168.9億元,同比增長66.4%;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98.7%。

傳祺品牌、廣汽菲克、廣汽三菱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市場增速放緩,競爭壓力加大。大集團依靠“合資+自主”的均衡結構,對沖了市場波動風險,成為“冷市場”的“保溫毯”。

增量不增利,下滑因素多樣

與之相對,產品結構單一的長城汽車,受到SUV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增速放緩的直接影響。

據官方財報顯示,長城汽車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18.41%,至19.55億元。

主力車型哈弗H6換代成為利潤下降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全面提高員工待遇和大力促銷也是影響長城汽車利潤的重要因素。主力車型哈弗H6換代成為利潤下降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全面提高員工待遇和大力促銷也是影響長城汽車利潤的重要因素。

受到新能源車補貼標準延遲推出和牌照資源減少的影響,比亞迪、江淮等重點發(fā)力新能源車的企業(yè),利潤下滑明顯。

比亞迪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同比下滑47.6%,至8857輛。銷量下滑致使其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28.79%,降至6.06億元。

此外,比亞迪預期,其2017年上半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將減少20.34%至31.41%之間。進一步折射了新能源車的市場壓力。

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江淮汽車一季度利潤的下滑則不止與新能源車有關,一季度江淮汽車銷量為15.7萬輛,同比下滑16.79%,傳統(tǒng)車型和新能源車銷量全線低迷。

江淮乘用車一季度銷量為15.68萬輛,同比下降16.79%。旗下主力車型瑞風S3不佳的表現成為主要原因。

截止今年四月,江淮乘用車銷量已經連續(xù)六個月銷量下滑。

因此,江淮汽車一季度營業(yè)收入為136.74億元,同比跌幅6.47%,凈利潤為2.73億元,同比下滑2.19%。

同時,營業(yè)成本尤其是銷售費用的大幅增加,成了各家上市車企一季度財報中的“搶眼”數字。其中,廣汽集團的營業(yè)成本暴增59.58%,達到了128億元,其中銷售費用更是增加93.4%,接近翻番。其余各家銷售費用也有13%~75%不等的增長。

產品才是關鍵,“跑贏大盤”有訣竅

從各家上市車企一季度盈利情況來看,結構均衡、產品力強、成本管控有力的企業(yè),在市場出現波動時更能保持穩(wěn)定增長。

幾大上市汽車集團的經營狀況表現出了一些共性,其中自主品牌的發(fā)展正在成為其盈利的關鍵。

以廣汽集團為例,其一季度財報中最亮眼的是廣汽自主品牌傳祺,一季度廣汽傳祺銷量達到12.1萬輛,同比增長68%,已成為廣汽集團新的“利潤奶?!?。

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值得注意的是,傳祺GS8在20萬級中大型SUV市場的強勢突破,不僅實現了廣汽傳祺乃至整個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更為廣汽帶來了利潤的“豐收”。

依靠產品,同樣數據出色的還有一汽轎車。第一季度一汽轎車營業(yè)收入達70.73億元,同比大增65.65%;而凈利潤為1.61億元,同比大漲138.22%。

這主要得益于旗下一汽馬自達產品的表現。一季度,一汽馬自達銷量逾3萬輛,同比增長98.3%。

陷入產品結構調整的長安汽車,一季度財報表現則出現下滑。長安汽車一季度銷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利潤同比下降了10.2%,降至24.01億元。

除長安福特一季度的不良表現外,長安自主品牌新舊產品交替和調整,也對長安汽車的業(yè)績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優(yōu)秀產品持續(xù)開拓市場,依靠多品牌分擔市場風險,成為一季度穩(wěn)健發(fā)展企業(yè)的“秘訣”。競爭日趨激烈,反應的是市場的快速成熟,隨之出現的擠出效應會越發(fā)明顯。

對于上市車企而言,微增長的大背景,必將對企業(yè)品牌力和旗下車型產品力形成嚴峻考驗。

資本市場最終看重的還是品牌與產品實力,《汽車產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著重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國汽車品牌。

剛剛過去不久的中國品牌日期間,各家車企“誰能代表中國汽車”也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

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一季度財報如實地反應了“幾家歡喜幾家愁”。中國汽車品牌之間的分化逐漸明顯,接下來的競爭需要車企有更多經得起考驗的“干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5-16
車企Q1季報:從日賺9000萬到日虧870萬
自主品牌的發(fā)展狀態(tài),正在逐漸成為國內幾大上市車企盈利與否的關鍵,而這或許同樣是哪家車企能代表中國汽車產業(yè)的答案所在。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