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巨頭 EBANX 將業(yè)務擴展至印度,把握當地蓬勃發(fā)展的數字支付和電子商務市場機遇

這家專注于為新興經濟體提供支付服務的科技公司把握住了印度在電子商務領域快速增長的機遇,為全球商戶提供本土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巴西,2023 年 9 月 20 日 ——專注于新興市場支付的全球金融科技公司EBANX 今日宣布將業(yè)務擴展至印度,這也是EBANX布局在拉丁美洲和非洲 18 個國家的現有業(yè)務的基礎上的再度擴展。憑借自身的技術和金融解決方案,EBANX將助力全球商戶為其印度消費者提供最常用的本地支付方式,目前率先支持的是本地實時支付系統(tǒng) UPI(統(tǒng)一支付接口)和銀行卡,從而使企業(yè)和個人能夠在印度高速成長的電子商務領域蓬勃發(fā)展。

十多年來,EBANX的業(yè)務已遍布 15 個拉丁美洲國家,近期又增加了 3 個非洲國家,EBANX如今正在亞洲大陸上強勢拓展。印度在數字支付解決方案方面展現出了巨大潛力,而EBANX 致力于充分把握這一機遇。根據 Statista 的預測,至2025 年,印度電子商務領域預計將增長 35%,市場價值將超過 1000 億美元,潛在用戶將達到 4 億人。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至2027 年,印度將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其國內生產總值至 2031 年將翻一番以上,達到驚人的 7.5 萬億美元。

通過將業(yè)務擴展到印度,EBANX 旨在彌合全球企業(yè)與印度消費者之間的鴻溝,在 SaaS、數字游戲、社交媒體、數字廣告、流媒體和在線零售等垂直行業(yè)實現安全、便捷和本地化的支付體驗。隨著公司持續(xù)拓展新興市場,這一戰(zhàn)略舉措進一步體現了EBANX在全球范圍內為企業(yè)、消費者和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賦能的承諾。

EBANX 首席執(zhí)行官兼聯合創(chuàng)始人João Del Valle 表示:“印度是全球電子商務的巨大市場。在過去六年內,印度的數字支付增長了四倍,穩(wěn)固了其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接入為核心的多元化支付格局。我們很高興能將業(yè)務擴展到印度,為其帶來我們在連接新興經濟體和全球品牌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機會能夠參與到印度市場加速發(fā)展的進程中。”

印度消費者日益青睞的本地支付方式—— UPI

UPI 于 2016 年 4 月由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創(chuàng)建,該技術將多種銀行服務融為一體,讓資金路徑更加順暢,并將和商戶支付整合到了統(tǒng)一的在線結賬流程中。UPI 已成為一種常用的實時支付系統(tǒng),允許個人能夠進行即時、安全的智能手機交易。

根據NPCI的數據,印度有超過3 億用戶,UPI 在過去一年內處理的交易量超 1 萬億美元,相當于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UPI的廣泛應用表明了其服務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包括點對點資金轉賬、賬單支付、網上購物等。

EBANX 全球支付總裁 Paula Bellizia 表示:“我們注意到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等新興市場對實時和替代支付方式日益青睞。印度是即時支付系統(tǒng)的先驅,因此 EBANX 將以UPI 作為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來開展業(yè)務。隨著印度市場大力擁抱數字支付,以及電子商務的持續(xù)快速增長,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也看到了建立富有意義的合作關系的機遇。我們在印度的發(fā)展路線與 EBANX 的核心使命完全一致,即通過技術和金融解決方案創(chuàng)造機遇,助力新興市場中的數百萬人、企業(yè)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與全球數字經濟接軌。”

UPI全天候運行且支持多家銀行,用戶可使用獨特的UPI ID或掃描二維碼進行支付或收發(fā)匯款。該系統(tǒng)還具有自動付款功能,允許用戶自行設置訂閱支付時間,這進一步增強了它對企業(yè)和消費者的吸引力。

關于EBANX

EBANX是領先的國際支付平臺,是連接全球商戶與來自全球增長最快數字市場之一消費者的紐帶。EBANX于2012年成立于巴西,致力于將客戶和全球電商連接起來。EBANX憑借強大的專有技術和基礎設施,以及對業(yè)務所在市場的深入了解,讓全球企業(yè)能夠為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國家提供數百種支付方式。EBANX不僅提供支付服務,還能夠助力商家提高銷售額并打造無縫的購物體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