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摩拜為什么必須賣身?)
單車戰(zhàn)爭的故事,或許從雙方接受AT投資的那一刻起,就早已經標注好各自的走向和結局:所有一切用資本壘積起來的風口行業(yè),最終都將成為巨頭們的對決戰(zhàn)場。
6個月后,摩拜還是坐在了資本的談判桌上。
不過,這次的主角不再是合并話題,而是這個昔日姿態(tài)更高、頗被看好單車巨頭,即將“賣身”。
4月3日,據(jù)藍鯨TMT報道,摩拜將以37億美元的總價出售給殺入出行市場的美團,包括27億美元的實際作價(12億美元現(xiàn)金及15億美元股權)和10億美元的債務。報道稱,目前摩拜債務總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現(xiàn)有股東已放棄繼續(xù)支持,也沒有新的資本再愿意入場。
就像是愚人節(jié)的洋蔥新聞,摩拜賣身很快衍生出了各個版本。
有媒體稱,美團和摩拜之間的關系,不是合并,而是收購,并且交易仍在談判之中。也有媒體稱,此次交易的參與者還有滴滴和軟銀,雙方給出了45億美元的估值,意圖以10億美元投資摩拜單車。
但關于上述說法,摩拜和美團官方均以“不予置評”的態(tài)度來回應這場參與者眾多的交易。滴滴方面則對AI財經社否認了將要投資的說法。
不論怎么樣,摩拜是準備將自己賣掉了。
“賣身”疑云
4月3日,焦灼的談判正在北京麥子店街的曼寧國際大廈進行。那里有著明亮的橙黃色logo,是摩拜公司的總部所在。
據(jù)AI財經社了解,摩拜白天所召開的是電話董事會。晚上,則將是電話股東會。
有媒體稱,被放在談判天平上的籌碼,是原ofo的重要股東滴滴,給出的條件是10億美元的融資。選擇“賣身”美團,還是接受競爭對手的股東滴滴,成了摩拜此次交易的疑云。
但滴滴官方對AI財經社否認了投資摩拜的消息。一位接近ofo的人士也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表示,滴滴如果要投資摩拜,除非從ofo撤資。
但另一種說法是,滴滴計劃將所持ofo的股權,通過債轉股的方式賣給了螞蟻金服,雙方正在談判之中。
作為此次“賣身”疑云核心的當事人之一,美團創(chuàng)始人王興在社交媒體上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卻意外輕松。下午4點,把飯否當作日記本的王興更新了一條狀態(tài),他寫道:“這種小雨天,適合沿著河邊在柳樹下散步?!庇幸馑嫉氖?,摩拜和美團的總部都在河邊,柳樹也都是不可或缺的景色。
從摩拜北京總部二樓可以欣賞到的亮馬河風光。圖片來源于網絡
事實上,美團和摩拜擁有共同的股東騰訊,王興個人也早在2016年參與了摩拜的C輪融資。據(jù)《財新》報道,正是馬化騰撮合了這場談判。
2017年11月時有傳聞稱,美團將要領投摩拜的新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但這一消息隨后被美團方面否認。
多位接近美團和摩拜方面的人士對AI財經社確認,當時美團和摩拜確實進行了過接觸,但最終沒有決定投資。另外一條未經確認的消息顯示,針對此次收購,雙方談判了4個月。從時間上來看,更像是2017年底的投資變成了如今的“收購”。
不管摩拜此次“賣身”誰家,唯一明確的格局是,這將是AT戰(zhàn)爭的再一次升級。由于摩拜和騰訊的關系越來越密切,ofo最終也只能堅定地站隊阿里。
對于共享單車行業(yè)而言,這則意味著一場失敗——共享單車依靠租金實現(xiàn)盈利的商業(yè)模式并不成立,只有依附大平臺,實現(xiàn)流量價值的轉換。
單車難立
根據(jù)藍鯨TMT公布的摩拜財務報表顯示,截止2017年12月,摩拜持有現(xiàn)金37.52億元,欠供應商10億元,挪用用戶押金60億元。另外,摩拜每月運營支出超過4億元,2017年12月單月營收為1.1億元人民幣,每車每天僅周轉1次。
AI財經社從摩拜內部獲取的一份摩拜沈陽的運營數(shù)據(jù)顯示,摩拜在沈陽投放總量約14萬,正常運營的車輛約8萬,丟失車輛3.5萬輛,丟失率高達25%。3月份整體日周轉率約為1.5%,約有20%的用戶使用了月卡免費騎行。
摩拜在沈陽中街投放的共享單車。@視覺中國
共享單車無法完成自我造血,恐怕是摩拜此次面臨出售的主要原因。事實上,2017年冬天,對于沒有拿到充足資金的摩拜和ofo來說,都是寒冬時刻。
AI財經社從多個渠道了解到,由于資金吃緊,摩拜和ofo從2017年11月開始進行人員優(yōu)化,多個城市的外包兼職率先被解雇,部分城市甚至在冬季出現(xiàn)運維近乎停擺的狀態(tài)。
據(jù)摩拜南部和北部的運維員工介紹,2017年年末,摩拜總部開始通知各城市進行人員優(yōu)化,兼職的運維人員在冬天被停掉或者變更績效方式,從按天計工資變?yōu)榱税醇▽ふ覊能嚕﹣碛嬎愎べY。
摩拜北部員工對AI財經社表示,摩拜計劃要在今年夏天實現(xiàn)盈利,因此人力成本和運營支出成了最需要縮減的部分,城市分部的員工原本說好的年終獎最終被口頭通知取消。
另外,供應鏈方面,摩拜位于無錫市的共享單車工廠,頂峰時每天能夠生產1.4萬輛自行車。AI財經社在實地查看發(fā)現(xiàn),工廠所在園區(qū)沒有一輛摩拜單車的影子,流水線上再無工人忙碌的身影。一位尚在工廠的員工表示,2017年11月份開始,工廠就逐漸停工,工人從500人降到了200人,年前年后各走了一批。
多位摩拜的供應商對AI財經社表示,從2017年12月起,摩拜的訂單就在逐步減少?!懊吭乱源蟾艓浊лv的頻率在產出,我們現(xiàn)在計劃接滴滴青桔單車的訂單?!币晃惶旖虻墓陶f道。
不久前剛拿到8.66億美元股權+債權融資的ofo也不例外。據(jù)了解,2017年冬天,ofo包括深圳、重慶、南京、珠海、新疆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存在裁員情況,三四線城市是重災區(qū),主要涉及供應鏈、運維和市場部門。
共享單車的訂單量也隨著資金、環(huán)境和補貼的減少陷入了“寒冬”。根據(jù)第三方平臺極光大數(shù)據(jù)提供的資料顯示,共享單車APP的月活、新增用戶、留存率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期間,均出現(xiàn)了較大幅下降。
巨頭之爭
越來越多的數(shù)據(jù)證明,共享單車的高損壞率、高運營成本和低收入,讓單車企業(yè)依靠業(yè)務本身盈利的商業(yè)模式很難形成。但由于共享單車車輛規(guī)模和用戶規(guī)模都相對較大,其擁有天然的流量優(yōu)勢,對于有協(xié)同效應的公司來說,仍是不錯的線下場景。
共享單車APP月均DAU數(shù)據(jù)。受訪者供圖
這正是美團和滴滴的邏輯所在,也是背后AT戰(zhàn)爭的目的所在。前兩者試圖補齊其出行版圖,后兩者則意在線下流量完善支付、信用功能等場景。
在這場談判中,美團王興的角色屬于新進入者,但他卻是野心勃勃的商業(yè)板塊“拼圖”者。起初,美團只是一家團購公司,但王興賦予了美團更多的身份——票務公司、酒旅公司、外賣公司,甚至出行公司。
3月21日,美團試點了一年的打車業(yè)務剛剛在上海上線,根據(jù)王興的說法,三天便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如今,美團還有可能成為單車公司。有人曾開玩笑說,半壁互聯(lián)網江山都是美團的敵人。
王興最近一次闡述對于美團的看法,是在4月初接受The Information采訪的時候。他認為,美團的未來是“Amazon for service”。以美國為例,亞馬遜和淘寶,是實物電商平臺(e-commerce platforms for physical goods),而美團的未來是服務電商平臺(an e-commerce platform for services)。
王興以商業(yè)流轉中的“服務”作為考量美團邊界的因素,每一個和用戶本地生活服務相關的交易環(huán)節(jié),他都要介入。根據(jù)美團打車上海上線半月的數(shù)據(jù)顯示,其中40%的用戶出行目的是吃喝玩樂。所以,介入騎行的邏輯,也可以類推。
滴滴的角色更為微妙,其現(xiàn)有業(yè)務橫跨了外賣、單車、打車三個領域,成為當前戰(zhàn)局中,戰(zhàn)線最長、精力最分散、危機最重的角色。
4月1日,滴滴終于發(fā)起了對王興做打車的反擊——在無錫測試滴滴外賣。但這場戰(zhàn)役并沒有像想象中的轟轟烈烈,上線首日,滴滴外賣平臺甚至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故障,商家發(fā)出需求,騎手卻接不到訂單。滴滴方面表示,“灰度測試”期間由于訂單量較大所以出現(xiàn)了宕機,但滴滴稱,“成績很超預期”。
滴滴外賣的送餐員。受訪者供圖
在打車主戰(zhàn)場上,美團和滴滴形成了正面沖突,甚至有人認為,美團打車、高德順風車、攜程專車正聯(lián)合第二梯隊的出行領域玩家,對滴滴發(fā)起圍剿。滴滴創(chuàng)始人程維曾經說的技術壁壘和平臺效應,在補貼和低抽傭面前,有些不堪一擊。
單車方面,滴滴在ofo的話語權已經逐漸減弱,青桔單車因政策原因擴張受阻,投資摩拜或許對于滴滴來說,一方面可以阻擊美團在出行領域發(fā)起的攻擊,另一方面可以繼續(xù)維持在共享單車上的布局。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海”,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