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愚人節(jié),先來2折好玩的消息。
1、愚人節(jié)數據統(tǒng)計平臺驚現“茅苔幣”
4月1日凌晨,國內某數字貨幣行業(yè)大數據平臺所有幣種中現“MT-茅苔”幣,一上線即代替比特幣占據市值第一位置。據平臺官網顯示,目前,MT總市值約8588億元人民幣,現價683.62元,漲幅8.88%。據MT介紹頁面顯示,MT上線143家交易所,但在列表中僅有“FXH”,鏈接為該平臺首頁。查看其提供的官網地址,首頁顯示“我們即將上線啦”,并無關于MT的更多消息。
2、一加手機稱4月1日推出“裴幣”進軍區(qū)塊鏈行業(yè)
據36Kr消息。一加手機也要進軍區(qū)塊鏈行業(yè)了?還要發(fā)布名為“裴幣(PeiCoin)”的加密貨幣,據悉這個加密貨幣是以該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裴宇的名字來命名的,而且只提供給一加手機用戶,發(fā)布時間是——4月1日。
根據一加手機透露,一些論壇用戶將獲得對“裴幣”電子錢包測試版的訪問權限,而且這款電子錢包只能再裝有OxygenOS(定制版安卓操作系統(tǒng))的設備上運行。然后,用戶可以直接請求、發(fā)送“裴幣”。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參與該公司的論壇活動獲得獎勵,或是在自己的設備上挖掘這個加密貨幣,還可以與其他用戶一起加入礦池。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項都是由開源框架支持的。
“裴幣”究竟是不是一個愚人節(jié)玩笑。坦白說,沒人能夠百分百肯定。
-------------------一加劉作虎微博稱“跟大家開個玩笑”。
看來都想搞個大新聞!
看了愚人節(jié)的消息,我們在來看看關于稅收的消息。嗯,這個很關鍵,也是未來趨勢!
1、俄羅斯公民預計將支付13%的加密相關收入稅
據Bitcoin報道,俄羅斯公民有義務向稅務機關通報數字貨幣業(yè)務的收入,并預計將支付13%的加密相關收入稅,目前正在編制稅法修正案,所得稅稅率和其他與加密相關的稅收參數將通過稅法修正案得到正式確認。根據財政部的一封信,13%的標準稅率適用于像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的交易收益。俄羅斯議會和財政部目前正在研究這些費率的改變,預計在今年年底前確認并生效。律師們警告說,即使是現在,如果公民沒有報告與數字貨幣交易相關的收益,公民也會有遭到刑事訴訟的風險。
在過去幾周里,國家杜馬已經提出了兩項法案。其中,“關于數字金融資產”草案合法化區(qū)塊鏈技術、挖礦和ICO。另一項法案修訂了俄羅斯民法典,引入“數字貨幣”等術語并保護加密投資者的權利。這些法案應該在夏初通過,但稅法的變動預計會在不久進行。
法案將加密挖礦定義為“企業(yè)活動”。這意味著礦工將不得不作為個人企業(yè)家注冊或成立公司。無論如何,他們將被要求報告利潤并繳納稅款。適用的稅率和稅收權利取決于他們選擇的注冊類型。目前俄羅斯企業(yè)利潤稅是24%。
2、數字貨幣交易在韓國仍免稅,但監(jiān)管機構已暫定稅收時間
由于缺乏稅收規(guī)定,數字貨幣交易在韓國仍是免稅的。根據法律,公民可以從數字貨幣中獲利數百萬韓元,而不需要納稅。然而,監(jiān)管機構暫定數字貨幣稅收時間表,稱今年上半年通過稅收法案將在明年實施。
3、美國國稅局提醒納稅人報告數字貨幣收益
在周五公布的一份文件中,美國國稅局(IRS)提醒美國納稅人在其年度納稅表中包含所有數字貨幣收入。國稅局指出,數字貨幣交易與其他形式的財產一樣是應納稅的,這與2014年發(fā)布的一份文件呼應,其中概述了數字貨幣如何征稅。此外,IRS將數字貨幣分類為財產。同時表示,沒有正確報告數字貨幣交易所得稅的后果是納稅人可能需要接受審計,并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受到處罰。
4、比利時稅務當局:將對數字貨幣所得征收33%的稅
近日,各國對數字貨幣稅收制度都有所差異,而據最新報告顯示,比利時稅務當局正在追查比利時公民在外匯交易中交易的數字貨幣。盡管數字貨幣沒有受到監(jiān)管,任何對加密市場進行投機的人都將對其收益支付33%的稅。特別稅務稽查機構在去年底表示,比利時人應將其申報為其納稅申報單上的其他收入。
5、日本稅務部門首次收集比特幣投資數據 打擊偷稅漏稅 據日媒報道,日本稅務部門已經收集到部門投資信息,用于判斷比特幣投資者們是否有逃稅漏稅。日本國稅廳的東京和大阪辦公室成立的特別小組已經對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關于資產的信息也被編制進數據庫中。這些數據將用于核對今年2月、3月繳納上來的2017年納稅申報。日本稅務部門還稱,有必要施加額外措施來懲罰那些通過國外交易所來進行復雜交易、以此達到鉆漏洞目的的投資者。
關于加密數字貨幣稅收問題,多個國家都已明確表態(tài)要收稅。目前來看,這個時間點不會太遠。關于加密數字貨幣收稅,大家有什么想說的?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