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8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總統(tǒng)發(fā)布的行政命令,要求抖音國際版TikTok在45天后將其美國業(yè)務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為了能夠阻止這一行政命令的生效,TikTok正在尋找一些有影響力的新游說者進行游說。
TikTok在美國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美國政府高管聲稱該公司的位置跟蹤能力和對美國人個人信息的處理構成了國家安全風險。實際上這是美國遏制中國科技公司發(fā)展的一個借口,并且也是特朗普總統(tǒng)為了選舉連任而打出的反中主題來推升自己行情的一個算計。
為了扭轉當前的局面,TikTok希望加強其華盛頓辦事處力量。8月3日,它發(fā)布了有關“政府事務”多個職位的招聘公告,當時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是否禁止該應用程序或迫使TikTok的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出售其在美國的業(yè)務。
TikTok正在尋找能夠對干預華盛頓決策者的決策有影響力的游說者,這樣的游說者能夠與政治人物建立關系并且能夠與國會議員保持聯系,具有倡導保護TikTok用戶社區(qū)的立場,能夠與決策者接觸,并能解決可能影響該公司的問題。
TikTok稱,自2020年初以來,其美國團隊的人數規(guī)模已經增長了兩倍。 “TikTok不會離開。”TikTo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致力于讓我們非常敬業(yè)的員工獲得長期的成功,他們每天都在工作,讓TikTok成為了互聯網上一個獨特而令人振奮的地方?!?/p>
TikTok一直面臨來自特朗普政府的持續(xù)打壓。最為主要的是,特朗普威脅說,如果TikTok的母公司在9月15日之前沒有將其美國業(yè)務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他將關閉TikTok。此外,在在8月6日,特朗普簽署了兩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居民與TikTok和騰訊旗下應用程序微信做生意,此行政命令于45天后生效。
據彭博社報道,就收購TikTok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的業(yè)務,微軟公司一直在與TikTok進行接洽和談判。據報道,TikTok僅在美國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億用戶。
實際上,在特朗普開始威脅說要禁止TikTok之前,該公司就已經在加強游說力量。其母公司字節(jié)跳動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它在美國針對聯邦層面游說花費了50萬美元,高于2020年第一季度30萬美元游說費用而創(chuàng)下新的歷史紀錄。
TikTok的華盛頓游說行動始于去年,當時該公司希望促成公司高管與美國國會明星議員之間能夠會面。它聘請了互聯網協(xié)會貿易小組前總裁邁克爾·貝克曼(Michael Beckerman)提供政策咨詢,并聘請大衛(wèi)·肯布爾(David Curban)擔任外部游說員。2016年美國總統(tǒng)競選期間,肯布爾是特朗普競選高級顧問。
近幾個月來,該公司還聘請了前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吉姆·克利伯恩(Jim Clyburn)的助手邁克爾·哈克(Michael Hacker)、前海軍陸戰(zhàn)隊從事議員聯系工作的聯絡員艾伯特·卡盧格(Albert Calamug)和前互聯網協(xié)會游說人員邁克爾·布盧姆(Michael Bloom)。
據公共政策就業(yè)網站Daybook上發(fā)布的一份招聘公告,TikTok正在尋找具有“既定關系”,并且與國會、行政和相關機構擁有合作經驗的說客。
TikTok還聘請了一名關于州政府事務的主任,加強與特定官員的聯系。根據Daybook列表,TikTok最早在今年2月和7月就發(fā)布了招聘這一職位的廣告。 TikTok招聘的其他職位,還包括一名通信協(xié)調員、一名公共政策主任和一名中介責任政策主任。
面對特朗普和他的政府的指責,字節(jié)跳動否認TikTok為中國政府收集數據,并稱TikTok美國業(yè)務所有用戶數據都存儲在美國和新加坡境內,而不是在中國。(天門山)
- 谷歌被判22.5億元天價賠償背后:安卓數據暗箱操作的五年拉鋸戰(zhàn)
- HDC 2025:開發(fā)者搭上“鴻蒙快車”,鴻蒙生態(tài)加速前行
- HarmonyOS 6開發(fā)者Beta正式啟動:打造無處不在的AI體驗
- 馬蜂窩發(fā)布夏季“旅行蜂向標”,進山、玩水、擁抱草原是最受關注的夏季玩法
- 餓了么灰測“悅享會員”加碼用戶體驗,提供一系列專屬優(yōu)惠和個性化服務
- 啟信寶2025奶茶趣味報告:奶茶企業(yè)5年激增140%,40萬家共筑3500億帝國
- 《黑神話:悟空》PS5國行版將于6月18日正式發(fā)售,建議零售價268元起
- 報告:2029年美國AI搜索廣告支出將達260億美元,占比13.6%
- 重塑內生安全體系 實現AI時代安全突圍 ——2025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開幕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