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不到最后一天,你都不知道一個行業(yè)最騷的操作是什么。最近在幾個群看到一個品牌在散布勝訴拼多多的消息,我還覺得挺意外,仔細了解一下,就更意外了。
這個品牌的操作是相當華麗的,碰瓷,蹭熱點,自嗨,打官司,唯一有些讓人感到不妥的是,這卻是一個母嬰品牌,這種最需要人們信任的品類,采用這樣的品牌塑造方式,盡管可能帶來了一些曝光的增加,卻未必能給品牌帶來更好的印象。
這個品牌的名字叫“爸爸的選擇”,成立時間不長,我大概感覺是模仿當年的“三個爸爸”,應該是對互聯(lián)網比較熟悉的一家地方公司,后續(xù)的操作也果然如此。
在拼多多上市的時候,這個品牌就跑到紐約去起訴拼多多,當時還覺得好像挺厲害的樣子,后來就沒有下文了。然后到了最近,國內起訴的判決下來了,才讓人真的看到事情的過程和真相。
其實事情非常簡單,拼多多上有一個叫吳秋萍的商戶,以授權代理商的身份賣貨(其實并沒有授權),所以遭到了品牌方的起訴,最后法院判定,拼多多平臺上一位歷史上僅售出過一件價格為144.7元“爸爸的選擇”正品紙尿褲的商家吳秋萍對“爸爸的選擇”“構成不正當競爭”,賠償后者五萬元人民幣。
讓人心酸的是,就是這一件紙尿褲聽說還是品牌方自己買的,不然可能還沒有什么理由起訴。而這個可憐的商家就為了這一件商品,還要賠償五萬元,當然,這五萬元顯然不是品牌方的訴求,真正的訴求還是起訴拼多多平臺對此負有責任,這部分的要求,被法院全部駁回了。
拼多多平臺法律合規(guī)總監(jiān)表示,事實上“爸爸的選擇”在拼多多平臺上幾乎沒有銷量,法院的判決也表明,拼多多平臺在處理其投訴的過程中,盡到了平臺應有的法律義務,不存在任何所謂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這里面一個很S的操作是,“爸爸的選擇”同時向法院提交了《中國互聯(lián)網母嬰品牌“爸爸的選擇”登錄時代廣場》等公證證據證明自身“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事實上,在之前一篇微商的報道中曾披露,“大家經??吹降钠髽I(yè),微商登上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報價大概是“13800元/10秒,開票+3%,購買30秒以上9折,包括400家以上歐美新聞媒體專題報道服務?!?/p>
算下來,在時代廣場打廣告平均每秒花費1380元。而不帶報道服務的報價:“15秒40次/天或者包屏十分鐘,共計33000元?!逼骄棵牖ㄙM僅為55元。”所以我們還是可以看出,這家企業(yè)還比較熟悉微商的打法,并且以這個為依據,到海外去起訴了拼多多這個美國上市公司。我感覺這為很多企業(yè)碰瓷互聯(lián)網海外上市公司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而顯然在海外的起訴會有更大的影響和曝光,自然也會蹭到更多的熱度。
其實我能夠理解品牌想要出名的渴望,也理解這兩年互聯(lián)網大潮下一些怪力亂神的炒作招數,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炒作一時爽,品牌火葬場”,基本上這些品牌都如浮萍一般,慢慢灰飛煙滅,剩下的其實還是那些踏實認真做產品,靠銷量和口碑的品牌。
從這個角度來說,以產品為基礎的曝光是真曝光,以蹭熱度、流量為核心的曝光是假曝光,尤其是像母嬰這種需要用戶信任,需要讓用戶感到踏實的品牌,總是卷入這種是是非非,或者使用各種微商手段,終究也是對自己公信力的傷害。
盡管法院判決吳秋萍賠償五萬元,但實際上,“爸爸的選擇”品牌方也沒有占到什么便宜,因為碰瓷胃口太大,在起訴要求中要讓拼多多總共賠償480萬元,雖然請求被駁回了,但是案件受理的費用是根據案件的標的價值來定的,這480萬的賠償帶來的受理費法院判定共計45200元,由原告爸爸的選擇負擔44729元,被告吳秋萍負擔471元。
其實繞了一圈,最后誰也沒有占到便宜,代理商卻吃了虧,相信這也會在渠道內帶來不好的口碑。大概是炒作曝光看到了甜頭,現(xiàn)在品牌方還在各個媒體群冠名宣稱自己勝訴了拼多多,還要進行下一輪的起訴和傳播,就顯得有些無聊了。企業(yè)如果把精力都放在這些地方,我覺得在產品和發(fā)展上,難免有所偏失。
目前整個電商行業(yè)都處在一個合規(guī)的大潮之中,確實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需要品牌方和平臺方共同努力才能解決,而現(xiàn)在這種做法顯然是一個不好的示范,最終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而用戶也會覺得這些品牌和平臺方整天忙著起訴打官司,可能會更加擔心產品的問題和質量,最后越出名,反而越不會帶來正向的作用。
萬能的大熊
微博 2015到2018 連續(xù)四年獲得科技領域、電商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大V
百度動態(tài)2018年度影響力紅人
藍鯨自媒體聯(lián)盟2017年年度科技大V
公關品牌專家:曾負責360手機助手、360手機游戲、360隨身wifi、360兒童手表、360行車記錄儀的品牌營銷,均為行業(yè)第一品牌。
暢銷書作者:《格局逆襲1》《格局逆襲2》銷量超過20萬本。
微營銷第一社群大熊會創(chuàng)始人:2013年創(chuàng)建大熊會,位列中國社群影響力排行榜前五,是國內最大的致力于研究和引領微營銷發(fā)展潮流的社會化營銷社群組織,成員已超八千人。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