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退款”這一售后機制在國內是由拼多多率先發(fā)起的。自2021年起,拼多多便推出了“僅退款”服務。此后,隨著電商行業(yè)的競爭加劇,為了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和增強消費者對平臺的信任,吸引更多用戶,其他電商平臺也相繼跟進。
具體來說,淘寶在2023年12月26日發(fā)布了關于變更《淘寶平臺爭議處理規(guī)則》的公示通知,明確表示在符合規(guī)則的情形下支持僅退款。京東也在隨后修訂了《京東開放平臺售后服務管理規(guī)則》,新增了退款不退貨執(zhí)行標準,允許在一定條件下消費者無需返回原商品即可完成退款。此外,抖音電商和快手電商也分別推出了發(fā)貨后極速退款服務和升級了商家同意拒收后退款功能,進一步推廣了“僅退款”服務,讓“僅退款”成為了電商平臺的標配。
“僅退款”除了對消費者購物體驗有大幅提升之外,對不良商家也起到一定的懲戒作用。因為商家所售商品存在質量問題,且符合僅退款規(guī)則,一旦遭到用戶投訴,將面臨錢貨兩空的結果。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僅退款”對規(guī)范商家經營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動性。但隨著惡意利用“僅退款”規(guī)則漏洞進行僅退款操作的不法分子出現, “僅退款”再次成為被“抹黑”的對象,甚至有人將矛頭指向“僅退款”的源頭拼多多,并認為“僅退款”擾亂了電商市場秩序,損害了商家的合法權益。其實在我看來,與其“抹黑”“僅退款”,不如積極聯合電商平臺去適應“僅退款”規(guī)則,并探索如何規(guī)避惡意“僅退款”,提升自身競爭力。
“僅退款”不是縱容“薅羊毛”
“僅退款”顧名思義,就是僅退款,而不用消費者退貨的一種售后服務。其目的是提升消費者的購物信心,在無需承擔退貨運費及繁瑣流程的情況下,消費者能夠更加放心地嘗試新產品,減少因擔心退貨麻煩而放棄購買的情況。這種便捷性極大地提升了消費體驗,促進了電商平臺的用戶粘性和復購率。此外,對于確實存在質量問題的商品,“僅退款”政策能夠迅速將消費者從不滿情緒中解脫出來,避免問題商品在消費者手中積壓,減少因長時間處理退貨而引發(fā)的負面口碑傳播。同時,這也促使商家更加注重商品質量,從源頭上減少問題商品的出現。
以拼多多為例,對于“僅退款”政策,其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復雜的風控模型。在買家提交僅退款申請后,拼多多會對訂單進行初步審核,檢查訂單狀態(tài)、商品信息、物流信息等,以確認退款申請的合理性。對于存在異常的訂單(如高頻退款、重復購買相同商品后退款等),系統(tǒng)會進行更嚴格的審核,甚至要求買家提供額外的證明材料。除此之外,拼多多還會對買家進行信用評估,根據買家的歷史交易記錄、退款記錄、投訴記錄等,對買家的信用進行評估。對于信用記錄較差的買家,系統(tǒng)可能會限制其退款權限或要求其提供更嚴格的審核材料。而當商家對僅退款有異議時,可以通過平臺提供的申訴機制進行申訴,平臺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和平臺規(guī)則進行裁決。整個僅退款過程,不但有嚴格的風控模型,還有商家申訴、人工客服介入機制,甚至,拼多多還對惡意利用“僅退款”機制的買家采取限制其購買權限、降低其信用評級等措施,以減少惡意退款行為對平臺和商家的負面影響。
“僅退款”:商家悲喜不相通
拼多多的僅退款政策會根據商鋪的銷售額、評分高低、退款率多少等綜合指標進行判定。對于優(yōu)質商家而言,商品品質、發(fā)貨能力、售前售后服務能力等方面都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幾乎不受“僅退款”政策的影響。而只有那些店鋪評分低、退貨率高的商家才對“僅退款”政策持有更大的抵觸情緒。
另外就是不同電商平臺的運營模式不同,對“僅退款”的容忍度也有不同。比如偏自營、大件物品的電商平臺,是無法徹底推行“僅退款”政策的,因為其要付出的成本更高、損失也會更大。比如亞馬遜也僅僅計劃在其低價商品中實施“僅退款”政策。所以,這樣的平臺對“僅退款”政策的抵觸情緒也非常大,它們不過是因為“打不過就加入”才被迫推行“僅退款”政策。
構建健康電商生態(tài),不能因噎廢食
“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規(guī)則從開始至今,仍然存在“薅羊毛”行為。陜西某幼兒園老師在網店購買了8筆訂單共9套演出服,在演出結束后不久,多位老師發(fā)起了退貨申請。以至于“老師訂10余套演出服用完立馬退貨”一度登上熱搜,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捌咛鞜o理由退換貨”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規(guī)則,從推出至今不斷完善,但仍然擋不住一小部分人利用規(guī)則漏洞“薅羊毛”。不管從消費者權益保護角度,還是從平臺運營管理角度來看,都不能因為這一小部分人的存在而取締“七天無理由退換貨”這一規(guī)則。
“僅退款”亦是如此,它的推出是電商平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升階,也是構建新型健康電商生態(tài)的有益探索,不能因為有“薅羊毛”行為的存在,而因噎廢食,走回頭路?!皟H退款”政策的實施,在在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將進一步規(guī)范電商行業(yè)的經營行為,推動行業(yè)內的公平競爭。對于整個電商生態(tài)圈而言,“僅退款”政策有助于營造一個更加誠信、透明的市場環(huán)境,為電商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打擊“薅羊毛”灰產,需多方聯合
自拼多多推出“僅退款”政策以來,淘寶、京東、抖音、快手等多家電商平臺相繼跟進,雖然僅退款政策沒有門檻,但是其背后的風控模型、判斷標準和尺度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比肩拼多多。各個平臺“僅退款”的判斷標準和尺度不一,導致“薅羊毛”的灰產可以輕易利用規(guī)則漏洞進行僅退款,損害商家利益。所以,打擊“薅羊毛”灰產,需多方聯合。不僅平臺要制定更為細化的政策規(guī)則,根據商品類型、退款原因等因素進行差異化處理,也需要社會層面加大對不法灰產的打擊力度,為商家營造良好的營商環(huán)境。
“僅退款”作為新的電商政策,肯定需要不斷完善。比如平臺間可以探索建立統(tǒng)一的消費者與商家信用評價體系,將不誠信的買家和無量商家進行大數據標注,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這個過程就需要,消費者、商家、平臺三方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共同推進“僅退款”政策的完善和演進。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望在消費者體驗與商家權益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和諧的電商生態(tài)。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