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長假暴露了電動爹的真面目,而市場似乎也到了轉折點

4月份國內市場汽車銷量數據已經出爐,同比來說仍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長,不過環(huán)比數據卻顯示出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已到了轉折點,繁榮期似乎已經結束,淘汰賽開始了。

一、五一長假再次暴露了電動爹的真面目

新能源汽車長途旅行首先就是怕塞車,在開空調的情況下續(xù)航打折再打折,一旦遇上塞車那真是連空調都不敢開,只能下車等待,于是就出現了塞車時燃油車駕乘人員在車內嘆空調,而電動汽車駕乘人員趕緊下車在路邊搖紙扇,電動汽車再也高雅不起來了。

如果是走走停停,那更是折磨,不開空調如此天氣下車內就如蒸爐,開空調的話電量消耗飛快,車主更是異常憂慮電池電量能否支持到下一個充電站,這種焦慮的感覺讓車主備受煎熬,連帶著乘車的家人也不好受。

其次則是怕充電,知名的特斯拉表示用它家的超充可以15分鐘充電250公里,然而特斯拉的超充在高速公路還是太少了,而且超充站往往不在高速公路,而需要下高速充電;其他新能源汽車采用公共充電樁充電時間遠超15分鐘,因為各個品牌電動汽車的快充技術不一,難以與公共充電樁的快充技術適配,導致充電時間超長,節(jié)假日期間高速充電樁排隊嚴重,往往充電一次就要2-3小時,這簡直就是折磨得欲仙欲死。

再次是續(xù)航焦慮問題,一輛標稱續(xù)航600公里的車,在高速行駛下加上開空調,續(xù)航可能只有六折也就是360公里,業(yè)界都清楚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速度越快,新能源汽車的耗電就越嚴重,續(xù)航縮水更厲害,這就導致電動汽車高速行駛下續(xù)航嚴重縮水,曾有視頻博主實測1200公里里程,充電次數達到5次之多。

續(xù)航焦慮還導致旅程時間遠比燃油車長,為了延長續(xù)航時間,于是新能源汽車車主只能盡可能以經濟速度行車,于是就形成了獨特的現象,燃油車一輛接一輛的超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在高速公路龜速行駛成為獨特現象。

二、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到了轉折點

除了長假期暴露電動車的弱點之外,電動汽車所宣稱的低使用成本也不符合現實,電動汽車的能源成本低,其實是以家用電來計算能源成本,如果以公共充電站充電的話,電費倍增,再加上停車費之類的費用,一些車主表示采用公共充電站充電每公里能源成本已快接近4毛每公里,已與節(jié)油式混合動力相當。

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費率遠超燃油車,中國保信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費會比燃油車高出21%,甚至有某外資品牌電動汽車的車主表示高出了5000元,平時節(jié)省的能源費用都交給保險公司了。

再有就是電動汽車換電池的費用非常驚人,如今大多數車主都知道了電動汽車使用6年-8年就需要更換電池,而更換電池的費用可能達到8萬元,甚至有電動汽車4S店報出幾十萬元的價格,讓車主驚呼換電池的價格竟然超過了新車的價格。

新能源汽車的各種成本開始讓車主頭疼,原來新能源汽車所謂的省錢,實際上并不省錢,于是不少消費者在準備購車的時候對新能源汽車望而卻步,這也導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增長已有出現轉折點的跡象。

4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50萬輛,同比增長仍然高達近八成,但是環(huán)比卻下滑了8.4%,如果與2022年月銷量高峰的12月份銷量64萬輛相比更是下滑了22%;4月份狹義乘用車銷量環(huán)比僅下滑了1.3%,新能源汽車銷量環(huán)比下滑幅度超過了整體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顯示出消費者已有重新轉向選購燃油車的跡象。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期即將結束,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已經感受了賣車的艱難,于是為了拉動銷量開始持續(xù)降價,從去年底至今降價幅度近五萬,然而價格戰(zhàn)的開啟仍然未能重回銷量巔峰,這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車的熱潮已有冷卻的跡象。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3-05-03
五一長假暴露了電動爹的真面目,而市場似乎也到了轉折點
五一長假暴露了電動爹的真面目,而市場似乎也到了轉折點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